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教育是新时代党的建设基础性工程。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用事业中心党委(简称中心党委)针对基层党员教育存在“主体缺位、客体适配不足、载体单一”等问题,积极创新思路方法,探索总结形成的以强化需求分析、细化组织管理、丰富学习内容为主核的“三位一体”立体化教育体系,针对性地破解了工作中遇到的瓶颈难题,有效提升了基层党员教育的质效。
问题明还得根源清,这是破解管理困境、提升党建质效的关键。从严自我审视,基层党员教育管理主要存在以下瓶颈难题:部分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对党员教育管理认识有偏差,将教育视为“软任务”;基层单位党员队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党员教育多以“读文件+看视频”为主,难以产生共鸣,削弱了党员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针对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矛盾,必须主动对标对表,深入查摆原因,采取有力举措整改落实。
一、强化需求分析,着力提升单位支持力度
近年来,中心党委高度重视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加强各级组织部门与本单位管理部门统筹协调,构建起任务明确、职责权限相互协调、保障支撑有力的教育培训有机体系。一是做好需求分析和整体规划,将组织需求、岗位需求、个人需求一体统筹思考,制定相应的教育培训计划。通过各党支部对层级范围内的每名党员进行细致摸底调查,准确把握各层次、各类别干部员工的政治理论水平、文化程度以及工作能力等基本情况,结合党建工作的具体要求,进一步明确培训内容、培训时长,并提供跟踪支持。二是落实分级责任制,加强对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统一管理和协调,明确党委、党总支、党支部三级培训责任分工,形成分工协作、齐抓共管、有序运行的工作机制,实现党员教育管理全覆盖。党委抓普遍,常态化开展党支部书记和党务工作人员培训;党总支抓兜底,对因事未参训党员送教上门,确保教育培训无遗漏;党支部抓日常,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政治理论学习及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实现党员学习教育全覆盖。三是提高党员教育管理灵活性,通过“移动课堂”在线学、“实践课堂”线下学、党员干部带动学等途径,在做好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紧扣年度形势任务目标和主题教育,明确党员干部教育目标任务,积极挖掘和开发线上、线下培训交流平台,着力提升党员教育培训灵活度,让广大基层党员随时学、随时用。
二、细化组织管理,合力创造培训有利条件
进一步细化组织管理、创造党员培训有利条件,通过完善组织、制度、经费保障,不断提升培训覆盖率和实效性。一是采用党员教育管理学分制形式,向党员发放教育培训登记手册,对党员学习活动和完成党组织分配任务情况进行学分登记,由党员当年所在党组织对其学习和工作情况进行督促和考核。对于较长时间流动在外地的党员可持党员教育管理手册主动参与居住地或工作所在地的组织生活,并由该党组织盖章确认,通过管理的灵活性提高党员教育培训覆盖率。二是把上好党课作为加强党员教育培训的重要抓手。党委书记和单位主要领导带头讲授党课,每年组织开展党课比赛,积极参加上级党委组织的精品党课比赛。组织党员领导干部、优秀党员纷纷走上讲台授课,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机关、进基层、进班组、进岗位,让党课的好声音传到每一个角落。三是加大培训保障力度。建立和完善党员教育培训责任、制度、经费等资源合理配置的保障体系,确保有人做事、有制度管事、有经费办事。加强组织保障,将党员教育纳入党支部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内容,作为党员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健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协调机制,每季度在党群例会上进行部署,月度考核时进行查验,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完善制度保障,根据党员工作的特点和岗位需求,制定培训方案和计划,建立效果跟踪制度,推动党员教育培训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落实经费保障,把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纳入经费预算,同时加强经费管理,保证专款专用,为有效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提供充足经费保障。

三、注重学习内容,聚力激发党员积极性
中心党委不断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改进学习方法、丰富学习内容、提升师资力量增强吸引力。一是通过丰富内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位政治任务,将坚定信仰、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作为重点,并着力增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情形势教育,围绕本单位中心工作,着眼于油田高质量发展,引导党员进一步增强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创造性地落实油田公司党委等上级各项决策和部署。通过加强个人综合素质能力培训,如参加经营管理、科学决策、沟通协调、法律法规培训,帮助党员提高服务单位和做好本职岗位的工作能力。二是通过改进方法,增强培训的吸引力。丰富的培训内容需要新颖的教学方式呈现。在调研中发现,基层单位党员对现场教学(现场参观)、主题研讨、案例教学、模拟演练等教学形式评价很高。因此,通过改变单一讲授的传统培训方法,以问题为导向,以启发思路为着眼点,以提升能力为重点目标,综合运用专家讲座、学员论坛、现场体验、案例研讨、情景模拟、思维训练、调研考察等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使其成为教学内容的生动载体,努力做到讲授有深度、现场有感悟、互动有启发、实践有收获、综合研究有提高,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三是拓展师资渠道,强化培训质量。按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要求,建立由党政领导干部、模范人物、专业讲师团成员等组成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成开放式的党员教育培训师资库,通过不断补充师资队伍的新鲜“血液”,激发培训活力。创新组建跨区域、高层次的党员教育师资网络,邀请社会知名人士、专家学者及具有较强理论功底、丰富实践经验的党政领导干部、企业高管、业界模范人物充实教学力量,构建高水平资源共享平台。
80
点击量
0
下载量
刊出日期:2025.09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邮 发 代 号:2-336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