登录 注册
发展循环经济布局CCUS 产业链

作者: | 作者单位:

image.png

我国能源行业总体规模大、关联作用强、影响范围广,能源活动碳排放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77%。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必须直面碳减排这个“硬骨头”。CCUS是石油工业实现碳减排的兜底技术,是全球公认的具有巨大商业化应用潜力的碳减排技术之一,已成为多个国家碳中和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石油作为油气行业气候倡议组织(OGCI)在中国的唯一成员,多年来高度重视CCUS产业发展,积极推进二氧化碳规模化捕集、利用与封存全产业链技术攻关,二氧化碳注入埋存规模国内领先,在CCUS领域积累了雄厚的技术储备。据了解,中国石油CCUS产业起步早,在提高原油采收率和减排降碳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早在1965年,大庆油田就率先开展小井距单井组碳酸水试注试验,拉开了中国石油探索二氧化碳驱油(CCUS–EOR)序幕。1990年开始,吉林油田“接棒”,在新立油田吹响CCUS–EOR全产业链技术攻关和应用试验冲锋号。如今,在“双碳”战略推动下,中国石油将启动松辽盆地300万吨CCUS重大示范工程,在大庆、吉林、长庆、新疆4个油田重点开展“四大工程示范”,在辽河油田、冀东油田、大港油田、华北油田、吐哈油田、南方勘探开展“六个先导试验”,按下CCUS产业规模化发展“快进键”。

《公报》显示,中国石油发挥油田、炼化一体化业务优势,在新疆、长庆、大庆、吉林、环渤海等区域油气田和炼化企业间整合资源,应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与提高采收率(CCUS–EOR)技术,将炼化企业产生和捕集的二氧化碳应用于油气开采,通过二氧化碳驱油提高采收率,建设石油石化“近零”排放示范区。2022年,公司在吉林油田实施的CCUS专项工程年注入二氧化碳能力达80万吨,年产油能力达20万吨。目前,该项目已累计注入二氧化碳277万吨,是国内最大规模的“碳”注入,原油采收率提高25个百分点以上,相当于发现了一个同等规模产量的新油田。

image.png

“CCUS产业技术发展是一个多层次、跨行业的系统工程。总体来看,已具备规模化应用和产业化发展的良好基础,但不同地区全产业链技术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产业化发展成本依然较高,需要大家携手同行,以工程思维合力推进,加快形成产业化规模化经济利用。”中国石油董事长戴厚良表示,一是合力破解CCUS科学技术难题,形成以先进工艺、高端设备产品为载体的技术体系,勇当CCUS科技创新的“开拓者”。在国家部委领导下,重点骨干企业牵头组织,依托CCUS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大力推进CCUS全产业链重大科技项目联合攻关和成果共享,支撑CCUS技术规模化推广应用。重点攻关低浓度二氧化碳低成本捕集技术,加强二氧化碳地质利用、化工利用、生物利用技术的研发,加强二氧化碳封存地质体长期封存安全性、稳定性、持久性评价技术的攻关,支撑资源化高效利用与安全埋存。二是合力推进CCUS全产业链示范工程,构建我国二氧化碳规模化利用工业体系,勇当CCUS产业发展的“领跑者”。充分考虑能源结构调整对未来碳源分布的影响,锁定CCUS优先发展目标区域,着力打造3–5个百万吨级CCUS全产业链示范工程,稳步推进千万吨级CCUS产业园区建设。围绕CCUS的重点环节,加快贯通CCUS全产业链条大规模示范工程,全力推进CCUS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三是合力构建CCUS高质量发展良好环境,建立新型能源国际合作运行及投资体系,勇当CCUS市场应用的“主力军”。充分考虑地区差异,科学合理分配碳排放指标,完善碳排放“双控”制度。细化研究碳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政策。持续深化碳排放权市场建设,探索建立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持续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建石油、炼化、煤电、煤化工等碳排放企业“命运共同体”,与国际大公司、研究机构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建设一批CCS/CCUS项目,拓展CCUS产业国际合作“朋友圈”。

image.png

CCUS技术是目前国际公认的三大减碳途径之一,是当下实现大规模化石能源零碳排放利用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推动CCUS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作用,最大程度凝聚共识、汇集资源、释放效能。一方面,要明确CCUS战略定位,科学制定CCUS发展路线图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立足未来实现“双碳”目标的战略需求,出台促进CCUS技术创新升级和产业规模发展的相关政策,提前规划布局CCUS基础设施,推动CCUS规模化应用示范。另一方面,在“双碳”战略推动下,我国超大规模CCUS产业市场具备吸引全球资本、技术及高科技人才的优势,要加快打造CCUS产业联盟和创新联合体,持续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健全技术标准体系,着力打造CCUS产业新高地。

点击下载PDF

442

点击量

0

下载量

2023年, 第6期
刊出日期:2023.6
单月刊,1984年创刊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

杂志订购热线

010-620671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