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聚焦二十大部署要求 推进“六项战略工程”

作者:葛利 |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党委办公室(总经理办公室)

图片.png

辽河油田公司党委深入抓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贯彻,聚焦关于能源企业的部署要求,深刻领会,狠抓落实,锚定创一流目标,坚定做好“三篇文章”,推进“六项战略工程”,突出常规与非常规、油气与新能源“两个并重”,抓实一体化、项目化、法治化、市场化、数智化“五个关键举措”,努力实现党的建设、油气生产、经营业绩新提升,绿色低碳、新能源业务快发展,科技创新、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再突破,安全环保、队伍大局硬稳定,全面展现高质量发展新作为,在新时代新答卷上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坚决扛起能源保供重大责任

聚焦党的二十大关于“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等部署要求,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提升油气安全稳定供应能力,勇当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主力军。高效勘探推动资源储量提升。坚持“新老并举、常非并重、陆海并进、油气并增”,以提升经济可采储量为重点,大力推进高效勘探,突出风险勘探,致力常规油气规模效益增储,集中勘探外围非常规领域,加快滩海太阳岛等地区研究部署进度,围绕大民屯胜西–前进潜山带等重点区带优化预探部署,深化开鲁低渗透油藏地质工程一体化,努力寻求大发现大突破。效益开发推动油气产量提升。坚持“稀油增量提效、稠油优化提质,稳定油区本部、加快外围上产”,突出新井“四提”,优化项目化管理、一体化承包、大平台建产、市场化运作等模式,以老油田“压舱石”、曙一区300万吨稳产等工程为重点,持续开展稠油注汽优化、注水综合调控等工作。突出稳产上产结构优化,兼顾效果与效益、当期与长远,持续优化油气结构、油品结构、措施结构、区域结构,不断提升油田开发水平。扩容增效推动保供能力提升。坚持调峰保供与建设运营同步推进,全面挖掘已建库生产潜力,加快达容达产,高效完成调峰保供、民生保供等重点任务。强化排液增容与气库建设协同,探索提高油环采收率措施,提升产量贡献;升级智能化管理,提高自动控制水平和运行效率。

二、依法合规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聚焦党的二十大关于“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等部署要求,深入落实“四精”举措,强化低成本发展理念,提高盈利能力和价值贡献。深化提质增效。着力实现“一利五率”指标“一稳一增四提升”,致力打造提质增效“精进版”,围绕控本降费专项制定材料、燃料、电费等成本压降行动计划,深挖油气营销、资金运营、资产调剂盘活、房屋土地处置等价值创造潜力,实现桶油完全成本硬下降。大力推进亏损企业治理,深入研究解困扭亏路径对策,坚决打赢本质扭亏攻坚战。深化企业改革。深入开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补短板强弱项专项行动,持续优化业务结构,落实未上市业务中长期发展规划,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做优储气库、伴生矿业务,做强工程技术、工程建设业务,做精物资供应、电力保障业务,做专特车服务、石油化工业务,退出、萎缩、重组整合低端低效、持续亏损业务。坚持“大部制、扁平化”方向,深化两级机关改革,加快新型采油气管理区作业区、采油集输一体化建设。持续优化队伍结构,专项研究队伍建设工作,推动用工方式转型,着力解决整体冗员与结构性缺员并存矛盾。完善激励约束政策,强化工效挂钩、精准激励,推进市场化薪酬机制落地。深化从严治企。开展管理提升三年行动,深化法治建设示范企业创建,构建高水平管理机制,突出内外部市场、承包商等重点领域合规监督,完善风险防控体系和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强化以“三基”工作为重点的基层基础管理,提升“三基”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精益化水平。深化市场升级。健全市场运作制度,配套监督、考核、激励政策,倒逼专业队伍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落实《工程及服务内部市场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市场、招标、合同、承包商综合管理,严禁转包、违规分包、挂靠等行为。坚持效益导向,整合资源力量,统筹开拓国内国际市场,不断提升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三、加快迈出绿色低碳发展坚实步伐

聚焦党的二十大关于“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部署要求,认真贯彻集团“三步走”战略,持续推进“绿色低碳613工程”,坚定走好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优化绿色转型战略布局。锚定“十四五”目标持续优化绿色低碳发展规划,突出降耗、降碳、减污、扩绿、增气等工作协调推进,强化“双碳”目标和新能源项目落实,将能耗总量、能耗强度等关键指标纳入业绩考核,建立考核评价体系,确保规划指标高效落地。加强与新能源头部企业互利合作,抓好600万千瓦并网指标规划落实,2023年新增并网指标100万千瓦。推进绿色转型重点工程。大力实施非热采原油及天然气上产、节能降耗扩绿提速等六大工程,做好油区清洁替代项目建设,加快各采油厂风电项目布局,拓展分布式光伏项目,实现绿电生产能力480兆瓦。抓好对外清洁供能开发,研究驻辽炼化企业升级配套绿电指标获取路径,落实可建风光项目的土地资源,加快地热业务规模发展,新签订地热供暖面积200万平,实现供暖288万平。拓展绿色转型实践路径。加快CCUS工程先导试验,一体推进碳捕集、利用、埋存等技术研究,高效建成双229块CCUS–EOR源汇一体化示范区,按期完成欢采、特油碳捕集站建设,年注碳10万吨以上。持续推进节能降耗工程,全面开展生产系统能耗对标,抓好热采注汽优化、集输工艺优简等重点项目,集中攻关井下大功率电加热、电热熔盐储热先导试验。

图片2.png

四、着力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聚焦党的二十大关于“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等部署要求,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工程、人才强企工程,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实施23条重点举措,深化实施“揭榜挂帅”,探索项目研究攻关新模式,用好科技研发支持、“双序列”管理等政策,促进创新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拓展国家能源稠(重)油开采研发中心功能,在关键领域加强创新联合体建设,构建更具活力动力的开放创新平台。加快科技攻关步伐。加快深层气增储建产、非常规油气效益开发、储气库高效保供及水平井、大平台等领域技术攻关,集聚力量攻关稠油开发绿色转型、新能源有效发展等创新技术,支撑生产用能清洁替代。加强节能降耗技术升级,在优化污水处理应用、低成本密闭脱水等方面,加快组织先导性试验、工程化转化和工业化应用,助力提产提效。落实人才强企工程。完善“生聚理用”机制,深化落实人才强企30项重点举措,持续打造“项目+人才”培养体系,保障人才规模与质量同步提升。出台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加快推进科技领军人才“名将”计划和青年技术人才“菁鹰”计划,打造一批创新示范团队。加强招才引智和对外合作,统筹做好专家选聘、毕业生招聘、博士后工作站建设,优化人才队伍专业与年龄结构。提速数智油田建设。分类实施数字化、智能化方案,全速推进曙采、兴采等单位物联网建设,确保实现井、站数字化全覆盖,推动信息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基本建成数字油田。推进油藏智能化建设,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搭建数字化、可视化、智能预警三位一体的联动分析环境,探索地上地下一体化的智能油田建设。

五、全员维护安全稳定和谐局面

聚焦党的二十大关于“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等部署要求,全力保障员工生命健康安全,依靠发展促进改善民生,持续巩固安全、稳定、和谐的良好发展环境。实现更加安全的发展。严格执行“四全”“四查”要求,完善“五个用心抓”措施,深化“四大”活动,优化QHSE体系建设,突出抓好重点领域安全监管,精准管控井控、油气站库、危化品和交通、消防、承包商等领域风险,持续整治“低老坏”及重复性问题,提升安全发展水平。坚决打好污染防治三大保卫战,严控高后果区环境风险,健全完善节能降碳机制,提高清洁发展水平。突出抓好质量强企建设,深化质量“三个一批”行动,严抓井筒质量、工程质量和产品质量,提升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水平。推进健康辽河2030行动,提高全员健康素养水平。实现更加稳定的发展。落实维稳信访工作责任制,抓好信访积案和突出问题化解,确保油田大局稳定。做实做好民生工程,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提升员工幸福指数。深化油区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全员法治教育,强力打击涉油气犯罪行为,打造更高水平“平安辽河”。压紧压实舆情管控责任,全面筑牢机要保密防线,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油区治理共同体。实现更加和谐的发展。完善薪酬保障体系,优化帮扶关爱举措,研究破解历史遗留难题,多维解决员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抓住集团公司与辽宁省深化合作重要机遇,加强辽河油区、辽西地区、辽宁企业沟通协作,在储气库共建、新能源发展等领域,深化同驻地党委政府交流合作,推动油地“和谐典范”创建提档升级。积极履行国企社会责任与担当,持续助力乡村振兴。

六、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

聚焦党的二十大关于“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等部署要求,大力实施党建提升工程,切实推动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创新优势、发展优势。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推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实,刚性落实“第一议题”、中心组学习等制度,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充分发挥党委领导作用,切实将上级部署转化为具体任务,用发展成果检验落实成效。持续完善制度保障。抓实党章及党委工作规则等规章制度的学习宣贯,把坚持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有机统一,持续完善体制机制,推进党组织发挥作用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全面梳理完善公司党的建设、生产经营等制度流程,着力优化全面从严治党、依法合规治企体系,推动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突出宣传思想文化引领。开展“转观念、勇担当、新征程、创一流”主题教育活动,推进文化引领专项行动,坚持用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铸魂育人,开展辽河精神宣贯,大力培育安全、绿色、合规、健康等专项文化。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突出年轻干部选育管用,统筹用好各年龄段优秀干部,常态化推进干部交流,将党务岗位作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平台。落实领导人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刚性执行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实施双向挂职、退职管理等举措,从严加强干部管理与监督。实施领导人员素质提升计划,完善岗位管理动态运行机制,形成岗能匹配、人岗相宜的良好局面。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提升党支部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地位,优化党建责任制考核,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强化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和达标晋级管理,夯实基层党建基础。创新拓展“党建联盟”“党建+”等方法载体,深化推动基层党建与基层管理“五个融合”工作模式。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反腐。全面贯彻落实集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精神,高标准启动新一轮5年全覆盖巡察,一体推进“三不腐”。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强化两级机关作风建设,切实为基层减负。

点击下载PDF

388

点击量

0

下载量

2023年, 第6期
刊出日期:2023.6
单月刊,1984年创刊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

杂志订购热线

010-620671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