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加快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

作者:本刊评论员 | 作者单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8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首次从中央层面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进行系统部署。8月15日,主题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全国生态日,进一步深入宣传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发展的社会共识。

《意见》的出台,描绘了全面推进绿色转型的路线图,提出要坚持全面转型、协同转型、创新转型和安全转型。就化石能源行业来说,绿色转型《意见》里明确提出:“加强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坚持先立后破,推进非化石能源安全可靠有序替代化石能源,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坚决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深入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十四五’时期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接下来5年逐步减少,在保障能源安全供应的前提下,重点区域继续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积极有序推进散煤替代。加快现役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合理规划建设保障电力系统安全所必需的调节性、支撑性煤电。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加快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推进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建设。”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决油气核心需求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要加大勘探开发力度,夯实国内产量基础,提高自我保障能力。”

从《意见》提出的“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我们看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不是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简单此消彼长的问题,实现能源过渡和替代仍需较长时间,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和经济成本最优的方式下,增强能源兜底保障,才能实现能源绿色转型安全可靠有序替代。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是能源央企的关键核心任务。《意见》提出“加快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是我国探索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发展的一种有效模式和应用场景。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三大目标是油气供给稳步增长、绿色发展效果显著、行业转型明显加快。

我国油气田企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新能源发展基础。一是油气矿权区内风能、光能、地热资源丰富,二氧化碳地质埋存能力强。二是油气田配套设施齐全,拥有自备电厂、土地,以及地下储气库、天然气管道等配套设施,具备开展气风光发电、储能调峰、管道掺氢等业务的基础条件。三是油气生产综合能源应用场景丰富,分布式智能电网、源网荷储多能互补、“油气热电氢”联供可拓展清洁高效的综合能源服务范围。可以说,能源央企已经具备统筹处理好油气增产和新能源开发、新能源消纳与储能、风光发电与气电调峰关系的能力,并且能够协同推进两者融合发展,更好地服务主责主业,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提高油气生产的有效供给。

能源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能源央企必须深入学习好、领会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关于国家能源安全等重要论述相结合,着眼能源央企职责使命,准确理解每项改革举措的背景和定位、指向和内涵,统筹油气供应安全和绿色低碳发展、坚持油气与新能源协同融合发展、加快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方式、持续提升油气产量和综合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绿色发展动能。

点击下载PDF

406

点击量

0

下载量

2024年, 第9期
刊出日期:2024.09
单月刊,1984年创刊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

杂志订购热线

010-620671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