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是新一轮技术革命的集大成者,是新生产力的集中呈现。从全球来看,数字经济增速远高于经济整体增速,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根据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BEA)数据,2012—2020年,美国数字经济实际增加值年均增长6.3%,远高于GDP整体增速。2012—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由11万亿元增至超50万亿元,年均增速高达15.9%,高于同期GDP增速9个百分点。
石油石化行业是数字转型的主战场,行业全价值链条长,数字技术将会全方位渗透其全过程、全环节,实现能源流、信息流、价值流的“三流合一”,促进数字化和绿色化的产业融合,为行业升级奠定基础。专家表示,石油石化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石油石化企业的必由之路,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能源领域创新高地的重要举措,需要高度重视价值体系优化和创新重构、集成创新、数据资产化建设、数字化转型场景落地、网络安全等多个方面。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探索符合油田自身发展的“智慧路径”,按照“集中监控、统一指挥、专业化运维”设计理念,建立“1主控+4分控”集中指挥平台,形成“可视化监督、智能化分析、科学化决策、系统化指挥”的一体化生产体系。通过充分释放数字经济“倍增效应”,油田全面实现业务平台化目标,从而推动油气业务模式创新和管理模式变革。伴随着物联网进程加速,油田也紧锣密鼓推进组织体系优化提升,2021年率先完成企业本部“三定”,实现内设机构、编制定员和基层领导人员职数压减“3个20%”,管理效能与运行效率进一步提升。2022年,油田持续强化机构编制与效益联动,区分不同业务板块发展定位、盈利与亏损,差异化核定二级单位机构总量与编制定员,压减三级机构111个、基层领导人员职数551个。
数字技术是有效提高生产率、实现经营业绩可持续增长的关键。数字化转型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生产流程自动化、工艺自动化和设备自动化,从而大大减少人力和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数字化转型还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监控和优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通过构建“大岗位”劳动组织模式,辽河油田在专业化班组内部设置综合性岗位,岗位类别由“多样”转变为“复合”,工作内容由“单一”拓展为“全面”,为复合型岗位人才队伍建设奠定基础。通过数字化生产运行模式下的试点运行,精细核定新型采油管理区作业区的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油田欢采厂欢07站用工总量从136人减至38人。依托油气物联网建设,这个站依然管理着原来的110余口油井,实现了一个新型班站接替一个传统采油作业区的蜕变。
《基于数字化的新型采油管理区作业区建设创新实践》案例说明,高质量发展需要充分释放数字经济的“倍增效应”。数字经济是新一轮技术革命的集大成者,是新生产力的集中呈现。从作用机理来看,数据的倍增带来要素投入的增加,算力、算法的倍增提升要素投入产出效率,数据、算力和算法的融合加速数字经济产出,进而发挥了数字技术对企业经营发展的放大、叠加和倍增效应。
对传统石油企业而言,以数据算力突破实现产出转换“加速”,带动效率变革;以数字技术迭代实现创新“赋能”,催生动力变革;以数字赋能融合实现产业“蝶变”,加速质量变革,将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现实路径和必然趋势。企业要把握实体经济和产业数字化发展需求,加快推动数实融合发展,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战略,加快“上云用数赋智”进程,加速数字技术在石油全产业链各环节中的应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数据、技术、场景、应用深度融合,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形成面向未来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

414
点击量
0
下载量

刊出日期:2023.8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