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对企业家精神学术领域的兴趣激增,国内外的企业家精神研究者也越来越多,而首版于40年前的《企业家精神理论史》,无疑是其不可或缺的参考书。该书以时间为轴,从西方视角梳理了自亚里士多德以来关于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的重要理论、思想学派,提炼总结出3大企业家精神传统及12种企业家形象,致力于阐释企业家“是谁”以及在“做什么”。40年后的今天,企业家依然是推动经济繁荣的重要力量,翻阅此书“追根溯源”,可以加深我们对企业家精神的理解,更好地透视企业家精神的时代内涵。
纵观整个思想史,企业家的突出地位及其在经济理论中的作用,与经济活动的动态与静态表现交织在了一起。书中指出,企业家精神是当今至少三个学科—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的焦点,并且可能在更多学科(例如心理学)中变得突出。可以预期,研究企业家精神的这种多管齐下的路径,将更深层地解决一些关键问题。但是,与倾向于强调“动手”的商业实践和具体问题不同,该书阐述的是概念问题和历史先例,诚如作者在自序中坦言:“我们写这本书是为了保留一个重要的历史视角。”
该书从企业家精神的史前史讲起,提出企业家的功能可能与易货、交换制度一样古老,交易者和冒险者的功能通常合并在一个人身上。譬如,马可·波罗是一位冒险者,他寻求建立通往东方的重要贸易路线,而东方是一片拥有许多新奇产品的土地。即便是不那么四处游荡的商人,也习惯面对诸多风险。然而,商业上的勇气并不等同于战斗中的勇气,古代哲学家大都瞧不起商人。亚里士多德一方面承认商人的社会地位,另一方面却又提醒人们要留意商人过度的热情和贪婪让社会遭受伤害。在古希腊哲学中,一个人的受益就是另一个人的损失,贸易对提高社会的福祉没有任何帮助,基于此,企业家自然很难获得好感。
企业家曾以什么样的形象示人?作者通过梳理历史上的经济学文献,认为企业家至少有12种身份,即企业家是承担与不确定性相关的风险的人、提供金融资本的人、创新者、决策者、行业领袖、经理或主管、经济资源的组织者和协调者、企业的所有者、生产要素的雇主、承包商、套利者、资源在替代用途中的分配者。该书所举案例中的企业家形象,多元而立体,既有“缓慢而稳定进步的主体”,也有“通过两三次成功获得可观财富的冒险者”;既有“用想象力和创造力推动了国家进步的创新者”,也有“纯粹以交易方式赚取差价的套利者”;既有“拥护新思想、新技术,主动改良商业方法的人”,也有“循规蹈矩的人”。
从历史的视角出发,《企业家精神理论史》呈现出了丰富而多面的“企业家精神”观念。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和时代背景下,对于企业家精神的衡量标准固然会有所不同,但具备大视野、大情怀、大格局、大担当,无疑是当代优秀企业家所应具备的人文品格。

488
点击量
0
下载量

刊出日期:2023.11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