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为基层减负去虚功重实干

作者:杨雅民 |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长城钻探公司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这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的第一次会议,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审议《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再次说明党中央以钉钉子精神抓基层减负落实的信心决心。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后一公里”是基层。本文针对基层仍负担过重的问题,深刻剖析原因,提出减负举措,统筹为基层减负与赋能在导向、方法和制度等方面提供启示和参考。

明因方能“对症下药”

基层负担过重,原因是多方面的、深层次的,根子还是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体现在顶负、添负和自负三个方面。

“顶负”,就是顶层设计层面给基层造成的负担。顶层设计本身是从全局出发,对任务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进行统筹规划,以集中有效资源,高效快捷地实现目标。基层作为承接顶层设计的“最后一公里”,由于有的顶层设计缺乏科学性,在执行落实环节给基层造成了先天性的矛盾和压力。一是形式空洞,缺乏精准。顶层设计重形式、轻设计,重要求、轻落实,缺乏直面问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导向,提不出科学的工作指导和精准的措施对策,让基层束手无策。二是不讲效益,不讲效率。顶层设计过于“高大上”,环节、流程的设计繁琐,超越了基层实际的支持能力、消化能力,给基层添加了过多的“阻拦锁”,影响了运行效率和效益。三是生搬硬套,章法无循。政策设计的科学性、适应性不够,照搬上级、照抄同级,在体制运行上造成职能集中度不高,管理统筹性不强,上级与基层、系统业务与基层业务在管理界面和管理权限上不够清晰明确,存在有权利都有“份”,有责任都回避,有问题都躲闪。

“添负”,就是机关层面给基层增添的负担。近年来虽采取一系列有力举措,为基层松绑减负取得了良好成效,但因在机关“四风”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基层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诸多“累点”“痛点”。一是形式主义的“重扰”。片面注重痕迹资料,纠缠细枝末节,忽视工作实绩,将“指尖便利”沦为“指尖负担”,结果往往是基层疲于应付,并未解决实际问题。二是检查考核的“重压”。检查考核过多过乱,一刀切地将开会发文、台账记录、工作笔记等作为工作是否落实的标准,没有真正花时间、沉下身去检查基层工作实效。三是官僚主义的“重忧”。习惯发号施令,一有想法就要发个通知、一有事情就要开个会议,“上面动动嘴,下面跑断腿”。对基层缺乏真情实感,对基层反映的困难久拖不决。四是任务加码的“重荷”。通过层层加码,将任务转移给下级,签“责任书”、立“军令状”,基层变成了一个“无限责任”承担者,难以承受巨大压力,造成了下级对上级工作层层“掺水”。

“自负”,就是基层本身给自己造成的负担。受形式主义、自身能力、体制机制、内部环境等多重因素,以及“顶负”“添负”的影响,基层在一定程度上自我加“负”,给工作带来一定阻力和负担。一是组织功能不强。基层组织力量弱化虚化,集体的智慧和力量难以凝聚,在引领发展、推动建设、解决问题等方面,精准施策能力、狠抓落实能力、统筹协调能力、群众工作能力、破解难题的能力不足,造成工作进展缓慢,任务越积越多,负担越聚越多。二是履职能力不强。基层领导班子责任没有压紧压实,不担当、不履责,站位不高、大局意识不强,能岗不匹配、作风不扎实,把规定性工作、规范性动作看成“负担”,一些自己解决的问题依赖上级,工作打折扣、质量打折扣。三是实干意识不强。不从实际出发,搞“形象工程”,做表面文章,爱“涂脂抹粉”,好装饰门面,摆花架子。

综合施策方能“祛病除根”

解决困扰基层负担过重问题,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全面检视、重拳出击,靶向治疗、精准出招,以上率下、上下联动,以钉钉子精神常抓不懈、持续深化减负工作,把基层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放开手脚、轻装前行,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促发展。

第一,坚持刀刃向内为基层“清除痼疾”。基层重负的根源在上级、在机关、在干部,为“下”减负必须对“上”用药,核心整治的是“四风”,尤其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要以党纪、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来一场思想上的大变革、作风上的大转变、官僚习气的大扫除,坚决革掉“慵懒散漫”“推诿扯皮”“虚情假意”“好大喜功”等顽症。 

第二,突出基层至上为基层“担当作为”。要树立起“基层至上”理念,解决党性不纯、政绩观错位的问题,一切为了基层、一切从基层出发,深化模范机关创建,发挥“头雁效应”,让“马上就办、担当尽责”理念落地靠实。落实“一线工作法”,推行会战时期工作人员三分之一在机关办公、三分之一跑面了解情况、三分之一在基层蹲点调查的“三三制”做法,发扬“三个面向,五到现场”“白天一片空,晚上一片亮”的作风,深入基层、服务基层,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基层。

第三,抓实精文减会为基层“松绑减压”。文风会风是基层减负的“风向标”。要严格落实精文减会制度规定,坚决整治文件穿靴戴帽、冗长空洞、避实就虚,会议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实,既要压缩数量,更要提高质量,把精文减会的效果转变为贯彻落实的动能。严格控制文、函、通知和“工作群”数量,研究建立文件落实推进机制,彻底解决不跟踪、不落实、不评价、不考核问题。严格控制层层开会发文,严格控制随意要求基层填表造数,提倡发短文、开短会,能不发的文件不发,能不开的会议不开,让基层从繁文缛节、文山会海、迎来送往中解脱出来。

第四,规范检查考核为基层“排难解忧”。强化统筹严控检查总量,改进方式方法,明确检查清单,多看“后院”“角落”、少看“门面”“窗口”,注重结果导向和群众评价。力戒检查考核“痕迹主义”,严控索要材料报表总量和频次,不搞机械式对照检查,不搞变换花样的报表督查,让基层从纷繁复杂的各类材料、表格、账目中解放出来。明晰各层级权力和责任清单,理清责任边界,建立重实绩、重实干、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发挥基层主观能动性,用心用情用力为基层减负赋能。

点击下载PDF

385

点击量

1

下载量

2024年, 第9期
刊出日期:2024.09
单月刊,1984年创刊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

杂志订购热线

010-620671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