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以现场管理大整治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作者:谭湛琪 |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兰州石化中陆集团三叶公司

摘 要:近年来,企业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十分突出,安全管理工作难度大、不可控因素多。如何保持企业持续稳定发展,杜绝安全事故发生,是摆在安全管理者面前的一项长期任务。文章通过探讨企业安全管理提升的内涵,归纳分析企业现场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探索与实践持续深化现场管理大整治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整体水平的有效途径,以期为全面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主题词:现场管理大整治;提升;企业;安全管理

一、前言 

企业安全管理提升是指为了保证企业实现自身目标,管理者采取的一系列决定企业长期有效、安全运行的执行过程。开展现场管理大整治工作,对努力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整体水平,避免安全管理领域发生各类安全事故,有效减少各类安全隐患,显得尤为重要。 

image.png

二、现场大整治工作在提升企业安全管理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安全环境意识薄弱 

企业员工安全环境意识薄弱的问题十分突出,从目前企业现场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来看,与企业员工安全环境知识欠缺,平时在工作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安全环境习惯有关。主要表现为员工的习惯性违章,很多员工在意识上不太重视,对于一些对安全有直接影响或属于细节性的东西,如不良的操作习惯等视而不见,生产现场,环境卫生差,安全设施不完善、工作环境凌乱等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情况时有发生。

(二)安全管理标准不规范 

安全管理标准不规范,是企业现场安全管理方面的主要问题之一,管理负责人对员工安全管理制度的培训不足,缺乏建立长效的安全管理机制,缺乏从严管理,扎实管理的基础能力。专业安全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缺乏对“低老坏”问题的整治能力,很容易在安全治理、安全事故的预防及应对方面力有不逮,导致增加现场发生安全事故的频率。

(三)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安全管理制度是保障安全生产最基本、最重要的管理制度。安全制度管理的缺失,会导致企业安全事故的不断出现。一些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制度落实不到位,企业负责人没有真正理解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未明确各单位、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生产制度,使员工在工作时经常出现比较随意的情况。还有些企业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工作措施不到位的情况时有发生。

(四)安全行为习惯滞后 

行为养成习惯,员工安全行为习惯滞后,缺少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事故防范和应急知识的学习,很容易导致现场安全事故发生。许多员工安全行为习惯滞后,对单位、车间、班组、岗位的工艺特点、操作规程不够熟悉,在工作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缺少安全意识,很容易出现违章作业,最易引发事故。

image.png

三、持续深化现场管理大整治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一)坚持“三个细化”为提升企业安全管理创新建立机制 

1.细化整治管理 

为了深入贯彻公司《关于常态化专业化标准化网络化开展现场大整治工作的通知》精神,偏铝酸钠车间按照现场大整治专项行动的要求,细化整治管理,排查现场安全隐患,持续推进现场大整治工作常态化。偏铝酸钠车间科学细分整治管理,围绕区域环境卫生、跑冒滴漏、办公区域规格化等进行全面的地毯式摸排,加强对脏乱缺锈、安全防护设施等关键环节进行整治检查。车间组织生产、设备、工艺及各班组成员按照岗位划分责任区域,以管理制度、标准规范、岗检制度为标准,对车间存在的问题症结和薄弱部位进行全面排查,做到整治管理工作专业化。

2.细化工作任务 

为促进安全管理水平整体提升,偏铝酸钠车间积极落实现场管理大整治主体责任,建立网格化管理机制,为认真贯彻公司现场大整治专题会议精神,按照公司《现场大整治专项活动进行升级推进和管理的通知》要求,强化属地监督管理。排查问题隐患,夯实车间安全生产基础,通过划分责任人区域,以问题清单管理的方式,细化专业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职责,压实岗位责任制落实,推动现场管理大整治持续深化和成效巩固。车间结合自身实际,组织员工对安全环保标识破损缺失、受限空间作业管控等问题进行全面摸排,对公司现场管理大整治活动信息简报通报的记录问题进行整改,对属地内警示标识、泵房及周边环境区域卫生进行清理,整治工作做到全方位、全覆盖。

3.细化绩效考核 

偏铝酸钠车间将隐患消除、低老坏问题、区域环境卫生、跑冒滴漏等工作分解量化为具体的可衡量的绩效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的管理人员,形成环环相扣的责任链,确保管理效果最好,效率和效益最优。考核责任人结合专业管理范畴,将整治管理现场工作纳入绩效考核,落实责任检查、专业检查并结合上级部门审核督查一并开展相应整治管理工作,梳理汇总问题、督促限期整治,同时健全考核办法、细化工作方案、将现场大整治管理专项活动情况整理并书面转化成文字形式,与绩效考核相挂钩,全面推进全员绩效考核体系建设。

(二)做好“三个强化”为提升企业安全管理创新筑牢基石 

1.强化安全环境意识 

员工安全环境意识的强化,不是一劳永逸的,要坚持不懈,要与时俱进,要适应现代安全管理发展要求,要通过一系列方法手段的综合运用,强化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其对各种安全隐患保持高度警惕,使员工从“被动安全”到“主动安全”车间通过召开安全培训、安全活动竞赛、安全摄影比赛,开展安全月活动等举措,确保安全意识深入员工内心,使员工自觉遵守安全规则,促使企业的安全生产具有全员的保证和持续的动力。

2.强化安全管理制度 

抓牢安全管理制度的持续完善,避免管理缺位,车间抓牢“一岗双责”制度的落实。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提升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制度意识,细化目标、明确步骤,将安全制度落实到每个岗位,营造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良好氛围,车间在全面识别现场危害因素的基础上,完善现场安全管理责任,严格按照安全责任开展工作,同时维护好安全管理制度的权威,对于违反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惩罚。

3.强化安全习惯培养 

强化安全行为习惯培养,着力构建自我约束。车间结合安全教育的多样性、现实性、及时性、针对性、连续性、对比性、趣味性等特点,强化对员工不安全行为习惯进行教育纠正,教育员工严格按程序操作,按规程作业,杜绝侥幸心理,同时对违反者进行必要的行政处罚。车间认真贯彻执行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标准规范,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对员工持续进行不安全习惯的纠正,直至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三)把握“三个环节”为提升企业安全管理创新注入动力

1.转变管理理念是前提 

突破传统管理理念,牢固树立安全意识,车间将现场大整治工作贯穿于生产建设全过程,贯穿于各个业务板块、各项具体工作之中,车间转变安全管理理念,组织生产、设备、工艺及各班组成员按照岗位划分责任区域,以车间管理制度、标准规范、岗检制度为标准,对存在的问题症结和薄弱部位进行全面排查。对各类设备定期检查维护,及时发现设备潜在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保养维修措施,消除各类设备故障隐患,同时在标准化网络化上下功夫,组织对环境卫生、机泵卫生进行清理,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2.运用科学方法是基础 

面对企业大整治管理的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必须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根据实际情况,车间制定切实可行的“四化”工作内容,将专业内容放入“四化”方案中,并融入周检、月检等检查中。提出科学的安全管理工作方法,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整体能力。专业技术人员运用工作方法,及时发现影响现场管理的低标准问题,迅速分类制定整改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将任务划分到班、责任到人,做到人人有责任、件件有落实、事事有追溯,有效地提升了车间员工参与现场整治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家用行动为美丽工厂建设添砖加瓦,诠释尽责。

3.确保执行到位是关键 

执行力决定现场大整治工作管理的效率。只有抓住人这一核心要素,确保现场大整治工作执行到位,形成发展合力,就能实现企业安全管理的目标。车间领导班子制定详细实施计划,各班组成员间高效沟通,多方位多角度剖析库房在存放、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关键痛点和优势,全体人员齐心协力,明确目标共识,对固体水玻璃结晶物料砸碎重新装袋存放,对机组、机泵及其附属设施的陈年积垢进行了认真清除,加强了设备基础管理,为了使后续生产更加便捷有效。

四、结语 

持续深入现场管理大整治是新形势下企业全面提升管理水平的基础,是企业稳步实现从严管理向精细管理跨越的重要内容,今后,车间将以管理创新为动力,深入落实“四个一”和“四个不放过”工作要求,抓实抓细推进现场整治“四化”标准化管理,持续发挥好主力军作用,主动作为,为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整体水平,全面完成全年生产目标任务做出不懈努力。

点击下载PDF

395

点击量

0

下载量

2023年, 第8期
刊出日期:2023.8
单月刊,1984年创刊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

杂志订购热线

010-620671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