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云南石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石化)具有产业集约化、机构扁平化、人员精干化的特点,在管理层级高度压缩、生产运行集约化管理的同时,存在横向管理难度加大、对管理人员综合管理素质要求高等问题。特别是运行初期底子薄、文化传承深度不够、机制运行不够科学,传统的工作机制和企业发展不相适应,固有的工作程序、流程设置等不适应扁平化管理运行机制;受定员编制限制,基层党务人员数量、经验不足,工作方式方法不多。为全面贯彻落实好集团公司党组工作部署,推动党建工作有序开展,云南石化强化顶层设计,结合组织机构改革,合理设置基层党组织,积极打造符合扁平化管理的党建工作模式,着力推进基层党的建设、促进基层党建“三基本”建设与“三基”工作有机融合。
一、明确“三个注重”,强化“三个坚持”,把牢党组织建设方向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组织机构扁平化模式下,公司党委明确以发挥党组织作用为核心,从“人”“物”(方式方法)两个层面着手加强党组织建设,坚持做到“三个注重”“三个坚持”,积极完善党组织设置,探索科学工作机制,着力建强基层党组织。注重适应性,适应扁平化模式特点,在机构上、人员上保持一致性,能够应对企业结构和组织形式调整。注重覆盖性,党组织覆盖整个企业,包括各个层级和部门,有组织机构的地方就要有党组织,做到机构全覆盖、党员全覆盖。注重有效性,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便于各项工作的推进落实,提高党组织的执行力和影响力。坚持“四对接”“四同步”原则,组织机构与党组织同步设置,相关制度同步建立,工作流程、工作人员同步配备,党政工作同步安排、同步开展、同步考核。坚持配齐配全原则,人员力量配备与管理范围、人数相匹配,分工合作相结合,完善党组织人员配备,增强党组织功能。坚持“两组”融合原则,将党建工作延伸到党组织神经末梢,促进工作在基层落实,推动基层党建“三基本”建设与“三基”工作有机融合。
二、坚持同步同频,配套建立党组织,完善基层组织功能
针对新企业新机制,破除公司党委、基层党委、基层支部的固有模式,根据公司扁平化两级组织机构设置、业务性质等实际,建立了“公司党委—基层党支部”两级组织管理架构。坚持应建必建,结合各单位职能及机构设置情况,将职能相近,体量较小,党员人数较少支部进行合并,将机关附属机构并入机关职能单位党支部管理,职能管理与党支部管理工作同时双轨运行,强化党建管理工作流程的顺畅性,以此保障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成立公司党委后,对人数较多的6个单位成立党总支;对机关部门党员人数少、工作性质相近、业务有交叉的部门和单位成立4个联合党支部;对其他6个机关部门、3个基层单位成立独立党支部,在特殊时期,形成特色的党组织设置形式。坚持动态调整,针对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为全面发挥党组织功能,推进工作有效开展,结合形势任务发展,采取针对性的调整优化,及时撤销党总支部和联合党支部,成立23个独立党支部,并根据企业组织架构调整变化不断优化,固化了“公司党委—基层党支部”两级组织管理架构,做到了组织机构全覆盖、党员全覆盖,减少了管理层级,实现了公司党委对基层党支部直接部署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科学调整设置,强化动态管理,发挥班子整体效能
坚持便于工作开展、便于管理原则,科学设置党支部委员职数,确保各项工作全面覆盖、有效落实。坚持党政交叉任职,积极推进“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坚持行政领导同步任党组织领导,行政领导班子与党支部领导班子基本一致,对领导职数少的党支部,增选优秀党员骨干任支部委员,强化党组织的领导职能,促进党的工作向各个领域延伸,以此确保支部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坚持科学调整委员职数,综合考虑党员人数,合理设置委员职数,针对大多数20名党员以内的党支部,考虑工作统筹性,设置支部委员3名,并形成固化模式,确保了组织、宣传、纪检、群工等工作全覆盖,各项工作有人管;党建工作运行步入正轨后,考虑到基层单位生产经营任务较重、党支部党建基础相对薄弱、青年员工较多等实际,按照“党建带工建、带团建”一体化管理的思路,对党员人数较多的六个基层党支部支部委员调整为7人,有效整合资源,促进群团工作有效开展。坚持配齐配全原则,做到人员力量配备与管理范围、人数相匹配,完善党组织工作人员,选优配强党组织委员会。一方面对各党支部班子情况进行摸底,根据支部情况配全配齐支部领导班子,针对部分单位支委工作职务调整等情况及时进行调整、补充支委委员,不断优化党务干部队伍结构;另一方面充实基层党建工作力量,配备综合管理岗,确保党建工作能够在基层落地生根。坚持“一岗双责”清单化,通过年初组织编制支部委员“一岗双责”清单,分别将行政工作、党务任务逐一列表,将支部工作职责细化到具体人员,强化督促落实,保证党建工作责任和行政管理责任同步明确、同步推进。
四、强化顶层设计,坚持“一体化统筹”,创新党建工作模式
针对基层支部人员少、经验不足、创新工作能力欠缺等实际,发挥机关部门人员优势,做到“四个统筹”,由机关职能部门做好整体设计,基层支部执行落实。公司党委注重顶层设计,科学谋划布局,每年统筹公司生产经营、党建工作,把党建工作开展与落实集团公司“十四五”规划、人才强企工程、安全环保、提质增效等各项工作有机结合,做到党政工作同步部署、同步开展、同频共振。统筹年度工作节奏,科学谋划“三基本”建设、党史学习教育、庆祝建党100周年、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教育等重点工作,保证上级要求及公司重点任务统筹推进。科学谋划宣传教育、岗位实践、党风廉政、企业文化、群团建设等各项活动,最大限度合并相同或相似工作,创新载体,一体化开展,明确每项活动的要求,既突出主题,又各有侧重,汇聚合力提升工作质效,促进了“三基本”建设与“三基”工作深度融合。每年结合党建重点工作,组织制定“责任、任务、考核”“三个清单”,量化具体工作,逐项明确任务、要求、责任人,压担子、定目标、促落实,使党建工作从“软指标”变成“硬约束”,形成履责考责、问责追责完整闭环,推动各级党组织及班子成员把党建责任抓在手上、扛在肩上,一级一级抓落实。
五、推进“两组”融合,推动从严治党向纵深延伸,促进基层党建“三基本”建设与“三基”工作有机融合
坚持以班组为依托,将基层党支部党小组工作与班组管理融合,党建工作延伸到生产组织管理单元最末端,找准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在公司基层的有效结合点,推进基层党建“三基本”与“三基”工作有机融合。坚持“两组”交叉覆盖,为避免基层党建与生产经营“两层皮”,各党支部建全“微堡垒”,以三种方式设置党小组,打通“组织架构关”,将党组织体系延伸嵌入基层管理单元。人数较多、业务相对独立的单一班组,以现有班组为基础建立党小组,实施“点式融合”;人员较少、工作性质和时间相同的多个班组,横跨多个班组建立党小组,实施“链式融合”;作业时间、工作性质和管理水平不同且分布零散班组,覆盖多个班组建立党小组,实施“星式融合”,打通“微循环”,贯通基层党建“大脉络”。坚持配齐配强小组长,“点式融合党小组”,党小组长即是班长,一体行使党组织功能与管理职能;“链式融合党小组”,从各横班班长中选拔政治素养、业务能力、群众威望较高者担任党小组长,赋予党小组长协助班长、协同监管所有班组的权力,确保各班组同步提升;“星式融合党小组”,从所辖班组中优选劳模标兵、技师骨干或党员干部担任党小组长,有针对性地帮扶带动后进班组找短板定措施促整改求提升。坚持“一组一策”,组织各支部结合小组制定管理清单,涵盖生产运行、设备管理、安全环保、提质增效、技能培训,党小组与所辖班组共谋落实措施,党员、骨干带头查找短板、带头促进管理提升,促进融合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效。
六、坚持“两同于”,强化共建共管,推动外包人员作用发挥
针对公司业务外包实际,按照“两同于”原则,坚持“组织融合、工作融合、文化融合”,做到“同心同向同力”,推动“共同组织理论学习、共同开展岗位练兵、共同推进创新实践、共同研究技术难题、共同谋划长远发展”,打造和谐共进的氛围。坚持组织联建,遇到急难险重任务,一起研究对策、商量措施,形成目标一致、行动一致、一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各党支部要及时指导协助外包用工单位做好新进人员录用、积极分子培养、党员学习教育等工作。坚持党员联管,依托业务结对实现“党员联管”,组织相关党支部,与外包用工党支部创新联合开展“三会一课”、岗位实践等活动,定期开展思想动态调研,妥善处理外包用工党员合理诉求,注重在外包用工中选树先进典型、评比先进,让外包用工党员有“组织大家庭”的归属感。坚持活动联办,通过“主题党日+”载体落实“活动联办”, 联合开展党员责任区、示范岗、党员志愿服务队、突击队,打造党员共建林,组织外包党员深度参与支撑主业核心的能力建设、安全建设、改革创新、技术攻关、应急抢险等工作,发挥了“1+1>2”的效能。
在探索实践中认识到,基层党组织设置必须以作用发挥为核心,坚持动态调整、合理优化,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发挥组织联动作用,才能有效推进党建工作向基层延伸,不断提升党建工作质量。

385
点击量
0
下载量

刊出日期:2024.04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