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化作为新中国的化工长子,作为中国石油下属的炼化企业,在70多年的发展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构建了“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根、以吉化优良传统和作风为干、以基层文化建设为枝、以员工素质提高为叶”的“一主多元型”企业文化框架体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政治优势、文化优势和基础管理优势,保障企业发展行稳致远。
近年来,吉化深入贯彻落实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文化引领战略部署,充分发挥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的作用,在守正创新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实力吉化、活力吉化、美丽吉化,奋进‘第一方阵’‘领军企业’”的吉化愿景,“肩负起‘新中国化工长子’的时代重任”的吉化使命,“向上向善、崇真尚实、和合共生”的吉化价值观,“背山精神”“麻袋毛精神”“矛盾乐精神”“登天精神”吉化“四种精神”等符合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吉化文化,引领吉化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阔步前进。
在长期的文化建设实践中,我们感悟到,基层文化建设特别是班组文化建设是推进企业文化落地的最佳路径。为此,我们把企业文化建设的重心放在基层,通过采取一系列创新举措,不断筑牢车间班组文化根基。全公司的各基层车间、基层班组,基本做到了“一个车间一个品牌,一个班组一个特色,一个岗位一个亮点”,实现了企业文化在统一框架下百花齐放。
一、加强党的领导,把牢班组文化建设方向
吉化始终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以党的建设引领和推动基层文化建设,以党和国家的理想信念引领企业和员工的价值追求,将企业文化建设与党建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不断把牢班组文化的建设方向。
1. 加强思想引领。公司党委始终坚持党的思想理论引领企业文化的创新发展方向,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必修课”,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武装干部员工头脑,深入开展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再学习再教育实践活动,将班组文化建设与生产经营管理紧密结合,丰富班组文化建设的新时代内涵。如电石厂党委在醇醚、氯碱装置实施市场化改革过程中,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主题党日分享交流等形式,以思想破冰推进文化创新,引导干部员工解放思想、解决问题,争做改革发展的支持者、参与者、贡献者,“封闭僵化的老路无法走到终点”“坐而议不如立而行”等新理念应运而生,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实现了改革工作平稳有序推进。
2. 加强组织管理。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党委把关企业文化建设战略布局和总体谋划,不断完善工厂党委、车间党支部两级文化建设组织体系和党政协同推进机制,明确两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是企业文化建设“第一责任人”,落实党委、党支部班子其他成员“一岗双责”责任,全面推动班组与党小组“两组合一”,班长(党小组长)是班组文化建设的第一责任人,从而形成了班组文化建设的工作合力。合成树脂厂党委将登天文化和班组文化建设纳入党支部考核评价体系,并将其作为党支部书记抓基层建设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样做为“做中国最好的ABS”在班组落地提供了组织和机制保障。
3. 加强工作推动。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基层,深入实践,不断完善基层文化建设推进机制,推动基层文化建设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发展。针对基层文化传承建设中存在认知不到位、理念不落地、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借鉴和运用体系管理、对标管理、开放式管理的思想,构建了“年初体系评价,年中示范推进,年末评先选优”的“三段式”推进机制。通过专家评价、典型示范、评先选优,促进了班组文化建设亮点纷呈,呈现出车间有品牌、班组有特色、岗位有亮点的生动局面。
二、把握班组文化定位,凝练班组文化鲜明特色
班组是企业管理的最基本单元,班组文化建设必须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找准“执行操作层”的定位,在班组生产实践中形成班组文化、提升班组管理。
1. 承接文化根脉,建设接地气、有特色的班组文化体系。在班组文化建设中,注重处理好主文化与子文化的关系,始终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吉化“四种精神”、吉化优良传统作为文化之根,在传承的基础上,结合班组特点创新班组文化理念,既体现中国石油和吉化的共性文化,又具有符合班组团队气质的个性理念。如炼油厂延迟焦化车间除焦班组的理念是“水加压力能除焦,人加压力能进步”,碳纤维厂纺丝车间化工二班的理念是“丝丝坚韧、轴轴融情”,电石厂仪表车间仪表班的理念是“仪表维护,零点做起;生产服务,打满量程”。这些文化理念承上启下,由班组员工共同研究提炼,是班组管理思想的精华,表达了每名员工的心声,承载着大家共同的愿望,引领班组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在此基础上,我们采用系统化、体系化的思维,组织各班组开展“六个一”工程建设,旨在形成一个完整的班组文化体系,包括“一个理念、一个愿景、一套制度、一套管理方法、一块展示阵地、一批典型故事”。
2. 发扬优良传统,打造有底蕴、有传承的班组文化。在班组文化建设上,明确定位班组承担着车间最核心的生产操作任务,始终把工作的落脚点放在班组,把班组建设成为安全环保、成本质量、技能作风的坚强基石。坚持执行岗位责任制、安全生产、巡回检查、经济核算、设备维护、质量检查、岗位练兵、交接班“八大制度”,做到任务落实到班组、经济核算到班组、量化考核到班组、民主管理到班组。坚持岗位操作记录仿宋化40年不走样,通过一笔一划的训练养成,不断锤炼干部员工的思想作风,形成精细、认真的良好习惯。坚持“沟见底、轴见光、设备见本色”的现场工作标准,培养班组员工“一平、二净、三见、四无” 的清洁文明生产行为规范。坚持“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工作有标准、办事有程序、事后有考核”的管理要求,发扬和光大了吉化的基础管理优势。
3. 融入班组管理,引领有活力、规范化的创建活动。在班组文化建设上,注重以车间中心工作为导向,结合“五型”班组创建,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在学习型班组创建上,以“精心监盘、精细巡检、精准操作”为标准,搭建“岗位练兵台”,深化“岗位传帮带”;在安全型班组创建上,以“安全压倒一切,一切服从安全”为准绳,守住“零事故”“零疫情”底线,推动作业安全网格化、遵章守纪网格化、员工健康网格化,努力消除安全及健康风险;在清洁型班组创建方面,以“不让一滴污油、废渣落地,不让一立超标废气上天,不让一滴超标废水入江”的环保理念为指引,争当保卫生态环境的好员工,养成规范管理的好习惯,将班组建成生态环保的坚强堡垒;在节约型班组创建上,把“麻袋毛精神”体现在坚持成本导向、提质增效上,严格工艺纪律,加强工艺调优,强化节能节水,全面完成提质增效任务指标;在和谐型班组创建上,以做深做细做实员工日常思想工作为目的,建强思想工作阵地、建强温暖关爱阵地、建强班组文化阵地。通过文化引领,实现了“五型”班组建设提档升级。
三、发挥主体作用,凝聚班组文化建设合力
班组长、共产党员、先进典型和能人骨干是班组文化建设必须依靠的中坚力量,在吉化班组文化建设中发挥了领军、先锋、示范和骨干作用。
1. 发挥班长带动作用。班长作为“兵头将尾”,在班组文化建设中,以身作则告诉员工公司提倡什么,员工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锤炼扎实过硬的班风;发挥班组员工的积极性,集思广益研究提炼班组理念、班组愿景,总结班组科学管理方法等,让班组文化建设发自于员工,达成思想共识,形成文化自觉,凝聚强大精神力量。化肥厂丁辛醇车间化工二班原班长丛强注重加强班组文化建设,提出“人人发挥能动性,班组就是动车组”的建班理念,狠抓员工培训和岗位操作,班组连续多年实现安全生产无事故,被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命名为“丛强班”。
2. 发挥党员先锋作用。注重发挥党员在班组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率先垂范宣传、践行班组文化。结合党员责任区、党员好管家等党建活动,广大党员在班组工作和日常活动中,积极争当企业文化的宣传员,争当践行吉化“四种精神”和“严细实快”作风的先锋。吉林市突发疫情期间,公司果断实行封闭运行管理,各单位一线班组的党员都主动驻厂坚守,在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大战大考中打头阵、作表率,彰显了勇于担当、牢记责任的“背山精神”。
3. 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始终坚持把选树培养和宣传先进典型作为班组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式,以先进典型体现吉化“四种精神”和吉化作风,以先进典型带动队伍建设。公司连续多年开展“四种精神”在我手中主题实践活动,公司、工厂、车间、班组每年评选一批“四种精神”红旗手,每个车间班组都有传承和弘扬吉化“四种精神”的典型人物和感人故事,为吉化“四种精神”代代有传人薪火永相传打下了深厚的基层基础。炼油厂加氢一车间操作工李艳是公司“四种精神”红旗手,她将20多年的一线生产经验凝结成“李艳工作法”,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2022年被选为党的二十大代表,光荣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4. 发挥能人骨干作用。在班组文化“六个一”工程建设中,基层员工积极参与,发挥聪明才智和特殊才干,创作出许许多多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班组文化展示作品。动力二厂机炉车间汽机三班毕永升动手制作了“四种精神”创始人雕像,将吉化人坚毅、果敢的精神特质表现得淋漓尽致;合成树脂厂第二ABS车间化工二班曲翀用工厂生产的ABS产品粘贴了20余幅工艺品画,悬挂在生产现场,用工艺品画讲述吉化人艰难研发生产中国自主ABS品牌的故事;化肥厂水汽车间班组员工冯立军手绘了20幅优秀员工的肖像素描,配上接地气的员工故事,典型人物示范阵地别具一格、典型故事深入人心。很多员工还创作了书法、绘画、十字绣等作品,充分展示了班组员工的精神风貌,进一步焕发了员工的价值感、幸福感、归属感。
四、推动价值转化,彰显班组文化巨大力量
发展依靠员工、发展为了员工、发展成果与员工共享,吉化始终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员工利益作为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班组文化建设为依托,促进企业、社会和员工的价值提升,打造全体员工实现全面发展的幸福家园。
1. 促进员工与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吉化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员工群众办企业,大力倡导“吉化光荣我光荣,我为吉化争光荣”“吉化增益我受益,我为吉化创效益”的共同体理念,促进广大员工的工作热情持续迸发。以班组为土壤,坚持70年开展群众性技术攻关,坚持70年开展群众性劳动竞赛,坚持70年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坚持厂务公开和班组民主管理制度,坚持打造员工与企业命运共同体,形成了“厂荣我荣,厂衰我耻”“想主人事、说主人话、干主人活、尽主人责”“与企业共谋生存、与企业合力发展、与企业同创价值”等一批优秀文化理念,使员工和企业做到了“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2. 促进员工勇担社会责任。在班组文化建设实践中,始终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班组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通过强化班组员工思想教育和文化引导,使班组成为国有企业勇担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的“小分队”,成为弘扬吉化精神、讲好吉化故事、展现吉化形象的“宣传班”。多年来,在履行社会责任、助力公益事业、开展志愿服务等方面,吉化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班组典型和员工代表:染料厂苯酚车间员工刘玉,被中宣部命名为首批“全国50位岗位学雷锋标兵”之一;质量检验中心环保污水班被评为第三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电石厂员工魏少志成为吉林省第139例(全国第14423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来自班组一线的钟云侠、何伟亮、刘富中、崔雷等百余名吉化员工,先后获得吉林省道德模范、吉林好人、江城好人等荣誉称号,在发挥榜样引领作用的同时,为企业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3. 促进员工全面发展。吉化公司一直将班组文化建设与构筑员工成长成才通道紧密结合,努力为员工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公司、工厂每年重点倾向班组一线评选劳动模范、优秀员工、“四种精神”红旗手等典型人物。这些典型人物包括高彦峰、李永翔、薛兰茁等“一班三劳模”的“钳工三杰”,中国石油首个以班组长名字命名的班组“丛强班”,以及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的“周军班”等。“十三五”以来,先后有12名班组员工获得国家、省部级荣誉,拥有集团公司技能专家7人,公司级各类技能专家、首席技师、高级技师超过780人。与此同时,积极为班组员工搭建创新创造平台,突出党建、文化“双引领”,在实践中大力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吉化“四种精神”,有效创造了员工队伍建功立业的全面发展平台。

472
点击量
0
下载量

刊出日期:2024.04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