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全球塑料治污迈出重要一步

作者: | 作者单位:

最近,全球合作治理塑料污染的进程,终于迈进了一大步。6月2日,来自160多个国家和300多个观察员组织的1600多名代表在法国巴黎举行的联合国会议上达成共识,定于今年11月编制完成全球治理塑料污染条约初稿,并提交至将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的下次会议讨论。这被认为是国际社会制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治理塑料污染条约的重要进展。

image.png

巴黎会议结束后,有媒体分析称,尽管国际社会达成的一系列谈判成果标志着塑料污染协同治理已成为全球共识,但各方对具体的条约内容还存在一些重大分歧,包括是否对塑料产能设置上限,是否应减少“有问题塑料”的产能,以及是由国际条约确定塑料污染治理目标还是由各国自行设定目标等。

此外,在程序问题上,一些国家认为条约内容应遵循共识原则,即条约内容应获得所有国家的共同认可;但也有一些国家认为,条约内容只要在投票中获得大多数国家赞同即可视为通过。此外,一些国家希望通过减产和限制制塑工艺中某些化学品的使用,到2040年彻底终结塑料污染问题,但包括美国、沙特等在内的一些化工大国希望治理塑料污染能采取分国别策略。

当前全球正面临塑料垃圾爆炸性增长的危机。今年4月,联合国环境署发布的报告显示,人类每年生产的塑料超过4.3亿吨,其中2/3为短期使用产品,很快就会变成垃圾。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今年5月发布的报告《切断根源:全世界如何终结塑料污染,创造循环经济》指出,如果延迟5年实施可能会导致截至2040年塑料污染增加8000万公吨,塑料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可能占全球排放量的19%。

经合组织去年发布的《全球塑料展望:到2060年的政策情景》报告也警告称,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与2019年相比,2060年全球塑料将增加近两倍,由4.6亿吨增至12.31亿吨,而塑料垃圾也将以同样的比例增加,从3.53亿吨增至10.14亿吨。且有一半塑料垃圾将进入陆地填埋场,不足1/5可被回收。

近年来,全世界不少国家出台了相关法规和措施来遏制本国或地区塑料制品的使用。但是,由于缺乏全球政府间协作,以及商业层面的系统性变革,此类努力所取得的成果往往较为有限。

为此,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切断根源》报告中强调,各国在利用现有塑料治理技术的基础上,需要采取积极市场举措和政策导向。为此,该报告呼吁进行“再利用、再循环、重新定位和产品多样化”等三大市场改革。

此外,报告强调,国际商定的政策可以帮助克服国家规划和商业行动的局限性,维持繁荣的全球循环塑料经济,释放商业机会并创造就业机会。

点击下载PDF

504

点击量

0

下载量

2023年, 第6期
刊出日期:2023.6
单月刊,1984年创刊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

杂志订购热线

010-620671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