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面对大变局、新挑战,石油央企智库进入崭新发展阶段。中国海油在智库建设中,面对更复杂多元的研究课题,在运营管理中探索践行了“矩阵思维”,取得了积极成效。本文将以海油智库建设中探索践行“矩阵思维”的案例,为石油央企智库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参考。
关键词:智库;运营管理;矩阵思维
随着全球化向纵深发展,智库往往成为一个国家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的象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智库的建设与发展。2015年3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标志着智库建设进入一个崭新阶段。2023年5月,国务院国资委办公厅又进一步印发《关于中央企业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强调央企智库要在“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国际合作”五个方面积极发挥作用。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石油行业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从国际形势来看,乌克兰危机、中美博弈等带来的深刻变化,使国际油气市场环境愈加复杂多变。从行业发展来看,新一轮工业革命与“双碳”愿景对石油公司转型发展、争取战略主动提出更高要求。从石油公司自身来看,国企改革持续深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转型发展上台阶已成为行业共识,公司经营发展中亟待破解的难题多了,也愈加多元且具有挑战性。
在这一背景下,“三油一网”4家石油央企更加重视智库建设。在这些石油央企智库中,既有像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这样有着50多年历史的“老牌智库”,也有像中国海油集团能源经济研究院这样成立不到3年时间的“后起之秀”。许多“老牌智库”的历史沿革,历经原行业部门转制为行政性总公司,又转制为央企,见证了石油石化行业发展改革全过程,对行业具有历史维度的深层次认知,人才、管理、技术、信息等要素积累深厚,形成难以复制的先天优势。决策支持是智库的核心使命,智库也往往因解决重大战略问题而成就自己。一些“后起之秀”在应对新时代的新课题新挑战过程中,通过新老互鉴、交流学习,体现出了在解决复杂问题上的高起点效应,以及基于老牌智库“试错”的超前性,呈现出不少后发优势的特征。
在新形势下,石油央企智库要解决的问题更加复杂,这种复杂性主要体现在:逐步由相对单一的油气研究转为综合性的能源研究,由单向的市场研究转为双向反馈的综合经济研究,由线性思维主导的研究转为系统性思维主导的研究。为适应这种具有综合、双向、系统等新特征的新研究模式,智库的运营管理模式必须作相应调整。在适应新模式方面,“后起之秀”反而更具柔性、灵活等优势。
从管理视角上看,矩阵思维是一种高级的思维方式,就是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将问题拆解出两个维度,每个维度确定连续的要素,基于两个维度上的要素分别做出管理上的安排。本文选取中国海油在智库建设中应用“矩阵式”思维开展运营管理的案例,为石油央企智库发展与变革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参考。
自2020年12月起,中国海油全面启动“海油智库”建设,重组能源经济研究院。能源经济研究院功能定位为“一部三中心”(集团公司战略决策参谋部、经营决策与管理创新支撑中心、重大项目评价与咨询论证中心和能源经济与信息对外交流合作中心),旨在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围绕中国海油“1534”总体发展思路,聚焦推进“三大工程、一个行动”和“四个中心”建设,为中国海油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属于典型的成长型央企智库。
成立近3年以来,海油智库逐步从以下五方面践行了“矩阵式”运营管理思维,作了有益的探索:
一是确保高站位,打造形成“党建+文化”矩阵。在组建之初即明确将党的政治建设放在智库建设首要位置,坚持党建引领,打造特色创业文化。构建以“理论学习”为根本、“组织赋能”为支撑、“聚智献策”为落点的党建工作体系,形成“学思悟践”融会贯通的政治工作格局。落实党建与智库建设发展深度融合的工作主线,以高质量党建推动海油智库建设发展,以优秀的企业文化激励担当作为。结合公司治理实际,积极培育特色企业文化,创新性地打造以“求真Truth、担当Responsibility、创新Uniquethinking、专业Specialized、协作Teamwork”(简称为“TRUST”)为理念的海油智库价值观,建设学习型、实干型、创新型、智囊型和开放型的“五型”党组织,以激励干部员工担当作为和干事创业。
二是坚持高标准,打造形成“方法+研究”矩阵。在组建之初即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和研究范式打造,系统设计了各专业线条及其内在逻辑,建立了特色鲜明的智力产品体系。发布《中国海油集团能源经济研究院“十大基础性课题”研究管理指引》,成立由各领域带头人组成的基础课题专家委员会,以基础研究为抓手,构建具有海油特色的研究范式和方法论体系。创新性地设计“1+7”国际油价研判机制,通过与生产经营一线机制性沟通交流,贡献更有实用价值的油价预测结果,形成一套自有的油价预测方法论体系。梳理项目评估实践案例,形成具有海油特点的评估知识体系,结合大量项目评估实务出版专著。
三是立足高水平,打造形成“职能+业务”矩阵。在组建之初即创新性地实施“小机关、少层级、扁平化、矩阵式”的组织架构。4个职能部门承担了全部运营管理职能,管理人员占比仅15%,远低于央企智库平均水平。遵循“一流的智库必须有一流的管理团队”原则,50%以上管理人员具有“研究+管理”综合职业经历,60%以上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参考“事业部—战略管理单元”管理链条打造“中心—研究室”的扁平式业务组织模式,集约化的机构设置便于达成职能管理部门与研究咨询单位间的良好互动,提升组织运行整体效能。
四是对标高起点,打造形成“信息+研究”矩阵。在组织之初就将“智慧研究院”建设列为战略重点,构建全面严谨的理论模型和分析框架。率先完成油气全产业链优化与决策研究支撑模型开发项目,创新性地成立信息与实验研究平台,建设软科学实验室,深化信息数据资源整合系统应用,推动软科学研究数据治理,提升数据共享和支撑能力,统合数据、研究成果等智力资源,实现智力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
五是聚焦高效率,打造形成“任务+专业”矩阵。在组织之初就将建立以任务为导向、跨专业的高效攻坚团队作为队伍建设的重点。能源经济研究院的研究咨询业务涵盖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四条业务主线,扁平化的组织架构便于组建跨专业的专项任务攻坚团队,促进跨专业资源共享与交流合作。随着内外部环境日趋复杂,智库建设越来越强调跨专业团队的运营管理能力。
经过近3年的探索实践,能源经济研究院对照“高端、高起点、高水平”要求,积极发挥“矩阵思维”带来的后发优势,走出一条具有海油特色的央企智库发展道路。历时17个月完成《中国海油“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成为三大石油公司中第一家“双碳方案”发布者。连续三年发布《中国海洋能源发展报告》,发布相关报道触达受众近2000万,填补海洋能源研究领域空白,持续为国家有关部门、能源企业、研究机构开展有关海洋能源的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对标世界一流能源公司和能源智库,使用合作开发预测模型,首次发布《中国海油2060能源展望》。牵头编制国际燃气联盟“三大旗舰报告”中的《世界LNG报告》,在国际舞台展现中国智库形象。成立以来,报送13大类信息500余份400余万字,专报信息多次获中办、国办以及国资委采用,部分专报信息获中央领导批示,有效帮助有关国家部委及时掌握行业发展动态与政策走势。研究成果多次得到国家部委高度评价。

465
点击量
0
下载量

刊出日期:2023.11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