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大港油田:全面推广井下清洁作业技术

作者: | 作者单位:

大港油田依卧渤海湾之西,身居京津冀腹地,与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重要驿站、天津最大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北大港湿地紧紧相拥。一边是蔚蓝的大海,一边是候鸟的天堂,独特的地理位置注定非凡的环保之路。

在这里,有过很多的故事,哪怕是一个小岛,一片湿地,一道答题,这些看似不大关联的片段,最终却印证了一个相同的事实,那就是大港油田人坚持环保先行打造绿色矿山的不懈努力。

长长的进海路通向埕海1–1人工岛,两侧碧波荡漾,海鸥自由翱翔,岛上钻机耸立,身着红色工装的石油人有序地忙碌着……这是大港油田海上生产的画面,也是石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真实写照。埕海1–1人工岛是中国石油第一座“海油陆采”开发基地,也是渤海地区滩海油气开发的试验田。就是在这个面积不足2万平方米、只有43人的人工岛上,连续10年实现“零事故、零污染”。这里所有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严格分类,定期由专门车辆拉到陆地上进行处理。岛上有完善的采注输系统和成套污水处理系统,人工岛平台上的雨水可以通过排水沟导入雨水池,井口槽产生的污水可以通过泵打入雨水池中,经过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再利用,岛上全部污水实现回收处理。

image.png

控制中心,6台电脑,4名员工,各司其职,全天候监控。运用超声波控制,任何一个地方发现油管渗透,都能马上准确定位。岛上员工自主设计安装了一条连通管,可将漏油收集到地下污油罐,然后再通过系统进行处理,确保一滴污油不入海。看似枯燥程序化的小岛上,也曾经有过一段拯救江豚的温情故事。有一年,采油三班班长陈津巡检时发现一条因为退潮搁浅在岸边的江豚,在大家的协助下,几经周折最终成功解救回归大海。

人工岛上的职工,坐着班车上下班时,哪怕是看到路边有一个矿泉水瓶子,马上就能停下来捡走,生怕冲入大海污染环境。听到这些细节时,10年“零污染、零事故”,也就不觉得奇怪了。

大港油田推广应用了“管杆在线清洗、井筒防喷控制、带压作业、连续油管作业”4项主力清洁作业技术,大力推行“井口集液、环保作业平台、废液回收”3项地面辅助清洁作业技术。在油区内全面应用箱式平台,井口简易集液槽,作业罐防溅落措施,杜绝油水落地。大港油田年推广应用井下作业清洁生产作业技术3500井次,覆盖率100%,实现了修井作业油水不落地。


点击下载PDF

391

点击量

0

下载量

2023年, 第6期
刊出日期:2023.6
单月刊,1984年创刊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

杂志订购热线

010-620671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