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增强核心功能

作者: | 作者单位:

增强核心功能的提出与明确,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的调整与变化,也是理解增强核心功能怎么看的关键。 

(一)从国企改革发展向国有经济功能再聚焦。新时代10年,国有企业迈出了影响深刻而持久的深化改革步伐。这10年的探索实践表明,国企层面的改革发展为国有经济层面的功能发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载体,国有经济层面的巩固提升也充分体现了国有企业层面改革发展的显著成效,实现了国有企业与国有经济在改革发展中互为表里相互促进。

图片.png

2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张玉卓用“成果辉煌”“任重道远”两个词,来形容央企科技创新的成绩与前景,强调与世界科技强国相比,依然存在不小差距。“我们将准确把握中央企业在我国科技创新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巩固优势、补上短板、紧跟前沿,着力打造创新型国有企业。”他说。

新时代10年,国资央企发生了根本性、转折性、全局性重大变化:

看运行—10年来,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从31.4万亿元增至81万亿元,利润总额从1.3万亿元增至2.6万亿元;2022年营收利润率为6.8%、提高1.8个百分点,年化全员劳动生产率为76.3万元/人、增长84.2%。看结构—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企业先后完成27组49家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国资委新组建、接收13家企业,监管央企数量从116家调整至98家,促进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看创新—10年来,中央企业累计研发经费投入约6.2万亿元,创新平台加快建设,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从高铁飞驰、巨轮远航,到“嫦娥”揽月、北斗组网,再到港珠澳大桥、白鹤滩水电站……一批重大科技成果、重大工程项目惊艳亮相。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提出,为我国能源安全指明方向。在保障能源安全过程中,石油、天然气无疑扮演了重要角色。立足能源资源战略,我国油气生产能力稳步提升。通过持续加大勘探开发力度,2022年全国原油产量达2.04亿吨,10年来连续保持在2亿吨左右水平;2022年天然气产量达到2200亿立方米、连续6年增产超百亿立方米,比2012年增加近1000亿立方米。能源结构深刻调整,能源利用率快速提升。

2012—2022年,我国以能源消费年均3%的增长,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6.5%的增长。在调结构方面,我国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持续下降,清洁能源消费比重不断提升。截至2022年底,我国煤炭消费占比下降至56.2%,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提至25.5%;低碳节能生产改造深入推进,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充电网络不断完善,终端电气化水平稳步提高;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310万辆,占汽车总量的4.10%,呈持续高速增长趋势;累计充电桩数量达521万台,同比增长率为99.08%,创历史新高,充电网络规模位居世界第一;清洁取暖面积约156亿平方米,清洁取暖率达到73.6%。能源供给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产业生态将加速跨越升级。

10年来,我国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生产国,形成了煤、油、气、电、核、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生产体系,能源输送网络持续完善。伴随着大量充满活力的新型市场主体进入,传统能源企业加快转型,催生出综合能源服务、能源大数据、平台业务、能源聚合商等一大批新业务、新业态、新模式,产业链格局和生态深刻变化,形成全新的能源生态圈。

(二)从国企功能界定分类向增强核心功能的再深化。新时代10年,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逻辑起点与实践基础从分类开始。根据国有资本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结合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现状和发展要求,基于主营业务和核心业务范围,将国有企业界定为商业类和公益类两大部分。

“从功能界定与分类实践来看,中央企业中商业一类企业、商业二类企业、公益类企业大致数量比例为60%、30%和10%,公益属性、商业属性的判断与确定,以及公益类业务、商业类业务的精准化核算与管理需要进一步优化”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党委副书记杜国功表示,通过界定功能、划分类别,实行分类改革、分类发展、分类监管、分类定责、分类考核,改革发展的针对性、监督管理的有效性、考核评价的科学性不断得到增强。

(三)从改革取得阶段成效向坚持问题导向的再突破。从产业布局格局来看,中央企业层面从事主业的子企业户数占比达到93%,涉及国家安全、国计民生等领域的布局比重超过70%,最近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年均增速超过20%,但国有经济存量调整增量优化的任务依然繁重。

“传统产业升级调整,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培育步伐亟须加快,战略性关键性领域的影响力、控制力、带动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杜国功表示。

从《财富》世界500强榜单看,我国共有142家公司上榜(含港澳台),上榜公司数量排名第一。142家上榜公司2022年营收总额达11.74万亿美元,上榜公司利润总和为5618.6亿美元,整体净利润率仅为4.77%。而美国136家上榜公司,营收总和为13.04万亿美元,利润总和为10882.7亿美元,整体净利润率达到8.36%。在营业收入前10名中,我国有3家公司,分别是国家电网(5300.1亿美元)、中国石油(4830.2亿美元)、中国石化(4711.5亿美元),依次位居第3、第5和第6位。国家电网虽然位居榜单第3位,但其盈利能力(净利润率)仅为1.5%,紧随其后的中国石化净利润率为2%、中国建筑净利润率为1.4%,中国石油净利润率为4.4%,都不算高。相比较之下,美国企业在盈利能力方面有52家公司净利润率达到10%以上。其中,第159位的美国邮政营业收入786.2亿美元,净利润560.46亿美元,其净利润率高达71.3%。比较之下,美国上榜企业不仅是数量多、而且质量高,无论是营业收入、净利润还是利润率,总体均优于我国上榜企业。

目前,我国炼油产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炼油大国。据烯烃专委会统计,我国乙烯产能因炼化一体化、煤制烯烃、乙烷裂解等装置齐头并进的建设,总产能已达4675万吨/年,超过美国的4482万吨/年总产能,也是世界第一大乙烯产能国。但还不应因此而骄傲,因为实际加工量我国跟美国比还有差距,美国炼油装置的开工率2022年要高于90%,比我国炼油装置的开工率高出整整20个百分点,据此计算美国原油加工量要超过8亿吨,而我国原油加工量不到7亿吨。所以,看到进步、正视差距,要在高质量发展上狠下功夫。

从全球产业结构分布看,我们占据的仍是中低端位置,高端化工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两个层次的产品占比很少,进口替代仍然较高。做大和做强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两个内涵不同的概念,规模做大不是做强的必然结果,不经历充分市场竞争和份额扩大的企业尤其如此。从做大到做强,关键的问题是在全球产业链高附加值区域进口替代占比是多少?企业是否掌握了产业核心技术并能够迭代创新?

从功能地位作用来看,一些国企资产收益率不高,创新能力动力不足,质量效益管理不优,核心竞争力和核心功能不突出,效率提升仍需加大力度;统筹履行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边界仍不清晰,考核与管理科学性和有效性有待提升。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为理论创新和实践应用提出了全新要求,巩固和增强核心功能是破题解题的重要切入点和着眼点。

点击下载PDF

486

点击量

0

下载量

2023年, 第9期
刊出日期:2023.9
单月刊,1984年创刊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

杂志订购热线

010-620671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