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坚守那份承诺,24年来从未改变

作者:本刊评论员 | 作者单位:

坚守那份承诺,24年来从未改变。 

6月6日,中国石油发布《2022年环境保护公报》(《公报》),从新能源与新材料、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高质量发展、全面布局绿色低碳转型新路径等多个方面,全方位展示了过去一年中国石油在环境保护领域的成就和进展。这是中国石油连续第24年对外发布环境公报。

作为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和全球企业公民,中国石油自觉担当起党和国家赋予的历史重任,充分认清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政治意义、深远历史意义和企业现实意义等,把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贯穿于企业运营全过程,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生产力能够不以生态衰退为代价得到发展,从普惠民生和对标世界一流高度,演绎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诗意栖息的感人画面。

对于特大型能源企业而言,绿色转型必须直面两大问题,既要增加能源供给,又要减少碳排放。而天然气作为最清洁的化石能源,既是保供重要支撑,又是低碳转型主要抓手。中国石油因此将发展天然气作为绿色发展战略性工程,持续加大国内勘探开发力度,提升能源产品供给数量和质量。2022年,中国石油国内天然气产量145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6%;同时,加大引进海外管道天然气、LNG,不断完善天然气营销网络,供气范围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国内全年天然气销售量2070.96亿立方米,为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建设美丽中国添“底气”。计划到2025年,公司天然气产量在油气产量当量中占比提至55%,真正实现“气超油”。

时下,一场新能源革命已然开启,“双碳”航道上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中国石油抓住新旧能源转换与迭代契机,聚力多元化,抢跑新赛道,全力构建“油气热电氢”多能互补新格局。2022年公司加快拓展地热、风光发电、氢能,以及充(换)电站等新能源业务,新能源开发利用能力达到800万吨标准煤/年,投资同比增幅252%。2022年,公司新增地热供暖面积1006万平米,累计地热供暖总面积达2500万平方米;全年获取清洁电力并网指标1020万千瓦,当年建成风光装机规模超120万千瓦,累计建成装机规模超140万千瓦。在氢能产业方面,公司新增高纯氢产能1500吨/年,高纯氢总产能达到3000吨/年,当年新投运加氢站(综合服务站)23座,目前共有加氢站(综合服务站)35座,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建设投用充换电站416座。

作为油气行业气候倡议组织(OGCI)在中国的唯一成员,中国石油多年来高度重视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产业发展,二氧化碳注入埋存规模国内领先,在CCUS领域积累了雄厚的技术储备。2022年,公司实施了多个CCUS项目,在吉林、大庆等油田加大实施力度,年二氧化碳注入量突破110万吨。数据显示,2022年,公司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炼化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同比分别同比下降7%、21%、7.1%和3.5%,国内单位油气产量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同比下降4%,甲烷排放强度同比下降了11%。

新材料是推动我国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加速发展的“基石”,是全球科技竞争的关键领域,也是国家竞争力重要体现。在全行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中国石油炼化新材料业务研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从炼化基础产业向“基础+高端”能源化工材料现代产业转变步伐不断加快。2022年,公司新材料产量稳步增长,全年累计生产新材料85.5万吨,同比增长56%,完成调整后年度目标的107%,规划的14种产品已经形成工业产能。2022年全年累计生产化工新产品83.1万吨,同比增长122%。2022年开发化工新产品114个牌号,首次试产59个新牌号,分别同比增长37%和96%,产品品种牌号进一步丰富。

坚守那份承诺,24年来从未改变。 

化风为能,聚光为电;将滚滚“乌金”进行“捕捉与封存”;以高新技术开启氢能制造和输送新时代……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下,中国石油将绿色低碳发展作为核心要务,加快布局,守正创新,确保企业发展与生态保护齐头并进,全力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企业新篇章。

点击下载PDF

521

点击量

0

下载量

2023年, 第6期
刊出日期:2023.6
单月刊,1984年创刊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

杂志订购热线

010-620671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