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能源“三元悖论”指数启示

作者: | 作者单位:

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身处能源“三难处境”时,首先要面对的问题。 

自2010年以来,世界能源理事会陆续发布《世界能源“三元悖论”指数》(WorldEnergyTrilemma Index)报告,对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能源安全、能源公平、能源生态(或环境可持续性)政策平衡效果进行评价,以帮助各国认清阶段性问题,调整能源转型方向。其中,能源安全主要衡量能源供需的可靠性、稳定性,核心是能源供应保障能力;能源公平主要评价能源的可及性、普惠性、便利性、经济性或可负担性,核心是消除“能源贫困”的努力程度与效果;能源生态主要考察能源的低碳化、清洁化程度,以及环境的可持续性,核心是推动能源转型、碳减排、污染防控的政策力度与成效。

在2020年和2021年涵盖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能源“三元悖论”指数排名中,处于领先地位的主要来自欧洲地区。

中国2021年在综合排名中居第51位(2020年和2019年分列第55位和第72位),被评为能源“三元悖论”指数改善、特别是环境可持续性改善前10名的国家。世界能源理事会总干事兼首席执行官安吉拉·威尔金森表示,中国排名的进步,说明中国在能源转型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坚持绿色发展及采取治理污染、减少排放、保护环境等的政策措施。

“‘十四五’及今后更长一个时期,我国能源转型发展的‘三元悖论’矛盾将进一步显露,能源规划和政策同样需要统筹处理好能源安全、能源公平、能源生态的优化平衡问题。”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专职副主任、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吕建中表示,目前,我国能源总体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但油和气对外依存度超过70%和44%,油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近30%,存在进口来源地动荡、运输通道受阻等多方面风险隐患。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如果突出考虑能源安全问题,就应该立足国情,最大程度发挥国内煤炭和油气基础保障作用。但是,煤炭属于高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成本较高,在低碳转型中本应承担减量削峰任务;国内油气资源储量品位劣质化特征明显,陆上石油开发的平均完全成本已超过目前国际油价水平。此种情况必然会增加社会综合用能成本及碳减排压力,不利于实现能源公平和能源生态目标。

image.png

在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陆如泉看来,未来能源发展将呈现化石能源低碳化、清洁能源规模化、终端能源电气化等特征,这也是能源转型的可行路径。

“我国需要推进新型能源系统产业发展,新能源发电占比要超过50%,但问题是新能源要‘靠天吃饭’,天气好了才有风、光,才可能会有电,但是我们的工作、生活随时随地离不开电,在这个过程中间如何保障工业安全就变得尤为重要。同时,国家还提出双碳目标,希望电动汽车充上绿色的电,作为老百姓,我们还希望电价不涨。这中间就有一个‘不可能三角’,很难同时实现安全、绿色和经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兼标准化管理中心主任刘永东认为,能源转型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基本方向是:传统能源清洁化、清洁能源规模化、多种能源综合化。同时也要强调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多能协同互补,发挥各自禀赋优势,形成安全、稳定、可靠的能源供应保障体系。

“从长期来看,天然气在补位煤炭退出、支撑新能源规模发展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进一步发挥好科技创新引领和战略支撑作用,增强能源科技创新能力,加快能源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推动能源系统效率大幅提高,全面提升能源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持续降低能源生产成本,促进能源行业经济性提升。”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副院长杨雷认为,只有形成灵活反映供需关系的价格信号,才能实现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

破局能源“三元悖论”,确保实现能源的安全性、清洁性和经济性,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唯有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双剑合璧”才能起效。

发挥好政府引导作用,强化政策协同保障。立足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安全保障、科技创新等重点任务实施,健全政策制定和实施机制。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加快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加大对可再生能源和节能降碳、创新技术研发应用等的支持力度。加强能源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引领,依法开展能源基地开发建设规划、重点项目等环境影响评价。建立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引导机制,实行消纳责任考核,研究制定可再生能源消纳增量激励政策,推广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加强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通过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这两只手组合发力,就能有效保障能源的安全性、经济性和清洁性同步实现,破解能源“不可能三角”问题。

点击下载PDF

464

点击量

3

下载量

2023年, 第11期
刊出日期:2023.11
单月刊,1984年创刊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

杂志订购热线

010-620671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