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启示二 基于大规模定制的海洋油气工程管理范式变革与产业启示

作者:思得 | 作者单位:

海洋油气工程领域推行的“五个一”工程标准化管理实践,目标是平衡好标准化和个性化的关系,通过大规模定制集成实现了海洋工程建设效率、质量和效益的全面提升,为我国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

范式变革的核心:从“项目制”到“生态化”的系统重构。传统海洋油气工程开发长期处于“分散管理、个案定制”的状态,导致资源重复投入、建设周期长。中海油通过推动“大规模定制”模式,实现了三大范式转变:一是管理范式从“项目管理”转向“生态管理”,打破以往分子公司之间条块分割的机制壁垒,构建“研用一体化”联合团队和“标准化项目集”管理模式,形成以集团整体利益为核心的协同机制。该机制在目标上统一了各方诉求,建立起技术开发与工程应用之间的快速迭代通道。二是技术范式从“个性化设计”转向“平台化选型”。如渤海区域,通过建立“6+9+5+5”标准化设施系列,将海洋平台设计从“每平台一图纸”推进至“菜单式选型+适应性调整”,大幅降低设计重复劳动,提升技术复用率。该做法显著缩短前期设计周期,平均节省3个月以上。三是建造范式从“现场作业”转向“工厂化智造”。标准化部件和功能模块具备批量化、流水线预制条件,并引入智能生产线、机器人等先进技术,推动海洋工程从“劳动密集型”走向“智能集约型”。

产业启示:三重赋能推动海洋工程高质量发展。中海油的实践不仅解决了企业自身的效率与成本问题,更对我国海洋工程乃至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带来深层次启示:一是“标准化+智能化”双轮驱动,赋能产业数智升级。通过工程标准化固化技术成果,再以智能化手段提升运行效能,建成油气装备智能制造基地,实现板材切割、管线预制、仓储配送等环节的显著提效。此举表明,传统能源企业完全可以通过“标准化打基础、智能化促跃升”的路径,实现制造能力升级和新质生产力培育。二是“集群化+柔性化”协同发展,重塑产业组织形态。以区域项目群为单位推进集群开发,避免重复建设,实现资源统筹。同时,通过“去项目化预制+项目化总装”机制平衡规模经济与个性需求,形成“大规模定制”的典型范例。该模式为类似大型工程领域的集约化开发提供了管理新思路。三是“甲方+乙方”深度融合,构建产业协同生态。通过改变传统甲乙方之间“交易型”合作模式,推动双方在技术标准、预算管理、生产计划等方面深度协同。专业公司逐步形成以“总装集成”为龙头、配套部件加工为支撑的海洋工程产业新生态。这种链式协同不仅提升整体效率,更增强中海油在产业链中的主导力和整合力。

推广价值:为中国高端复杂工程管理树立新标杆。中海油的“大规模定制”模式具备广泛的行业推广价值和战略参考意义:一方面,该模式适用于大型化工、海上风电等同样具备高技术复杂度、长周期、多接口特征的重大工程领域,为其提供了一套可复制的标准化与集约化管理方法论。另一方面,它探索出了一条国有大型企业通过管理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有效路径。通过技术标准化提升产业话语权,通过数智化赋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这一系列做法对正在转型升级中的传统能源企业和装备制造企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点击下载PDF

76

点击量

0

下载量

2025年, 第9期
刊出日期:2025.09
单月刊,1984年创刊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邮 发 代 号:2-336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

杂志订购热线

010-620671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