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赛马制“出题—选马”激活科研新动能

作者:特约评论员 志祥 |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企业

科研领域的“赛马机制”通过构建多团队并行竞争、动态淘汰的攻关模式,在实践中展现出显著优势。

一、提升科研攻关成功率与效率‌。‌针对同一目标允许多团队采用不同技术方案攻关,分散技术路线风险‌,避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的决策风险,显著提升突破关键瓶颈的可能性。

二、动态优化资源配置。分阶段考核机制的初期小额资助→中期淘汰低效项目→后期聚焦优势主体,实现科研资源的精准流动,避免无效投入。

三、激发创新活力与突破性成果‌。其中,‌多团队竞技形成“鲶鱼效应”,竞争驱动创新,倒逼研究者突破路径依赖,激发颠覆性解决方案;‌不同背景团队在竞争中碰撞思路,加速知识重组与协作,促进跨学科融合,形成“万马奔腾”的创新生态。

‌四、优化科研管理效能‌。‌以阶段性成果为评价核心,公平选拔“千里马”‌,打破资历、背景等传统门槛,使真正有能力的团队脱颖而出。‌通过竞争性淘汰机制,及时终止低效项目,提高经费使用效率,避免资源沉淀,实现“好钢用在刀刃上”。

‌五、需规避的潜在风险与平衡点‌。需防范团队间恶性竞争导致合作缺失或重复研究,‌避免过度竞争风险。‌适用范围限定‌,更适合技术路线多元、不确定性高的攻关领域。

“赛马机制”的本质是通过制度设计将市场竞争逻辑引入科研管理,以“平行竞争→动态聚焦→优中选优”的路径,实现‌风险可控化、资源高效化、创新最大化‌的闭环。正如管理学所示:“竞争不是零和博弈,而是通过规则解放创造力”。其成功关键在于科学设计淘汰标准、保障公平竞技环境,最终推动科研攻关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胜出”。

从管理创新维度看,这种竞争机制实现了三个层面的突破:在组织层面重构了科研生产关系,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打破学科壁垒和单位界限;在动力层面形成了“鲶鱼效应”,持续的竞争压力转化为创新动力;在文化层面培育了追求卓越的创新氛围。西蒙的有限理性理论提醒我们,任何创新都是特定制度环境下的产物,因此竞争机制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科研活动的特殊性。过度竞争可能导致短期行为,适度竞争才能激发持久创新,这要求建立动态平衡的激励机制。

中国海油研究总院实施的“赛马制”充分体现了这一机制的核心价值:首先在“出好题”环节,通过精准识别行业痛点和技术瓶颈,确保科研方向与产业需求高度契合;其次在“选好马”阶段,打破传统科研项目分配模式,让多个团队基于同一课题展开竞争。这种机制的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分散技术路线风险,允许多团队采用不同技术方案攻关,避免单一技术路线失败导致整体项目搁浅;二是动态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分阶段考核机制实现科研资金的精准投放,中国海油研究总院在实践中采用初期小额资助、中期淘汰低效项目、后期聚焦优势团队的模式,显著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三是激发创新活力,多团队竞争形成的“鲶鱼效应”倒逼研究者突破常规思维,中国海油在深水油气开发领域通过“赛马制”催生了一批原创性技术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该机制既保持适度竞争压力,又避免过度竞争导致资源浪费,中国海油通过建立透明的评审机制和阶段性成果考核体系,确保了“赛马制”的健康运行。实践证明,筛选机制需要建立多维度评价体系,实现从“相马”到“赛马”的转变,让真正具有创新价值的成果在公平竞技中脱颖而出。这种将市场竞争逻辑引入科研管理的模式,能够有效实现风险可控、资源高效、创新最大化的目标。

点击下载PDF

24

点击量

0

下载量

2025年, 第6期
刊出日期:2025.05
单月刊,1984年创刊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

杂志订购热线

010-620671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