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利润池”渗漏点:在横向比较中发现差距

作者: | 作者单位:

随着汽车越来越普及,人们围绕“轮子”这个“文明加速器”所做的文章越来越精彩,加油站业务越来越重要,其演绎的增值服务更是异彩纷呈。

美国是世界上加油站开展非油品业务最早的国家之一,在各种非油品销售组合发展过程中,便利店逐步发展成大多数加油站采取的组合模式。在美国的16.8万座加油站中,有11万座设有便利店,约占65.5%,还有9000家大型超市设在加油站服务区。美国非油品销售常见的组合有:加油站+便利店、加油站+便利店+快餐店、加油站+汽车维护、加油站+便利店+汽车维护等。便利店是大多数加油站采用的组合模式。

大部分美国加油站的利润主要来自便利店经营而不是油品销售,非油品业务已成为加油站总利润的主要来源。根据美国石油协会(API)数据,美国加油站油品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60%,而形成的利润却只占总利润的30%—40%;便利店销售收入只占总收入的30%—40%,形成的利润却占总利润的55%—65%。

欧洲非油品业务起步稍晚于美国,大约从上世纪7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从上世纪末开始,欧洲加油站总量一直处于下降趋势,逐步向集团化、连锁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欧洲加油站经营形式多种多样,总体分为石油公司品牌经营和社会经营两大类。普遍以自主加油为主,赢利点逐步向服务业务转移。

目前,欧洲国家80%以上的加油站开设了便利店业务,非油品收入通常占到总销售收入的30%—40%,利润占到总利润的40%—50%,而且比例还在呈现进一步上升的趋势。因此,开展非油品业务成为满足顾客需求多样性、提升加油盈利能力的重要手段。

image.png

在欧洲,一些石油公司的成品油主要由代理商销售,例如大型零售商Tesco就是Gulf、Texaco,以及bp等石油公司成品油业务的主要代理。埃索ESSO拥有一部分自营加油站,但像Tesco、Asda、Sainsbury这类大型零售商可以获得埃索ESSO的特许,在加油站开设小型超市。而在离城市较远的公路旁边,加油站成为提供综合服务的服务站。服务站不仅有便利店,还有高档餐厅、咖啡厅甚至旅馆。bp在法国的加油站全部开设了便利店业务,其利润占到总利润的68%以上。在法国巴黎,bp咖啡已有相当的知名度,不少人就是为了喝bp咖啡而来加油站顺便加油的。道达尔公司的情况也大体如此。加油站非油品业务发展在国外已进入成熟阶段。bp、道达尔、壳牌等石油公司在欧洲开展非油业务的加油站占总数的85%,美国开设便利店的加油站也占到总数的80%,近年来对加油站毛利率的贡献率稳定在66%。实践证明,延伸加油站非油品业务是将利润增长点向主业外转移的成功模式。

经过10多年的跨越式发展,国内两大石油央企非油品零售业务取得了长足进步,已逐渐形成一种独立的“加油站经济”现象。但与欧美成熟的加油站非油品业务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本刊选取了北美、欧洲和亚洲的美国、德国、日本等有公开非油品零售数据的国家,以便利店数量、单店平均营业面积、单店客流量、单店非油年销售额、毛利率和利润率、单店每平米效率和人均劳动效率等数据,与国内企业相关业务数据进行比较。

根据商务部数据,截至2020年底,美国加油站便利店为116520个,平均单店面积268平方米,单店客流量为1023人,单店非油年销售额为1242万元,毛利率和利润率为31.4%和1.62%,单店每平米效率和人均劳动效率为4.8%和204元/日。按相同数据排列,德国分别为3872个、169平方米、935人、2592万元、30.7%和1.82%、3.9%和195元/日;日本分别为39173个、102平方米、1520人、1553万元、28.8%和1.42%、12%和1610元/日;中国分别为65428个、82平方米、423人、223万元、26.2%和1.1%、2.6%和34元/日。

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美国、德国、日本加油站便利店占加油站总数比例分别为70.5%、87.9%、92.1%,而我国这一数字是68.4%。客观地说,对于加油站非油业务起步仅有15年左右时间的中国石油企业而言,加油站便利店在数量方面并不逊色于欧美国家,单店商品毛利率和利润率也大体相同,主要差距出现在单店非油年销售额、单店每平米效率和人均劳动效率等方面。尤其是在单店非油年销售上,我们仅为美国的18%、德国的8.6%、日本的14%。由于单店非油年销售较低,直接影响了单店每平米效率和人均劳动效率。

了解和掌握了欧美国家石油公司非油业务构成及其分布现状,就可以将我国石油企业非油业务薄弱环节放在价值链上观察分析,旨在找到影响利润池蓄水功能的地方,并通过利润池平移形成新的利润中心。

与一般零售商店不同,传统加油场景上拥有前庭和便利店双闭环,60%客户加油不进便利店。这样就会导致两个痛点,一个是用户痛点:人车分离、排队拥堵、支付繁琐、油品价格与质量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另一个是加油站痛点:获新客难、老客户留存低、高峰期运营低效、而低峰期资源闲置、非油品销售差等问题。在汽车后服务市场有一个“1∶8”法则,就是说因拥有汽车而产生的生活、旅游、购物等衍生消费相当于汽车原始购买价值的8倍。但在我国加油站+商圈中,这种潜在商机并没有体现出来。两大石油央企通过新建、租赁、收购、联营、参股等多种形式加快加油网点布局,但网点数量的扩张与市场控制能力并不成正比关系。从发展看,加油站经济必将从网络营销向零售营销方向转变,从广度向深度发展。形成一定规模的零售网络,仅仅是获得市场竞争力的第一步,因为对零售市场的控制力,不仅仅取决于规模,更关键的是质量。非油品零售企业只有建立起一个以便利店数量为横坐标,以质量为纵坐标的坐标系,才能较为准确地反映其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虽然我国国有石油企业加油站便利店超过5万座,但单店非油年销售额、单店每平米效率和人均劳动效率等指标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投入和收益不成正比。

点击下载PDF

422

点击量

0

下载量

2023年, 第8期
刊出日期:2023.8
单月刊,1984年创刊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

杂志订购热线

010-620671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