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盘活人力资源破题“油少人多”

作者:朱昌海 | 作者单位:中新国际能源研究院

作为我国以会战模式开发建设的油田,中原油田经过46年的勘探开发,资源接替不足、“油少人多”矛盾日益显现,油田原油单位完全成本远高于行业平均值,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工成本利润率远低于行业平均值。下大力气分流盘活富余员工,积极引导员工外闯市场,使企业最大变量成为效益增量,成为老油田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直面僧多粥少、口多食寡现状,油田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一方面,通过体制机制调整,大量富余人员显现,油田整合人力资源,建立油气开发、油气服务、公共服务3支队伍,大力开拓外部市场;另一方面,紧跟国家重大区域战略,融入集团公司“一基两翼三新”产业格局,构建“价值引领,创新驱动,中高端布局,全链条服务,特色化发展”创效模式;面向石油石化行业、国有企业、大型民企,拓展华北、西北、西南和华东“四个区域”、国家管网、东部沿海和“一带一路”“三个连线”及油田本部周边市场,构建了“四区三线一周边”市场格局。

坚持“立足中原、面向国内、走向海外”战略定位,围绕国家大型能源基地,构建市场总体战略布局,依托油田技术、产业、人才优势,打造油气勘探、油气开发、天然气技术、检测化验、公用工程、后勤服务业务优势链条;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内一流“中原气服”“中原服务”技术服务品牌,扩大外部市场规模,提升油田整体劳动效率。

改革“一子落”,发展“满盘活”。凭借国内和国外“两条腿”走路,中原油田完成从“人员富余到资源富裕”的转变。截至目前,油田外部市场拓展至国内26个省市、自治区及海外12个国家,安置员工超7000人,每年创收超13亿元,边际效益率超70%,提升了油田整体劳动效率,创树了“中原气服”“中原服务”两个品牌,打造了油田重要经济增长极。

盘活人力资源,破题“油少人多”,形成以国内上游低品位油气资源为主体、海外油气为补充的系统循环体系,才是老油田奋楫扬帆、行稳致远的保障。

人力是成本,更是资源。“资源”和“成本”最大区别,前者是可以持续提升的,是资产;而后者是消耗品,是投入。当企业发现自己的经营成本过高时,自然就会去寻找能够降低成本的要素,而最见效的方式就是降低劳动力这种可变成本,那就是对员工群体“动刀子”,方法无非就是降薪或裁员,似乎降低经营成本就等同于降低人力成本。然而,一个老油田开拓外部市场提升劳动效率的实践表明,人力成本是个经济学概念,侧重资本投入与产出,更多将人力归为工资福利薪酬等支出成本;人力资源(HR)是个管理学概念,侧重员工潜力和劳动生产率,更多将人力归为可随着学习与实践持续提升的资源或智力资产。资本意味着投入与成本,资源意味着潜力与开发,人力成本与人力资本,一字之差,却决定了HR在企业中的定位,也决定着企业的未来。

中原油田从人力资源全局着眼,成立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对富余人员实行集中管理;发挥人力资源共享平台作用,实现油田内部人才市场化配置和内部自由流动,鼓励有能力上岗的员工,补充到缺员岗位、缺员单位、外部市场,打造“供给—需求—配置”人才链条,有效盘活油田人力资源。通过老油田富余人员走出去开拓市场,创收增效,提升劳动生产率,助力东中部老油田提质增效,促进上游板块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其做法对石油石化系统老油田破题“油少人多”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点击下载PDF

468

点击量

0

下载量

2023年, 第9期
刊出日期:2023.9
单月刊,1984年创刊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

杂志订购热线

010-620671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