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自然资源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2022年度全国矿产资源储量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已有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的163个矿种中,近四成储量上升。
深地深海和页岩气勘探实现新突破
根据2022年度全国矿产资源储量统计数据,在油气矿产方面,2022年我国剩余技术可采储量均有不同幅度增长,其中石油同比增长3.2%,天然气同比增长3.6%,页岩气同比增长3%,煤层气与去年基本持平。2022年度有3个油气田新增石油储量规模达到大型,分别为塔里木盆地的富满油田、河套盆地的巴彦油田和渤海湾海域的渤中26—6油田;有6个油气田新增天然气储量规模达到大型,分别为四川盆地的天府气田、蓬莱气田,鄂尔多斯盆地的苏里格气田、青石峁气田,塔里木盆地的顺北油田和琼东南盆地的宝岛21—1气田。
2022年我国深地深海和页岩气勘探均获得新突破。在深地勘探方面,塔里木盆地分布有我国最大超深海相碳酸盐岩油气田,具有超深、超高温、超高压等特点,通过创新建立断裂控储成藏地质理论,强化工程技术攻关,高效建成富满、顺北等大型油气田,突破超深层效益勘探开发极限。富满油田(埋深7500—8500米)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81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1812亿立方米。2022年,富东1井奥陶系断控高能滩勘探获重大突破,试获日产气40.5万立方米、油21.4立方米高产油气流。全年油气产量达到328万吨,成为我国深地领域上产速度最快油田。顺北油气田(埋深7300—9000米)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5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1417亿立方米。2022年,7口探井试获千吨高产,累计千吨井20口,落实了两个亿吨级油气富集带,新增油气探明储量5760万吨、1226亿立方米。全年原油产量118.9万吨、天然气产量16.2亿立方米,成为我国第一个以“深地工程”命名的油气项目,被誉为“深地一号”。
在深海油气勘探方面,随着水深超过1500米的“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投产,我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能力全面进入“深水时代”。2022年,深海区域地质研究、油气田开发、装备建造、钻完井技术体系以及配套作业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实现了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新突破,基本具备了深海油气勘探开发全产业链的技术和装备能力。宝岛21—1新增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518亿立方米,最大作业水深超过1500米,完钻井深超过5000米,挺进深层,成为继“深海一号”之后首个深水深层大型整装天然气田。开平—顺德新凹陷新增探明储量超3000万吨,实现深海原油战略性勘探突破。我国首个深水自营油田群流花16—2油田群全面投产,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一号”顺利投用,世界首次形成深水钻井新型防台风应急技术,我国首套国产深水油井水下采油树成功投用,“深海一号”二期工程加快开发建设。深水油气成为我国油气产量重要的增长极。
在页岩气勘探方面,2022年,川南寒武系筇竹寺组页岩气和吴家坪组页岩气新层系新领域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开辟了四川盆地页岩气规模增储新阵地,探明了深层整装綦江页岩气田。涪陵、长宁—威远和昭通国家级海相页岩气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通过采取多层立体开发模式大幅度提高采收率,其中涪陵焦石坝区块两层立体开发调整采收率从12.6%提高到23.3%,实现了采收率整体翻番,三层立体开发评价取得积极进展,同时加强精细管理控制老井递减,井间加密、重复压裂等精准施策提高储量动用程度。拓展评价长宁北部常压区、威远次核心区以夯实稳产基础,努力保持中深层页岩气产量规模稳定,泸州、威荣、渝西等深层页岩气建产工程全面展开。
锂矿探明储量大幅增长
在非油气矿产方面,锂、钴、镍等战略性新兴矿产储量分别同比增加57%、14.5%和3%;铜、铅、锌等大宗矿产储量分别同比增加16.7%、7.1%和4.2%;铍、锗、镓等稀有金属储量分别同比增加11.7%、7.9%和16.5%;金矿同比增加5.5%;非金属中,普通萤石、晶质石墨同比增加27.8%和3.5%。
2022年度统计数据表明,江西锂矿储量超过青海和四川,居全国第一,占全国总量的40%。2022年度全国锂矿储量增量也主要在江西,占增量的94.5%,来自江西宜春市的两座锂矿山。
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司司长薄志平在发布会上说,锂被誉为绿色能源金属和“白色石油”,广泛应用于储能、化工、医药、冶金、电子工业等领域。随着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和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锂资源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各国高度关注锂资源供应安全,纷纷将之列入关键矿产目录。全球锂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阿根廷、玻利维亚、智利、澳大利亚、中国和美国等国。我国锂矿种类丰富,有盐湖卤水锂矿、锂辉石矿和锂云母矿,但总体品位较低,优质锂资源较少。主要分布在江西、青海、四川和西藏等4省(区),河南和新疆也有少量分布。
薄志平表示,宜春锂矿床类型主要为锂云母型,多为低品位含锂的陶瓷土矿。由于覆盖层薄,大多采用露天方式开采。随着锂云母提锂技术提升,成本大幅下降,同时锂电新能源产业兴起对锂矿的需求也上涨,市场开发意愿大幅增强,宜春的锂矿在国内快速释放锂资源供给增量方面优势明显。但是随着含锂的陶瓷土矿开发利用规模快速增长,长石粉和锂渣的产出量将大量增长,科学处置、综合利用长石粉和锂渣已成为当地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需要特别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465
点击量
0
下载量

刊出日期:2023.8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