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清洁电力开发项目部(简称“清洁电力开发项目部”),主要负责长庆油田风能、光能、余热能等新能源、清洁能源发电业务的管理和组织实施,以及油气田生产供电、电力设施设备检修等业务,在油田基层党建工作实践中,探索形成了“教育实践一体化、工作部署一体化、组织建设一体化、载体运行一体化、选育管用一体化、考核评价一体化”的“六个一体化”融合方法,为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一、实施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关键在于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这就要求油田基层单位充分发挥好党的领导作用,更加有效地把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作用通过企业党建创新转化为企业的领导力,更加有效地整合党建工作资源优势,形成企业发展合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正确认识党建与发展的辩证关系,积极探索和实践党建与生产经营的融合途径,引领广大党员干部员工自觉在供电保油、电力检修、抗洪救灾、绿电建设、降本增效等重点工作中站排头、当先锋、做表率,有力推动党建与中心融入、为大局聚力。
二、基层党建与生产经营相融合“六个一体化”创新管理主要实践及做法
(一)推动教育实践一体化,实现思想同频共振
1. 坚持理论指导实践系统化。将政治建设作为立心铸魂的首要,把“第一议题”和理论武装头脑放在首位,通过党委中心组集中学和铁人先锋线上学等形式,把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转化为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能力。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加强党史学习教育,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紧密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全面贯彻主题教育的总要求,始终高唱“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主旋律。
2. 坚持思想行动步调统一化。科学民主决策,推动党委会决策、生产、经营、党建一体化,坚持“党建入章程”,规范领导班子决策议事程序,制定决策事项清单,进一步巩固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建立党组织书记带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的责任落实机制,班子成员常态化深入分管领域调研、听取汇报、讲授党课,年终主持分管领域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会,参与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评价,激励党支部书记学用结合,主动作为。
3. 坚持法治思维治理规范化。把合规思维体现到监督管理、制度规范和责任落实,创新形成食堂“智能秤”验收、办公设施维修、青苗补偿等领域数字监督新模式,把监管责任纳入部门职责、融入业务流程。将制度治党贯穿党建工作全领域、生产经营全过程,将党风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内容内嵌到招标、合同等流程关键环节,完善“管理”和“操作”手册。分层建立主体责任、监督责任、监管责任和日常考核、季度考核、年度评价等机制,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推动工作部署一体化,实现目标同向发力
1. 构建党小组与生产班组“两组”共建机制。以班组为单位组建成立党小组,将能力强、重实干的党员骨干选配为党小组长兼任班组长,充分授予党建工作和班站管理相对应职权,实现党小组与班组一体建设。实施“网格化”管理,推行“四化”星级班组考评验收与党小组捆绑运行,党员星级评定和示范岗创建双向考评,将班组建设效果、党员创岗升星交给员工来评判,让党小组工作深耕于班组,实现基础管理提档升级。
2. 构建党建引领与管理提升互促机制。坚持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实施、同考核,把实际工作抓具体,把关键环节做深入,把重点工作做到底,促进生产经营任务完成。坚持“支部建在项目上,党旗飘在工地上,党员冲在火线上”,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队、党员示范岗、党员品牌项目等先进争创活动,让党旗在安全环保、提质增效、冬季保供等急难险重任务第一线高高飘扬。
3. 构建党建品牌与基础管理互融机制。结合“基层党建对标夯基年”活动,按季度对基层党总支(支部)进行量化考核、评星定级,依据“星级”支部现状,实施“梯级式差异化”管理,对党员的评价用分数进行量化,用积分记录党员变化、衡量党员作用、评定党员优劣,引导岗位一线党员在挣分积分过程中亮身份、践承诺、做表率。推行“2+3”管理模式,在无人值守班站实施“管理+技术”,在有人值守班站实施“党建+管理+技术”等模式,建立了覆盖全面、管控有效、沟通顺畅的管理体系,为供电保油提供了坚强保障。
(三)推动组织建设一体化,实现作用同步发挥
1. 围绕攻坚克难发挥堡垒作用。围绕“卡脖子”难题凝聚攻坚力量,针对清洁电力建设过程中获取指标难、用地审批难、并网发电协调难、绿电交易受控难等难点,成立“党员突击队”,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勇做攻坚克难、勇挑重担的急先锋。积极探索打造“党建联盟”平台,临时党支部与采油单位、地方政府建立定期沟通联系机制,共同破解难题。探索建立“华哥说电、电力专家门诊”一体化长庆电力创新联盟,推动优秀党员、专业骨干聚焦重点工作、攻关项目、生产难题等,为员工提供“一对一”的岗位帮扶、技能带动、连心关爱等服务,团结带领广大员工提高技能、创造效益、提升质量。
2. 围绕中心工作创新党内生活形式。积极开展“党日活动+主题实践”,将党日活动搬到了生产现场,鼓励党员骨干结合业务开展创先争优。机关党组织创新实施“流动红旗”,开展“三亮四比一创建”主题实践活动,有效发挥了机关服务引领基层的作用。开展“党课开讲啦”精品党课比赛,聚焦时事动态、“油公司”模式改革、降本增效等热点问题,讲好身边人身边事,确保党课有滋味、有回味。
3. 围绕急难险重发挥党员先锋作用。争做供电保油的排头兵,实施党员积分评星定级管理,引导党员立足岗位亮身份、亮标准、亮承诺,比干劲、比技能、比业绩。把经验丰富的科室长、敢打敢拼的年轻干部、本领过硬的技术人才充实到绿电建设第一线。广泛开展岗位讲述活动,以党员示范引领全员知岗、说岗,讲政治责任、讲工作职责、讲岗位风险、讲思路做法,促进员工增强责任意识,立足岗位建功立业。
(四)推动载体运行一体化,实现内涵有机共融
1. 把文化引领作为融合的关键路径。传承好“石油精神”,深化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再学习再教育再实践,纳入中心组学习、组织生活、重大教育、员工培训重要内容。将文化理念结合美术图文形式上墙、上网、上书展示,逐步融入工作实践,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文化实践案例。打造一个现代化、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精神教育基地,通过运用代表性实物、影音视频、裸眼3D技术等方式,生动诠释历史发展,以及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
2. 把“数字跑路”作为融合的重要载体。激发智慧党建乘数效应,积极推进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用好铁人先锋、“长庆清洁电力”微信公众号等APP推送党建信息,使党员干部员工随时随地“掌上学习”。探索出了5G、云平台、大数据等新技术,并将故障自动报警、问题智能判断、违章机器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嵌入安全管理、风险管控平台,实现了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的更快、更超前的目标。建立“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三层网格管理构架,形成“党委建网、支部管网、党员用网、员工在网”的管理链条,实现了“组织覆盖”与“治理网格”的深度融合。
3. 把开拓创新作为融合的有效方法。丰富“党建+”形式载体,创新“党建+”工作模式,推进“党建+学习”“党建+生产”“党建+文体”“党建+廉洁”等主题活动,将党建与理论学习和中心工作融会贯通。将全面从严治党方略、主题教育、安全生产等内容印汇成“掌中宝”“口袋书”,便于野外一线党员随时随地接受学习教育。将刘斌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和“华哥说电”等典型人物打造成“党员网红”名片,通过线上直播“弹幕”和直播间评论区,与粉丝互动讨论、现场答疑,让“铁粉”随时随地追星追问追梦。
(五)推动选育管用一体化,实现素质全面提升
1. 推动党员教育与员工素质训练有机结合。依托“精品党课”“云端课堂”“五天培训”“技术比武”等形式,建设专业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学、教、练、考”平台,让党员和骨干一起培训、课程一起进行、活动一起开展。积极探索创新党员挑头、揭榜挂帅的形式,通过“压担子、递梯子、搭台子”这种方法,培养一批基层党员管理人才和党员技术人才。让集团专家、公司专家、技师组团进行课题攻关和技术交流,建立创新工作室等高技能人才成长平台,充分激发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动力和活力。
2. 推行党务干部与生产经营干部双向培养。注重后备干部培养,打破身份、学历、专业、资历壁垒,把年轻干部放到支部副书记、工会副主席、女工委员、青工干事等岗位上锤炼,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强化领导班子建设,通过中层管理干部任期制、岗位交流、干部能力培训、参加公司巡察等形式,让领导班子的合力和功能得到最大发挥。优化干部梯次结构,按照“用好70后、重用80后、锻炼90后”的思路,注重党群、管理和技术干部交流机制建设,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快速成长。
3. 推动锻造干部能力与日常监督同频共振。培养能力,建立健全干部历练、交流、学习、培养一体化机制,通过党政交叉任职、基层机关交流、跨领域轮岗任职、挂职锻炼、选拔竞聘等方式,提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走出去,分层分级组织干部、班组长参加领导力培训、党建管理、观摩学习“取真经”,开阔思维和远见;请进来,邀请专家学者、先进模范授课,弥补知识空白和能力弱项。把建立干部工作纪实日志、八小时以外情况函询、进站所班组解决问题、日常谈心谈话等制度,延伸到干部学习、工作和生活等各个方面,促使干部以身作则,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六)推进考核评价一体化,实现结果互通共享
1. 用“守正+创新”夯实融合“木桶”。夯基础“固底板”。抓好“三项常态化管理”,即抓好作风的常态化监督检查、工作效率的常态化通报考核、工作违纪违规人员的常态化约谈告警,使靠制度管人管事、靠流程理人理事形成常态。回头看“补短板”,常态化开展党政融合工作落实“回头看”,深挖问题背后的问题、原因背后的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推进内部管理再升级、质效再提升。再拓展“锻新板”,坚持共建、共融、共享、共治的理念,打破区域壁垒和条块分割,创新生产班组党小组一体建设、与属地政府和兄弟单位党建联盟、党员积分管理方面等方面载体形式,形成标杆变标准、示范变规范、经验变制度的常态管理机制。
2. 用“考核+激励”杠杆指挥好方向。用好考核“杠杆”。建立激励配套机制,探索从党政融合工作成效、任务完成质量等方面设定量化指标,建立党政融合工作评价标准。实行“结果与评价”挂钩,把党政融合考核评价结果纳入绩效考核,与领导班子薪酬、领导干部评先选优、选拔任用等挂钩,做到以考促管。实行“奖罚”并举,党政融合推进情况纳入党建考核指标体系,权重应不低于10%,在先进单位和先进部门的评选中,实行一票否决制,调动单位的积极性。
3. 用“典型+推广”发挥好正向激励。加大典型宣传,对党政融合工作推进较好的先进典型单位,通过网络新闻、编发简报、现场观摩会等形式大力宣传,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严格跟踪问效,在党政融合方面,始终抓好工作开展情况的跟踪问效,利用党支部达标晋级验收、专项工作督察等机会,推动党政融合见到实效。巩固经验做法,坚持党政融合工作边探索、边推进、边总结,树立先进典型,影响一片带动一片。
三、主要成效
(一)促进了党建成果生产力
通过强化思想融合、创新实践载体融合、机制体制融合,有效提升了党政融合工作水平,促进了党政融合成果多点开花。近年来,创建油田公司示范党支部2个、红旗党支部5个、荣获集团公司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3个。
(二)提升了党员先锋战斗力
通过思想融合、文化融合,以及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石油精神,注重榜样力量,进一步激发了党员和员工的共同责任意识,提振了党员队伍精气神,员工队伍的战斗力明显增强。先后有98人荣获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状和集团、油田劳动模范、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三)提高了党政融合向心力
通过推行“2+3”管理模式,构建党小组与生产班组“两组”共建机制、构建党建引领与管理提升互促机制,形成了“布局全面、结构优化”的党政融合的新模式,通过“分级负责、齐抓共管”和“标准清晰、奖惩分明”的考核激励机制,全面增强了党政融合深度和力度,为油田高质量发展和新能源事业发展贡献了力量。

431
点击量
0
下载量

刊出日期:每月上旬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