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采油厂作为中国石油华北油田的主力生产单位,面对资源接替紧张、效益开发困难、人力资源不足等突出矛盾,聚焦打造老油田稳产标杆示范采油厂,围绕“怎么看、谁来干、如何建”,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开展“油气和新能源业务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把准了症结、理清了思路,明确了破解难题、加快发展的主攻方向。该文也为其他老油田采油厂深化改革创新、再造发展新优势提供了思考借鉴。
一、坚持问题导向,找准破解难题的发力点
第三采油厂在大讨论活动中,对待问题不捂不盖、不遮不掩,发扬斗争精神,直面问题、分析问题,经系统梳理、总结归纳,找准了制约油气和新能源业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
一是找准制约老油田长期效益稳产的关键。“十三五”末以来,第三采油厂年均新增SEC石油储量平均替换率为0.76,为保障油田持续效益稳定开发,替换率需达到1.0及以上,目前距离该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全厂低渗储量3100万吨,地质储量采出程度仅10.8%,低渗透油藏储层物性差,长期以来难以建立有效驱替,效益动用面临挑战,采油速度为0.15%,处于较低水平;经过40多年开发,油藏整体进入“双高”开发阶段,低效无效水循环问题突出,注水利用率低。
二是找准约束采油厂深化转型升级的症结。第三采油厂员工队伍现平均年龄50岁,年均退休120人,人力资源短缺迫切需要加快推进新型作业区改革和数智化油田建设,然而油田数字化建设“万国牌、孤立应用、自成体系”现象较突出,导致数智化工作基础建设比较薄弱,难以匹配当下油田发展所需,也难以适应今后转型升级和数智化油田建设。
三是找准影响新能源业务稳健发展的难点。一方面,对标新能源重点指标,各站场电气化及清洁能源利用水平发展不均,部分站场伴生气消耗较大,全厂清洁电力占比较低;另一方面,第三采油厂潜山余热能为155.6亿吉焦,余热水总量达15.9亿方,余热资源丰富,目前余热资源规模利用占比仅为10%。
二、创新思路方法,汇聚加快发展的新动能
第三采油厂坚持以问题导向解困破阻,深入研究、客观审视、科学决策,全力做好原油稳产上产、绿色低碳转型、改革创新升级“三篇大文章”,加快老油田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一是突出重点,激发老油田稳产活力。围绕“提产量”和“控成本”,从“成本、形势”两个维度落实举措,推进实现SEC储量接替率达到1,并保持长期储采平衡,夯实稳产资源基础。加快提升精益油田开发水平,以肃宁—大王庄油田“压舱石工程”为牵引,深化地质及油藏工程研究,通过小井距加密、空气热混相驱试验、压驱注水等技术手段,推进压舱石区域自然递减由治理前的12.8%减缓至11%,力争2026年打造成稳产75万吨的高效油田,完全成本控制在40美元/桶以下。深入实施精细注水减缓递减工程,以注采井组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220个注采井组效果分析与评价,突出“一组一策”,制定个性化治理对策,分类梳理制定了7类21项具体举措,构建良好的油田开发秩序,力争2027年年产油上升到120万吨,自然递减减缓至11.2%。
二是抓住关键,加快数智化转型升级。以基层站队达标创建为基础,以油水井达标“5+23”项细则为规范,以王四联智能化示范应用场景构建和饶阳数智采油作业区建设为抓手,探索体系更加完善、管理更加科学、流程更加精简、系统更加智能、生产更加低碳、成本更加节约、责任更加压实的精益管理模式,叫响“精益管理”文化品牌。探索“油公司”模式下“两册”建设,将管理手册和操作手册分模块梳理,实现各单位同类业务的管理要求、工作标准、检查考核的规范统一,确保岗位职责清晰明确,打通岗位责任制落实的“最后一公里”。针对现有业务流程,梳理形成11类50个应用场景,构建“作业区智慧监控+大型站场少人值守+中小型站场无人值守”数智作业区管理模式,全力推动2027年基本建成数智化采油厂,实现各作业区生产运行中心功能集中管理,为实现业务链条管理和生产专业人员“两集中”、生产组织效率和员工劳动效率“双提升”筑牢数智化基础。
三是着眼长远,促进新能源提质提效。按照“坚持实施燃气全部清零、坚持推进绿电全部替代、坚持拓展负碳业务”三步走战略,充分开发利用潜山热源,不断扩大余热应用规模,大力推进光伏、风力、余热发电等项目建设,实现清洁热力替代,“十四五”末实现商品燃气全部清零。深化实施八里西潜山CCUS先导试验,2024年,八里西潜山碳驱油碳埋存先导试验全面投运,具备年埋存CO245万吨能力,将成为京津冀地区规模最大的CCUS项目。打造碳驱油碳埋存示范基地,总结完善运行经验,形成同类型油藏CCUS开发工业化推广模式,为CCUS发展提供借鉴。力争“十四五”末采油三厂油气生产清洁能源利用率达到38%,新能源产量达到1.9万吨标油,碳排放强度下降到154kgCO2/t,打造产业新动能。
三、强化责任担当,筑牢全员奋进的保障线
第三采油厂聚焦安全环保、管理提效、党的建设等关键领域,严把“风险防范、激励考核、队伍建设”三道关口,重点实施专项行动,为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稳步增长提供根本保证。
一是在防范化解各类风险上下功夫。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深入实施“1整治4提升行动”,以“两单两卡一表”为抓手,系统推进“低老坏”治理工程;采取“项目制清单式”管理方式,持续开展敞开液面VOCs、含油废弃容器等8个较大隐患专项治理,有序投入资金对穿跨越河流管道风险管线、污水回注系统等2个突出隐患进行治理,加快推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风险管控能力上台阶、提档次。
二是在优化完善激励考核上出实招。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抢红包”正向激励机制引入员工绩效考核,科学设置和量化考核指标,做到考核要素更全、方法更活、精度更高。例如创新构建《伴生气外销专项考核办法》,仅肃宁作业区每月可实现外销自产气21万立方米,创效近30万元,有效挖掘基层潜力、激发员工活力。探索构建员工量化积分管理,按照分级分类的方式,编制完善《积分考核管理办法》,将积分情况与年底奖励进行挂钩,进一步完善员工激励和约束机制,破除“大锅饭”“等靠要”的旧观念,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是在扎实推进队伍建设上见成效。深化开展“蹲苗”工程,在两级机关、地质工程两所遴选优秀骨干,充实到基层岗位实践历练,为干部接替储备高素质人才。深入推进项目制改革,辅以责任制和“军令状”制度,健全完善“岗位能上能下、薪酬能高能低”的动态运行机制。以破解一线生产难题为出发点,以“评、聘、管、考”为抓手,着力打造“工匠型”技能人才队伍,促进“三支队伍”共同发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367
点击量
0
下载量

刊出日期:2024.10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