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认真研究落实中国石油高质量发展目标,解析中国石油钻井工程管理三个方面主要问题和对标世界一流油公司5个方面突出差距。以实现集团公司整体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建立一套具有中国石油特色的包括五个一体化的钻井工程精益管理机制,采取5项精益监督措施赶超世界一流油公司。预期取得六个方面总体效果:①保障安全,提升质量;②提高效率,降低成本;③解决矛盾,激励共赢;④信息透明,预防腐败;⑤高效监督,赶超一流;⑥增储上产,彰显效益。
关键词:钻井工程;精益管理;一体化;监督;世界一流
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活动中,深入学习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运用“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度解析中国石油钻井工程管理的3个方面主要问题和五个方面突出差距,提出了“1156”整体解决方案,即:1个高质量发展目标、1套包括5个一体化的精益管理机制、5项精益监督措施赶超世界一流油公司、6个方面达到预期总体效果。
一、坚持问题导向,解析三个方面主要问题五个方面突出差距
(一)中国石油发展目标要求分析
中国石油发展目标要求:到2025年,从严管理向精细管理跨越,并向精益管理迈进,基本实现高质量发展,筑牢世界一流企业根基;到2030年,实现由精细管理向精益管理跨越,全面实现高质量发展,基本建成世界一流企业;到2035年,精益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建成世界一流企业。
研究认为,中国石油发展目标的逻辑关系是“精益管理”=〉“高质量发展”=〉“世界一流企业”,即精益管理是高质量发展和世界一流企业的基础和前提。
(二)钻井工程管理主要问题解析
钻井工程是油气勘探开发中一个关键性控制工程,中国石油每年约有4100多名钻井监督人员,管控7000余支专业队伍,钻井15000口,投资1300亿元,全力支撑2亿吨油气产量。钻井工程管理难度越来越大。一方面是油气勘探开发新项目不断向深部复杂构造层系、高难度高风险地区、页岩和致密油气等非常规新领域发展,要求钻井管理有更高的处理复杂问题能力和提质增效措施;另一方面是老油气区勘探开发进入低品位、高成本阶段,降本增效压力越来越大,要求钻井管理有更高的平衡技术与成本的综合能力。运用经济学的经济机制设计理论分析,得出目前中国石油钻井工程管理存在三个方面主要问题。
1.钻井工程信息利用不够有效是一个基础问题。钻井工程管理信息丰富且复杂,总体上可以分三个方面:①从管理主体看,主要有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的管理信息;②从信息内容看,主要有工程参数、施工队伍、工程量、工程造价等管理信息;③从管理程序看,有决策、设计、准备、施工、竣工、后评价各阶段全过程管理信息。
主要问题表现在上述三个方面的信息管理和利用都存在比较突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比如,钻井市场甲方乙方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关联交易矛盾突出,产生劣货驱逐良货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决策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的信息不对称,致使油气产能到位率不达标。
2.钻井工程资源配置不够合理是一个核心问题。钻井工程资源内容非常丰富且复杂,专业性极高,总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方面:①人力资源:钻井施工需要钻井队、测井队、固井队、录井队等数十支施工队伍,专业性极强且复杂;②物力资源:钻机、固井和测井等大型设备仪器以及套管、油管、井下工具等大宗材料,种类繁多且庞大;③财力资源:需要测算分析以建设单位为主发生的钻井工程投资、以施工单位为主发生的钻井工程成本。主要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油田公司缺乏整体协调钻井市场运行,导致生产效率低。每年油田公司和若干项目建设单位工作量很不均衡,突击式组织生产,导致钻井队伍大量停工等待,造成巨大窝工,生产效率低,致使固定成本分摊过高,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成本居高不下,供需双方矛盾突出,导致整个钻井行业质量、安全、效益水平下降。二是钻探公司多级细分专业管理体制,导致管理效率低。纵向上,分为工程技术分公司、钻探公司、钻井公司、项目部、钻井队5级管理;横向上,每个钻井公司和技术服务公司在国内外多个油田成立若干项目部,如某钻井公司的37支钻井队分别由国内、国外5个项目部管理,某固井公司遍布全国的10个项目部,导致管理战线长、效率低,学费和管理费高位运行。
3.钻井工程激励措施不够相容是一个关键问题。钻井激励主体是针对钻井工程管理、施工、保障等各类单位和人员,其中主要是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此外涉及各级勘探、开发、工程管理等众多部门和研究单位,以及地方政府。
主要问题表现在市场交易规则不够科学,供需双方激励措施取向不一致、不规范,不够系统全面,激励效果不佳,特别是缺乏配套长效激励机制。如建设单位出台了钻井提速、靶体钻遇率、产量达标、创纪录等奖励措施,但没有建立一套以贡献率为核心的短期、中期、长期配套的长效激励机制,特别是缺乏基于产权的长期激励措施,产生了一定内耗,损害了集团公司整体效益。
(三)对标世界一流油公司突出差距
从监督对象、监督内容、监督职责、监督角色、监督方式、合同模式、监督队伍、监督要求、监督来源、监督类别、监督待遇、监督手段等12个方面,对标埃克森美孚、bp、壳牌、道达尔、雪佛龙、挪威石油、埃尼、康菲等世界一流油公司,突出差距体现在五个方面:①监督对象数量差距巨大,相差两个数量级;②监督内容不全面,缺少工程造价管理;③监督职责不系统,没有实现一体化项目管理;④监督队伍业务不强,结构欠佳,待遇较低;⑤监督手段落后,仅少数油田建立了信息化监督系统。
二、坚持系统观念,提出1个目标1套机制5项措施6个效果解决方案
(一)明确1个钻井工程管理高质量发展目标
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钻井工程精益管理机制,在保证QHSE要求和综合单位投资最小化基础上,保障中国石油实现新增油气储量、产能、产量和产值目标,实现集团公司整体效益最大化。
经济学的均衡价格理论指出: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一致时的市场价格P0为均衡价格,市场总需求QD等于总供给QS,市场资源得到最优配置,社会整体效益最大化。
对于中国石油钻井工程管理,就是在各油气区现有钻井生产力水平基础上,供需双方共同优化钻井市场资源配置,确定钻井市场总需求QD等于总供给QS时的一套价格:P大庆、P辽河、P西南……实现集团公司整体效益最大化。实现集团公司整体效益最大化钻井工程价格模型见图1。
(二)建立1套5个一体化的钻井工程精益管理机制
建立一套具有中国石油特色的5个一体化的钻井工程精益管理机制,包括一体化提质增效投资决策方法、一体化钻井市场管理体制机制、一体化钻井工程精益监督模式、一体化钻井工程生产组织方法、一体化钻井工程精益评价方法。
1.一体化提质增效投资决策方法。在现有钻井生产力水平分析基础上,建立油气区钻井工程计价标准体系和计价方法体系,统筹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两个主体,围绕技术进步、管理提升、政策调整三条主线,采用典型工程经验、生产水平分析、经济管理理论三种方法,调整工程量、综合单价两类参数,进行多因素、多情景、多方案对比分析,优化编制年度投资计划,先优化后实施,先算账后开工,实施提质增效见图2。
2.一体化钻井市场管理体制机制
研究建立交易管理委员会、油田公司、钻探公司三边治理结构,形成油田公司工程监督中心与钻探公司油气区事业部为核心的新型钻井市场高效运行机制。一体化钻井市场管理体制机制结构图见图3。
①钻井市场综合协调管理。交易管理委员会在集团公司层面协调需求主体和供给主体关系,定市场规则、定交易价格、定考核指标,实现钻井管理主体激励相容,避免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油田公司与钻探公司建立联盟、关联交易、股份制等长期激励机制,以互利双赢为目的,以协同工作为前提,以鼓励为手段,不断改进作业指标为关键。工程监督中心和油气区事业部基于EISC或RTOC,集中联合办公,实施基于工程量清单的标准井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②钻井市场需求侧管理。采用油公司管理模式,按照油气勘探开发建设项目决策、设计、准备、施工、竣工各阶段建设单位提出钻井需求,油田公司总体协调油气区市场划分和优化资源配置,工程监督中心一体化统筹负责采油厂等建设单位钻井生产组织。③钻井市场供给侧管理。钻探公司实行油气区事业部的一体化组织生产和专业技术部的技术支持、管理与研究,形成扁平化矩阵式治理结构。油气区事业部作为钻井成本中心,全权负责本油气区钻井生产组织,形成一条钻井生产线,实行独立核算和考核。专业技术部负责钻探公司专业技术管理,按照定员、费用定额等实行费用包干管理。
3.一体化钻井工程精益监督模式。钻井工程监督是指综合运用管理学、经济学和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对钻井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质量、健康、安全、环境、工期、造价(QHSETC)进行有效监督管理。一体化钻井工程精益监督模式主要内容包括以下10个方面:
①监督对象:包括钻前工程+钻进工程+完井工程的钻井工程建设项目;②监督内容:质量+健康+安全+环境+工期+造价(QHSETC);③监督职责:设计+准备+施工+竣工各阶段全过程监督管理;④监督依据:法规制度+标准规范+工程设计+合同协议;⑤监督要素: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环境+测量(人机料法环测);⑥监督方法:资料审核+旁站监督+巡回检查+抽样检验+视频监督+智能监督;⑦监督方式:驻井监督+巡井监督+远程监督;⑧监督岗位:油气区总监、项目总监、一级监督、二级监督、三级监督5级岗位;⑨监督手段:钻井工程数字化智能监督平台;⑩监督层次:作业现场监督+油田公司监督+公司总部监督。
4.一体化钻井工程生产组织方法。钻探公司实施钻井工程精益生产组织,概括为生产组织一体化、技术管理专业化;计价标准体系化、定价过程动态化;劳动薪酬差异化、竞争淘汰有序化;生产效率最大化、综合成本最小化。主要实施内容有四个方面。
①编制施工设计。按照钻井地质设计、工程设计等甲方设计文件,组织编制钻前工程施工设计、钻井施工设计、录井施工设计、测井施工设计、固井施工设计、中途测试施工设计、试油(气)施工设计、压裂施工设计等。②开展生产准备。一是全年生产计划、井组或单井施工计划等计划安排;二是施工队伍人员、设备准备;三是道路、井场、供水、供电等现场条件准备;四是大宗材料、工具等准备;五是技术服务支持保障准备。③组织现场施工。组织勘测工程、道路工程、井场工程、动迁工程、供水工程、供电工程、其他作业等钻前工程现场施工;组织钻井作业、钻井服务、固井作业、测井作业、录井作业、其他作业等钻进工程现场施工;组织完井作业、测井作业、射孔作业、测试作业、压裂作业、酸化作业、其他作业等完井工程现场施工。④工程竣工验收。开展钻井工程的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和各种作业的竣工现场验收、竣工资料验收、竣工结算。
5.一体化钻井工程精益评价方法。运用PDCA循环理论,开展年度油气区钻井工程精益管理检查评价,包括7项内容:①标准井工艺技术评价;②标准井监督管理评价;③标准井工程造价评价;④施工队年度考核评价;⑤油气区生产组织评价;⑥钻井生产力水平评价;⑦监督人员执行力评价。完成当年设计、准备、施工、竣工精益管理评价和油气区钻井生产力水平分析,为下年度油气区钻井资源优化配置打好基础,形成周期性螺旋式上升循环。
(三)实施5项精益监督措施赶超世界一流油公司
提出赶超世界一流油公司的5项精益监督配套措施,包括实施QHSETC一体化钻井工程精益监督、建立全过程钻井工程精益监督管理方法、打造以500名高级监督为引领的精干队伍、建设一个钻井工程数字化智能监督平台、每年优化监督管理1000个标准井项目。
1.实施QHSETC一体化钻井工程精益监督。在原有钻井工程质量、健康、安全、环境(QHSE)监督为主的基础上,增加工期和工程造价监督内容,形成“质量(Quality)+健康(Health)+安全(Safety)+环境(Environment)+工期(Time)+造价(Cost)”(QHSETC)一体化监督管理。在以往钻井工程基本工艺工序监督检查QHSE前提下,监督人员按照标准井工程量清单项目、钻井工程设计、钻井合同要求,现场核实完成井实物工程量并签单,项目总监审核,建设单位复核,作为施工结算的依据。
2.建立全过程钻井工程精益监督管理方法。按照钻井工程项目的钻前工程、钻进工程、完井工程的基本工艺流程,采用驻井、巡井、远程3种监督方式,综合考虑人、机、料、法、环、测6个要素,建立设计、准备、施工、竣工4个阶段的QHSETC监督管理方法。
①设计阶段精益监督管理方法。钻井地质设计、钻井工程设计、钻井工程投资预算、钻前工程施工设计、钻井施工设计、录井施工设计、测井施工设计、固井施工设计、中途测试施工设计、试油地质设计、试油工程设计、试油(气)施工设计、压裂施工设计等QHSETC监督管理方法。一是对照各种设计标准和规定核实设计项目、内容、参数等,二是核查甲方、乙方设计是否保持一致性。②准备阶段精益监督管理方法。钻井工程的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和各种作业的开工验收等QHSETC监督管理方法。一是人员、设备等施工队伍资质审核,二是大宗材料、工具等准备审核,三是现场环境条件准备情况审核。③施工阶段精益监督管理方法。钻前工程的勘测工程、道路工程、井场工程、动迁工程、供水工程、供电工程、其他作业等施工QHSETC监督管理方法;钻进工程的钻井作业、钻井服务、固井作业、测井作业、录井作业、其他作业等施工QHSETC监督管理方法;完井工程的完井准备、完井作业、录井作业、测井作业、射孔作业、测试作业、压裂作业、酸化作业、其他作业等施工QHSETC监督管理方法。④竣工阶段精益监督管理方法。钻井工程的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和各种作业的竣工现场验收、竣工资料验收、竣工结算的QHSETC监督管理方法。
3.打造以500名高级监督为引领的精干队伍。
①监督角色:工程监督在现场全权代表油田公司,是油气区钻井工程项目管理的领导者。②选拔机制:建立在集团公司范围内选拔优秀工程管理人员进入监督队伍机制。钻探公司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经过严格培训考核,通过聘用、调入油田公司或进入监督公司等方式,快速转化为工程监督人才。③调配机制:建立油田公司工程技术与工程监督人员的有效动态轮岗和流动调配机制。采用“动态一体化”管理方式,实现人力资源共享,挖掘工程监督的潜在来源,提高油田公司人力资源利用效率。④岗位序列:建立油气区总监、项目总监、一级监督、二级监督、三级监督岗位序列。打造500名高级监督、1000名中级监督、2000名初级监督执业资格的“懂工程技术+有现场经验+会项目管理”3500人精干监督队伍,总体人数下降15%。钻井工程监督岗位序列对应表见表1。
4.建设一个钻井工程数字化智能监督平台。依据全过程钻井工程精益监督管理方法,建立满足“钻井现场+油田公司+公司总部”三个层次管理需要的“全过程监督流程+智能监督技术”的钻井工程数字化智能监督平台。有效对接中国石油工程作业智能支持中心(EISC)和集团公司投资管理信息化平台,所有钻井工程信息集成于一个平台,彻底解决钻井工程管理信息不对称问题,极大提高工作效率,高效支撑集团公司科学决策。
全过程监督流程:设计+准备+施工+竣工的工序监督检查流程;配套N项数字化智能监督技术:井场视频图像、钻机施工参数、井控溢流、固井施工参数、压裂施工参数的实时监控报警和钻井工程造价实时监督、钻井工程监督大数据分析应用等。
5.每年优化监督管理1000个标准井项目。标准井是按照标准化的工程项目、费用项目、计价方法编制的代表本油气区钻井生产力水平的一种样板工程,表明在一定钻井技术和施工条件下一口井的消耗,工程参数、施工队伍、工程量、造价信息高度统一。标准井表现形式为工艺技术模板+监督管理模板+工程造价模板。
中国石油16家油田公司每年大约15000口新井,可优化建立1000口标准井。根据各油气区自然条件,以一口标准井或多口标准井所对应的当年新井钻井工程量为基础,建立钻井工程项目监督组,落实项目总监、钻井监督、地质监督、测井监督、试油监督,明确全过程监督职责(设计+准备+施工+竣工)、三种监督方式(驻井+巡井+远程)、三个层次监督管理(钻井现场+油田公司+公司总部)要求。
(四)全面实施预期取得6个方面总体效果
1.保障安全,提升质量。通过实施“质量+健康+安全+环境+工期+造价”(QHSETC)一体化精益监督和优化配置钻井队伍资源,钻井工程整体安全和质量水平将会迈上新台阶。
2.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全面实施配套钻井工程精益管理方法,预期油气区提高生产效率20%—80%,每年可节约投资成本5%—20%。
3.解决矛盾,激励共赢。在交易管理委员会、油田公司、钻探公司三边治理下和基于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标准井管理,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交易矛盾,实施短期、中期、长期配套长效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
4.信息透明,预防腐败。基于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标准井、标准化合同模板和数智平台管理,实现钻井工程信息高度规范统一透明,大幅度减少钻井工程合同数量50%以上,高效有力预防腐败。
5.高效监督,赶超一流。建设一体化钻井工程精益监督管理模式和数智平台,打造以500名高级监督为引领的“懂工程技术+有现场经验+会项目管理”精干监督队伍,每年采用1000口标准井管控15000口井和1300亿元投资,带领钻井行业迈向世界一流油公司管理水平。
6.增储上产,彰显效益。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大幅降低钻井投资,大量非常规油气等难动用储量可以得到有效开发,有力支撑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重要贡献,社会政治经济效益显著。

575
点击量
3
下载量

刊出日期:2023.11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