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推行的“五个一”工程标准化实践,是一次技术与管理的深度融合,更是一场从传统“项目个性化定制”向现代化“海域开发大规模定制”模式转变的深刻革命。这一转变体现在“选型化设计、批量化采办、工厂化预制、集成化总装、工序化安装”五大方面,系统性地重构了海洋工程建设模式,实现了效率、成本、质量等多维度的全面提升。
选型化设计:从“私人定制”到“菜单式选配”。传统海洋油气平台设计往往因项目而异,设计周期长、人力投入大。通过构建渤海“6+9+5+5”标准化设施系列(6型导管架、9型组块、5型生活楼、5型钻修机模块),实现了从“个性化设计”向“选型+复核扩展”模式的根本转变。这一转变不仅将设计效率提升约30%,更在源头上统一了技术标准和接口规范,为后续采办、预制和总装奠定了坚实基础。选型化设计推动工程团队从单纯“造物主”思维转向“集成创新”思维,从而实现知识沉淀和技术复用。
批量化采办:从“散件采购”到“集约化团购”。在传统模式下,每个项目独立采办导致设备规格繁多、采购成本高、周期长。通过建立“标准化专项预算”机制和区域需求统筹流程,实现从“单项目催办”到“去项目化统筹”的转变。批量采办不仅显著降低采购成本,更通过“准实时”动态匹配管理,有效避免库存积压和资源浪费。这一转变实现从“被动响应”走向“主动预测”,极大增强了对供应链的话语权和调控能力。
工厂化预制:从“现场高空作业”到“车间地面预制”。海洋工程传统上依赖大量现场作业,施工环境复杂、安全风险高、质量波动大。通过推动“工厂化预制”,将关键节点从海上高空转移至陆地车间,实现“标准化节点地面化预制”。这一转变不仅提升了预制质量,更通过规模化、流水线作业大幅提高效率,预制提效10%—20%。工厂化预制同时为后续智能化制造和机器人应用提供了基础条件。
集成化总装:从“串行施工”到“并行集成”。在以往“设计—采办—建造—安装”串行模式下,项目周期长、资源闲置率高、界面冲突频发。通过贯彻落实“项目批复后即启动集成化总装”的新理念,实现“大工程一体化”模式。这一转变使建设周期平均缩短15%,总装场地“翻台率”显著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极大优化。
工序化安装:从“经验驱动”到“工序化管控”。海上安装作业长期依赖工人经验和现场指挥,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和安全风险。通过推行“工序化安装”,将安装过程分解为标准化、程序化的作业工序,并配套相应的标准化工装设备和质量控制点。这一转变不仅提升安装精度和安全性,更通过数字化手段(如智能工装)实现作业过程的精准控制和动态优化。
通过上述五大转变,海洋油气工程系统性地完成了从“个性化定制”到“大规模定制集成”的范式迁移,不仅实现了工程设计、采办、建造和安装的全流程提质增效,更在深层推动了组织机制、管理模式和产业生态的重构。其成功经验具有广泛的行业借鉴意义:一方面,它为海洋工程等大型工程领域提供了可复制的标准化路径;另一方面,它也为传统海工行业走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提供了管理样板。
70
点击量
0
下载量
刊出日期:2025.09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邮 发 代 号:2-336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