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为提升我国形象软实力贡献石油力量

作者:耿玉锋 |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报》社有限公司

在2023年10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坚定文化自信,具体实践过程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大力推进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在我国与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之间构建平等交流沟通的媒介,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长期以来,国资央企是我国企业“走出去”的主力军,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与业务所在国社区和居民关系密切,在传播中华文化上具有有利条件和相对优势,是对外宣传和生动展示我国形象的“国家队”。央企既要坚持不断增强参与全球竞争的硬实力,也要以展示国家形象为目标,加快提升企业价值引领力、文化凝聚力、形象塑造力、品牌传播力。

作为开展跨国经营的代表性央企,中国石油深刻认识当前国际意识形态和舆论阵地斗争日趋激烈的形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切实扛起央企文化责任,在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同时,大力有效地推进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为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贡献石油力量,提升我国形象软实力,推动我国对外开放活力和国际影响力双促进、双提升。

一、站稳政治立场,坚持党对中国石油思想文化和外宣工作的全面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让党的旗帜在宣传思想战线高高飘扬。深刻阐明了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的极端重要性,明确了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坚持的政治保证。党中央明确指出,对外宣传实力是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对外舆论竞争力,是提高我国对外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面对当前国际领域意识形态斗争的高度复杂性,要求央企在对外宣传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决打赢国际领域意识形态斗争这场硬仗。

中国石油拥有独特的文化优势,最典型的是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之一。在推进中华文化、石油文化的国际传播过程中,中国石油坚持用习近平文化思想统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把讲政治作为第一要求,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大局,落实“七个着力”要求,确保思想文化和对外宣传工作政治方向正确,始终在党的领导下。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组织集团公司全系统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弘扬石油精神、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文化宣传工作、落实全球文明倡议等重要论述,以及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等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开展外宣工作中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把思想文化和对外宣传工作纳入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党建总体布局,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文化引领战略举措,起草《新时代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指导意见》,督导各单位持续学习宣贯《企业文化手册》,不断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坚持石油文化听党话、跟党走的底色,深刻把握弘扬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新使命,积极对外宣介石油精神,向世界展示中国石油特色文化,赋予传统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

二、加强国际传播,坚持以开放包容的石油形象传递中国理念、中国主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中国石油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能源发展伙伴关系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服务国家外交需要,深化与国际合作伙伴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家重大主场外交活动,参加“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上合组织峰会、金砖国家论坛、中国—中亚峰会、中国—东盟高峰论坛、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国家主场外交活动,牵头打造“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圆桌会议、中国石油国际合作论坛、中俄能源商务论坛三大主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推动国际能源重大合作,展示中国石油油气、技术、装备产品,深化我国与其他国家经贸关系,充分展现中国石油开放包容的合作姿态和形象,践行“中国大门只会越开越大”的中国理念、中国承诺。中国石油深度参与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世界石油理事会、国际天然气联盟、油气行业气候倡议组织等国际组织相关工作,提出中国石油解决方案,不断提升我国在国际油气行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同时,中国石油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不断塑造开放包容的石油形象。不断完善传播机制建设,制定《关于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指导意见》,构建具有中国石油特色的国际传播体系,部署海外社交媒体矩阵,深化拓展与中外媒体合作,同步推进对外宣传公关和海外生产经营。目前已经建成涵盖8个平台、8种语言、30多个账号的社交媒体平台矩阵,粉丝量超过400万,构建“3+N”外文网站体系(英语、俄语、西语和业务所在国语种)。《巴基斯坦籍员工哈士那因讲述建设“一带一路”改变命运故事》《石油人尼亚斯的中国故事》等被新华社、中国日报网等全媒体平台转发,点击量突破1亿,为讲好石油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彰显国家良好形象贡献了石油力量。2023年11月,《TopBrand 2023中国品牌500强》榜单发布,中国石油品牌价值蝉联榜首。在世界品牌500强榜单,中国石油品牌价值位列第十,成为榜单中唯一进入前十强的中国品牌。

三、促进民心相通,坚持以石油特点的人文交流提升海外民众对中国的认同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人文交流是增进国家间相互理解和信任的重要纽带,也是我国展示中华文化成果、提升海外民众对我国亲近感、认同感的重要途径。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中华文化主张协和万邦,兼济天下,实现和谐大同。在海外合作中,中国石油积极推进人文交流、履行社会责任,促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通过身体力行将中华文化优秀元素向海外业务所在国的民众进行展示,得到当地政府和社区的认可和赞扬,进一步提升了我国的形象软实力。

在文化交流方面,中国石油配合中宣部在哈萨克斯坦、巴西、秘鲁、委内瑞拉设立“中国书架”,增进企业跨文化交流。举办中哈、中阿、中缅员工文化交流活动,和当地员工一起欢度纳乌鲁孜节、胜利日、独立日等传统节日。组织召开“中国石油—拉美和加勒比中心记者团交流会”“石油青年全球多维对话”、阿尔及利亚“中国文化周”等特色文化交流活动,增进彼此的沟通和了解。开展与当地对华友好组织机构和智库交流,每年开展高端交流60余次。积极支持国家汉办在海外开展汉语教学,向部分孔子学院捐赠教学设施设备,改善教学条件,配合驻哈使领馆共同出版中国作家经典著作翻译丛书,助力国家对外宣介中华文化。在企业内部,通过多种方式推动人文交流,实现多元文化背景下员工在文化、知识和技术管理上有效沟通协作。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中国石油尊重业务所在地的文化习俗,发扬中华文化“互帮互助”“立己达人”的理念,致力于与东道国当地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将公司发展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创造社会经济价值,打造命运共同体,共同促进当地社区的繁荣发展。在哈萨克斯坦出资援建巴恩—让那若尔铁路、阿斯塔纳舞蹈学院、阿克纠宾青少年艺术中心等,赞助文化、医疗、体育事业。在尼日尔积极投入当地荒漠治理,在撒哈拉沙漠植树上万棵,存活率超80%,在沙漠腹地打造出“绿色奇迹”。在委内瑞拉,通过直接投入、设立基金、捐资捐物等方式,为当地社区打造健身广场等一批文体项目。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当代中国与世界的互动进入新一轮周期,坚持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前所未有。作为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国石油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不断丰富具有石油特色的企业文化和国际传播体系,在深化对外合作中主动展现中华文化底蕴,为我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持续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力量。(《中国石油报》社有限公司总经理 耿玉锋)


点击下载PDF

443

点击量

0

下载量

2024年, 第4期
刊出日期:2024.04
单月刊,1984年创刊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

杂志订购热线

010-620671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