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推动我国与沿线国家的能源合作是我国确立的“一带一路”框架思路以及合作重点中的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应对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严峻的能源危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既是我国倡导“一带一路”的重要原因,也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点领域。而这需要完善的法制保障。
受到资源禀赋、经济增长模式、能源消费结构以及地缘政治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当前的能源安全遭遇巨大挑战。
本书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能源安全法律保障机制的角度进行研究,是尝试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生态文明法治理论运用在能源安全领域所作的学术创新。它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源转型革命的新型空间政治历史背景,从法哲学本体论层面展开价值论—关系论—方法论范畴思辨,在法理学应用论层面设计出“能源合作环境—能源投资—能源货物贸易—能源服务贸易—能源通道安全”多维一体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能源安全法律保障机制,并慎重探讨了与沿线国家进行能源合作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类型及防范与完善之道。
本书立足国内能源安全保障法律体系,从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能源安全法律保障的法理与机制谈起,介绍法律地理学视域下的“一带一路”现状,重点关注海上丝绸之路的能源合作环境法律风险与防范、能源投资法律风险与防范、能源货物贸易安全法律保障机制、能源服务贸易安全法律保障机制,以及能源通道安全法律保障机制等方面,着重探讨我国当前能源安全保障法律机制的现状和不足,梳理“海上丝绸之路”能源合作中的相关法律需求,检讨法律机制现状进而提出完善涉外能源法律机制体系的建议。
如何有效推动我国与沿线国家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我国全面实施该战略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当今世界经济增长需要依赖能源驱动,能源供给与消费诸环节均决定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质量与速度。从当今世界经济形势、国际政治局势与地缘政治格局等角度综合观之,我们甚至可以说如何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是我国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契机与出发点。
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本期推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能源安全法律保障机制》一书,让我们换个角度了解国家能源安全,共同展望“一带一路”的光辉发展前景。

529
点击量
3
下载量

刊出日期:2024.01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