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天然气占比超半壁江山

作者: | 作者单位:

image.png

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已成为全球油气行业的共识和发展方向。《巴黎协定》和《IPCC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明确温控目标:2030年前将全球年排放总量削减50%,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净零排放。相关政策和目标的出台,将世界传统能源行业转型切换至“快车道”。

与煤炭、石油相比,天然气具有用途广泛、安全、便捷、热值高、清洁环保等优势,是我国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路径。为从源头减少碳排放,中国石油大力发展天然气业务,充分发挥天然气在绿色转型中不可替代的桥梁作用,力争到2025年,国内天然气产量在公司国内油气产量当量中的占比提至55%,占比超“半壁江山”;2035年实现新能源新业务与油、气“三分天下”;2050年左右国内能源总产量达到4亿吨,其中新能源达到2亿吨油当量。

天然气是中国石油战略性、成长性和价值性业务,在能源转型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支撑作用,也是从化石能源向清洁能源过渡的桥梁。大力开发利用天然气,是贯穿中国石油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基础性工程。中国石油坚持将天然气作为绿色发展的战略重点,持续加大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推进常规天然气,以及致密气、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多渠道引进国外天然气资源,加速LNG接收站和储气库建设,构筑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

《公报》显示,2022年,中国石油国内天然气产量为145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6%,其中国内可销售天然气产量1266.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9%;加大引进海外管道天然气、LNG,不断完善天然气营销网络,供气范围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国内全年天然气销售量2070.96亿立方米,为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建设美丽中国增添了“底气”。

对于中国石油这样的特大型能源公司来说,绿色转型必须直面两大问题,既要增加能源供给,又要减少碳排放。前者要求为国民经济提供更多优质低碳能源,后者要求在生产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碳排放。而天然气作为最清洁的化石能源,既是保障供给的重要支撑,又是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中国石油因此将发展天然气作为绿色发展战略性工程,持续加大国内勘探开发力度,提升能源产品供给能力和质量。建设形成长庆油田、塔里木油田、西南油气田、青海油田四大主力产气区,国内天然气产量连续5年突破千亿立方米,连续两年实现“气超油”,从2021年开始,该公司天然气产量当量在油气产量结构中占比达51.6%。

image.png


点击下载PDF

433

点击量

1

下载量

2023年, 第6期
刊出日期:2023.6
单月刊,1984年创刊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

杂志订购热线

010-620671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