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对标找差距:从边缘走向世界舞台聚光点

作者:时光 | 作者单位:

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一环,也是夯实新发展格局的微观基础。2019年,国务院国资委遴选基础条件较好、竞争优势明显的航天科技、中国宝武、中国石油、国家电网等11家中央企业,组织开展了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工作,力争在部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2023年3月21日,国务院国资委公布,在原有示范企业基础上提质扩容,将中国电科、中国石化等10家央企,以及上海汽车、安徽海螺等7家地方国企纳入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范围。至此,28家企业成为创建世界一流“示范生”。

世界一流企业是一个动态性、复合性兼具的概念。在世界经济舞台上,一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往往集中体现在经营主体的核心竞争力上,只有拥有一批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才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据优势地位。我国不少企业已具有成为世界一流企业的特质,加大与世界一流企业的对标对表力度,有助于打破传统体制机制束缚,充分释放企业发展活力,从根本上提高企业效率和对市场反应的灵敏度,真正让竞争机制、价格机制和供求机制更好地发挥有效作用,更高标准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提升企业在全球价值链当中的位置,进而持续释放企业挺进世界一流的潜力。有助于塑造和维护好一批根植中国、誉满全球的知名企业品牌,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充分展示新时代中国企业的良好形象。

图片.png

对标对表觅短板 

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已经确定,具体应该怎么推动?有什么可行的方法?中国联通研究院战略管理研究中心从“示范生”价值创造力、产品供给力、品牌影响力、科技创新力、企业治理力5个维度共16个定量指标,对首批入选的11家企业进行对标研究,旨在与世界一流企业对标对表中发现差距,为加快我国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提供借鉴和参考。

价值创造既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目的,也是根本路径。“示范生”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多层次、多领域组织开展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专项行动,就是要用好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这两个途径,以价值创造为关键抓手,加快进入世界级商业俱乐部新圈层。价值创造力强调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价值、贡献力量,这是产品供给力、品牌影响力、科技创新力、企业治理力综合作用下的经济效果,其包含8个定量指标,分别为营业收入、营业收入增速、利润总额、净利润、营业利润率、EBITDA率、市值、全员劳动生产率。

从对标结果来看,中国石油不论是从营业收入、利润、市值和全员劳动生产率方面均表现优异,中航集团受疫情影响,2021年利润大幅亏损,在营业收入、EBITDA率等方面表现不佳。

在营业收入方面,11家对标企业平均营业收入为9862.2亿元,有3家收入规模突破万亿元(国家电网、中国石油、中国建筑)。其中,国家电网营业收入规模最大,高达2.97万亿元;中航集团营收规模最小,仅为745.3亿元(航天科技官方未披露此指标)。

在营业收入增速方面,11家对标企业平均营业收入增速为17.72%,除中航集团、中国中车和中国广核3家外,其余8家增速均超两位数。其中,中国宝武营业收入增速最快,高达45%;中国中车收入出现负增长,为负0.9%,主要因城市轨道车辆的收入下降所致。

在利润总额方面,9家对标企业(航天科技、中国广核本指标未披露)平均利润总额为756.79亿元,有3家利润总额突破千亿元(中国石油、中国移动、中国建筑)。其中,中国石油利润总额最高,达到1581.9亿元。受疫情反复影响,中航集团利润总额为负218.4亿元。

在净利润方面,10家对标企业(中国广核本指标未披露)平均净利润为533.31亿元,有2家突破千亿元(中国移动、中国石油)。其中,中国移动净利润最高,达到1161.5亿元;中航集团净利润为–188.3亿元(航天科技官方未披露此指标)。

在营业利润率方面,9家对标企业(航天科技、中国广核本指标未披露)平均营业利润率为7.9%,有3家突破10%(中国三峡、中国移动和国家能源)。其中,中国三峡营业利润率排名第一,高达43.9%;中航集团因亏损导致营业利润率最低,为负29.3%。

在EBITDA率方面,6家对标企业(航天科技、国家电网、中国三峡、国家能源、中国广核本指标未披露)平均EBITDA率为14.1%,3家突破10%(中国移动、中国石油和中国宝武)。其中,中国移动EBITDA率排名第一,达36.7%;中航集团排名最后,仅为5.8%。

在市值方面,9家对标企业(航天科技、国家电网本指标未披露)平均市值为4950亿元,有2家突破万亿级(中国移动和中国石油)。其中,中国移动市值排名第一,达13680.8亿元;中国中车市值最低,仅为194.3亿元(数据来源为Wind2022年9月总市值情况,中国广核市值为旗下3家上市公司市值加总计算)。

在全员劳动生产率方面,11家对标企业平均劳动生产率为284万元/人,有4家高于400万元/人(中国石油、中国建筑、中国三峡和中国宝武)。其中,中国石油劳动生产率排名第一,达626.7万元/人;国家电网劳动生产率最低,为81.3万元/人(航天科技未披露2021年员工数,应用2020年员工数计算)。

综合来看,中国移动、中国石油与中国建筑在多个维度表现较为突出,其中中国移动在净利润、市值、环境评级等方面排名靠前;中国石油在利润总额、全员劳动生产率、国际化收入等方面排名靠前;中国建筑在专利申请、研发投入等方面排名靠前。相反,中航集团、中国中车和中国广核在多个维度表现不佳,其中中航集团在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研发投入等方面排名均为最后一名,中国中车在营业收入增速、利润总额、EBITDA率等方面排名靠后,中国广核在营业收入、市值、研发投入、治理等方面排名靠后。

补链强链竞一流 

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如何赢得高质量发展的竞争主动权?围绕补链强链,石油央企正瞄准薄弱环节、突出重点要素、剑指关键核心,实施多维度对标对表行动。

从单位油气产量生产成本来看,国内石油公司与国际石油公司相比,效率明显偏低。在2020年年度财务报表中,各公司对油气生产完全成本口径的定义存在一定差异,简单比较并不恰当。因此,这里只比较定义基本一致的运营或者操作成本和折旧摊销成本。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3家上市公司单位油气产量成本分别为33.6美元、41.9美元、30.7美元/桶,但壳牌、埃克森美孚、康菲3家石油公司均值不超过25美元/桶。

从油气开采方面劳动生产率来看,国内石油公司也明显低于国外同行。2020年,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生产100万桶油气当量分别需要213和352人,而埃克森美孚、道达尔、bp、壳牌分别为24、56、50、30人。

考虑到对标可比性、数据可获性、公司代表性等因素,兼顾国际石油公司和国家石油公司,选取埃克森美孚、bp、壳牌、雪佛龙、道达尔能源等5家上市的国际石油公司,以及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巴西石油、挪威石油等5家上市的国家石油公司,从单位油气操作成本分析可以发现,2017—2021年,这10家公司单位油气操作成本,表现较差的为我国两大石油公司,5年来一直排在10家公司的后两位;其他3家国家石油公司则表现较好,除个别年份外排名基本处于中等偏上的位置;国际石油公司的表现同样存在一定差异,bp与道达尔能源表现较好,埃克森美孚、壳牌、雪佛龙表现相对较差。从10家公司2017—2021年的净利润来看,表现最好的为埃克森美孚和壳牌,两家公司除2020年因大量计提资产减值导致排名大幅下滑外,其余年份均在10家公司中排名前两位;国内3家公司除2020年在10家公司中排名前三外,其他年份基本处于中等偏后位置;总体看,国际石油公司(除bp)净利润表现普遍好于国家石油公司。

图片2.png

整体上看,除极少数领域外,在当下国际石油化工市场垂直分工体系中,我国还处于中低端。处于产业链下游企业,付出的代价大,获得的回报少,分子小而分母大,劳动生产率自然也就低了。

商业模式创新不足是央企走向世界舞台的制约因素。以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是激发国企活力的重要基础,也是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环节。致力于世界一流企业的培育,能够促使企业聚焦主业发展,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和关键业务的重组整合;促使企业创新商业模式,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企业从非主业领域、缺乏竞争优势的领域及一般产业的低端环节退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有效供给、优质供给和高端供给,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当前,我国一些行业领军企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具备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良好条件,但核心竞争力还有待加强,经营效率、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品牌影响力等还有待提升。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要在明确世界一流企业关键特征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找出成为世界一流企业的核心基因,探索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的可实施途径,充分运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打造一批在全球产业发展中具有话语权和影响力的领军企业,推动中国企业、中国品牌从边缘走向中心,成为世界经济舞台上的聚光点。


点击下载PDF

457

点击量

2

下载量

2023年, 第11期
刊出日期:2023.11
单月刊,1984年创刊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

杂志订购热线

010-620671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