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2024年,在开放条件下继续端牢能源饭碗

作者:本刊评论员 | 作者单位:

2023年,经济周期冲突与地缘博弈加剧始终是影响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两条逻辑主线。2024年,时间的罗盘依旧惯性转动,两条逻辑主线仍是国际油市跌宕起伏的主要驱动力,以美国为首的增产派和以沙特、俄罗斯为首的减产派角力仍将持续。结构上与2023年有相似之处,却又迥然不同:东升西降!但不同的是供应链从断裂到修复,政策从扩张变为紧缩,全球总需求从复苏转向减弱。

历史学家麦克尼尔在《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一书中,以“此起彼伏的大海”比喻人类的历史,这样的历史没有“中心”,世界秩序就是在各种力量的沟通和影响中产生。眼下,“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一幕又在上演,这是自近代以来,世界权力首次开始向非西方世界转移扩散。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让国际权力在少数几个西方国家之间“击鼓传花”的局面走向终结。从长远来看,多极化世界秩序正在加速形成,经济全球化大趋势难以阻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不会改变。如何在能源格局的陵谷变迁中处变不惊、稳如磐石,在开放条件下继续端牢能源饭碗,是时代赋予每一位石油人的新课题。

世界经济开放则兴,封闭则衰。没有一个大国是通过闭关锁国来实现崛起的,而丧失开放精神和进取意识往往是一些大国归于沉寂的主因。石油工业更是如此,因其独特的资源约束性、分布差异性及产业关联性等特点,需要更加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的行业发展生态环境,更需要各方减少制约要素流动的门槛和壁垒,优势叠加,互补发展。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拥有本国经济发展所必需的一切自然资源、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这表明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产业演进,都离不开互利合作。石油领域的合作所惠及的也不仅仅是资源生产国和资源消费国,而是整个经济社会。经济全球化本身就是一个普惠的机制,各参与方都可以从全球资源流动中获得发展红利。

虽然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与极端条件下的能源安全对应的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情景,但在能源发展实践中应当做到统筹兼顾,不可偏废。也就是在做好极端条件下保障能源安全准备和预案前提下,更加灵活、自信地开展国际合作,通过更广泛的战略合作关系增强产业链弹性和韧性。在全球地缘政治和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的当下,我们更需要保持战略定力,促进要素的跨境自由流动,积极利用中国最大能源进口国的地位和全产业链完备优势,拓展从人员、技术、装备、产能到资金、市场、标准体系的全面开放合作,通过“延链补链强链融链”构建具有韧性的全球能源产业链价值链,在开放条件下端稳端牢能源饭碗。

资源是流动的,能源市场具有完全竞争属性。由于矿产资源在地域分布上的不均衡性(世界储量前4的国家占全球储量的53.75%),使得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完全依靠自身资源满足经济发展的所有需要,因而,大宗资源能源商品全球化战略将成为各国的必然选择。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也没有人可以孤独地栖息在这个世界上。在这样一个相互依存的地球村中,逆全球化思潮只会给全球化狂澜溅起点泡沫、增加些不确定性而已,而我们要做的是,统筹考虑和综合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国际国内两类规则,以更高远的视野、更开阔的心态、更宏大的布局、更积极的姿态、更灵活的策略、更有力的措施,深度融入全球油气产业体系中,推动建立一个以互惠互利为核心、能够反映大多数国家意愿和利益的能源合作共同体,在开放条件下继续端牢能源饭碗。

2023年,我们创造了历史;2024年,我们踏上了新的征程。

回望来时路,我们已走过千山万水;展望新征程,曙光已跃动在地平线上…… 


点击下载PDF

770

点击量

6

下载量

2024年, 第1期
刊出日期:2024.01
单月刊,1984年创刊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

杂志订购热线

010-620671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