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市场格局深化和演变,未来一段时间炼化行业将面临多重挑战:一是新兴民企大型一体化装置相继投产,市场生存空间越来越拥挤,增量变化引发存量竞争愈发激烈。二是从发展趋势看,交通领域替代能源的竞争将日益激烈,电动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对内燃机汽车的替代速度迅速提升,对成品油消费造成巨大冲击。三是成品油价格放开后,流通环节竞争更加激烈,传统低买高卖的盈利模式发生变化,终端零售行业可能面临重新洗牌。
与新兴民企大型一体化装置相比,兰州石化本身就是一个存在先天缺陷的大型综合性炼化生产企业,炼油与化工是各自发展起来的。从装置规模和炼化结构来看,炼油由脱碳型向加氢型转型发展、化工由低品质向高端化结构调整,在适应市场变化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式发展。从矛盾凸现期来看,企业各类利益群体多、利益诉求复杂、业务发展不平衡、市场竞争能力差、依托炼化主营过重的矛盾十分突出;从改革攻坚期来看,公司现有体制机制对激发活力的制约相当严重,矿区业务、未上市业务及检修业务加快改革、推进市场化进程的期限政策要求与推进缓慢、业务体量大、社会承接能力有限的矛盾十分突出;从结构调整期来看,炼化主营业务赢利能力不强、装置结构不合理、一体化优势不明显与其他业务依赖性强、油品质量升级加快、市场竞争日渐激烈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
在石化产品需求动力不足、能源终端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炼化企业如何突围?《炼油全要素成本管控体系的创建与实施》给出了清晰答案,那就是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细算“柴米油盐”账,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改革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构建以预算管理、费用管控、生产优化、对标管理为抓手的全要素成本管控体系。
兰州石化炼油运行部解锁“降本密码”,激活“效益源泉”,给同行业带来的启示如下:
一是转方式,实现增长方式由依靠规模投资向提质增效转变。炼化企业要坚定不移地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着力解决发展质量不高、供应产品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等问题,把提质增效着眼点放在增资源、拓市场、调结构、促优化上,坚持从市场和资源两头发力,把平稳增效、优化增效、优质增效、增量增效、研发增效和降本增效的措施一项项压实,确保提质增效措施全部靠实落地。提质增效是今后一个时期炼化企业发展的主基调,是适应产能过剩、调整结构的不二选择,只有眼睛向内,强身健体,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下好“先手棋”。
二是去产能,实现产品结构向高端差异化转变。炼化产品过剩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但从2022年炼化产品市场行情分析,仍然是无效供给过多、有效供给不足问题。“高精新优特”炼化产品供不应求,如公司开发生产的医疗、食品、汽车等医用料、电缆料、车用聚丙烯料、铬系模料和管材料等都是供不应求,环保型丁腈橡胶畅销国内外、定置化丁苯橡胶打入固特异公司等国际高端市场。这些市场变化充分说明,只有从供给侧结构方面下功夫,依靠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
三是降成本,实现管控方式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国有企业在成本管理上的空间很大,开源和节流的空间也很大,集团公司把开源节流、降本增效作为持续性主题工作来抓,降成本是实现集约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兰州石化每年都要面向全公司征集并发布挖潜增效方案,连续多年实现挖潜增效过亿元目标,说明公司降本空间仍然很大。国有炼化企业摊子大、业务多、分布区域大,只要大家都能树立起成本意识,在工作中把节约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水的精神发扬光大,企业才能堵住“失血点”。只有牢固树立系统思维,站位大局,不舍微末,加速构建全要素成本管控体系,形成单位与个人紧密衔接、一体化统筹的降本格局,才能最大程度地解锁“降本密码”,激活“效益源泉”。

447
点击量
3
下载量

刊出日期:2024.01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