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实施“四大工程”提升档案治理效能

作者:叶玉茹 |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

摘要: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不断强化档案治理以赋能高质量创新发展,实施强基固本、企业记忆、智慧管理和人才强档“四大专项工程”,切实增强档案治理提升对增储上产的保障力、对经营管理决策的支持力、对企业价值共创共享的服务力、对天然气工业文化遗产的传承力,为全面推进油气企业档案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积累了有益经验。

关键字:档案治理;专项工程;赋能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是一项利国利民、惠及千秋万代的崇高事业。档案是长期发展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清晰、确定的原始记录作用的固化信息,是发展历史真实面貌得以还原、发展经验得以总结、发展规律得以认识、发展历史文化得以延续、保障企业根本利益的重要凭证,扎实推进档案治理效能提升能够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深厚且强大的底蕴。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以下简称西南油气田)不断探索档案治理能力提升,夯实档案基础工作与管理创新两手抓,更好服务企业加快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促进企业高质量创新发展。

实施档案治理四大专项工程

一、实施强基固本专项工程。稳步推进档案集约化改革,改变油气田现阶段档案工作力量分散、管理水平不均、馆库条件参差现状,整合资源力量,建设集收集保管、服务利用和编研为一体的区域档案管理“四馆一中心”。

加大“档案+业务”融合力度,在各项业务前端引入档案管理理念,进一步将档案工作纳入主要业务管理制度、业务流程、信息系统和岗位责任制,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积极推动建立档案与业务部门协同会商制度,共同研究业务领域涉及的档案收集、整理及权属等问题。强化档案业务监督指导,对油气田各单位分阶段开展档案工作评价,以“互联网+监督指导”建立档案数字治理新模式,开展档案经常性检查督查和业务指导。

提升档案利用服务能力,推动协同平台档案查阅流程审批,完善E6系统档案检索利用,加强对主营业务、中心工作、风险防控和突发事件应对相关档案研究整理和开发利用,完善重大科技攻关、产品研制、建设项目档案利用机制,为公司经营、科技创新和改革发展提供文献参考和决策支持。

二、实施企业记忆专项工程。 深耕档案记忆资源建设,健全“谁形成、谁归档”责任制,及时跟踪指导新机构建立健全文件材料归档,加强重大历史事件、重大活动、突发事件应对活动和海外工作、疫情管理以及对口扶贫和助力乡村振兴档案资料的收集,推动石油先驱、院士、英模等重要人物,重大事件、重要活动史料等红色资源的征集。有序推进重点档案记忆库建设,加强天然气保供、储气库建设、对口扶贫、助力乡村振兴、“一带一路”及疫情防控、海外专题数据库等档案资源归集整合。推进史志年鉴编纂工作,按照“一企一鉴”计划,开展《四川省志·石油天然气志(2005—2025)》《西南油气田公司大事记(1999—2025)》等重要史志年鉴编纂,形成以《四川油气田年鉴》为龙头的企业年鉴集群。

三、实施智慧管理专项工程。严把档案质量管控,全面推行档案分类方案、文件材料归档范围、档案保管期限表三合一,规范进馆档案形成、审核、收集、整理、保管等流程操作,落实档案解密划控、档案价值鉴定和评估、到期档案鉴定处置,规范地质资料汇交管理。积极推进数字化档案管理,作为中国石油首批试点单位开展数字化人事档案系统项目建设,开展数字化管理子系统、库房管理与巡检子系统配套工作,建立符合要求的数字化人事档案系统,持续推进数字档案备份。完善档案安全监管,健全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定期实施用户权限清理,加强纸质和电子归档资料审查与信息著录,严把执行档案利用审批与借阅档案跟踪催还,建立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档案安全保障体系。持续抓好档案宣传管理,组织开展“国际档案日”系列宣传,开展档案陈列、普法活动,活用文字、摄影、美术、影视媒体手段,定向打造一批具有油气田特色和广泛影响力的标志性档案作品。

四、实施人才强档专项工程。 加快档案骨干人才队伍建设,结合区域档案中心建设和人才强企工程建设,打造档案工匠、骨干人才,多层次加强档案人员专业培训,突出差异化考核,激发档案队伍活力干劲。重点推动档案领域科研人才培养,聚焦档案事业发展各项重点任务,加强组织引导档案人员主动谋划和参与档案课题研究,培养多名档案理论研究能力强、实践管理能力突出的复合型科研人才。进一步培养讲好档案故事人才,结合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班、中国石油共青团工作西南协作区“理响新征程”石油青年演说比赛、西南油气田青年讲师团等人才培养渠道,发掘、培养档案主题故事宣讲人才,进一步弘扬铁人精神、川油精神,生动讲述石油故事和红色石油故事,让书写在档案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推进档案治理实践成效

实现了集约化治档管档能力提升。一是强化档案统筹管理职能发挥。印发档案史志工作“十四五”发展计划、档案史志年度工作要点、年鉴编写大纲,开展管理类档案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重新编制确认,加强勘探开发、建设项目、重大活动等重点领域档案管理,完成对144个建设项目档案验收。二是加强“档案+业务”融合管理培训指导。先后走访多个二级单位开展档案业务培训指导,帮助基层解决档案业务问题;指导新设单位从零开始做好管理类、建设项目类、会计类等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移交。三是推进信息化建设。深化档案管理系统应用,推动档案管理系统到三级单位的纵向延伸、三级单位室藏档案资源在线归档、协同办公系统档案利用在线审批。西南油气田川西北气矿首次将年鉴工作融入协同办公平台,实现年鉴编纂“通知下达、资料上传、单位审核、编志审查、合格完成”全流程全链条全面覆盖。

推动了档案资源体系建设质效双升。一是加强档案收集管理。2023年,共接收101945卷/件管理类、建设项目类、会计类、地质资料等档案归档,完成“我国第一口超深井纪念册”等一批老照片与公司三基工作资料及《四川石油集邮(1983—2011)》等资料完善,《青春红》项目文件归档、历史遗留声像档案与“全面建成300亿战略大气区”重大事件专题档案材料归集。二是完成年鉴编纂9部。其中《四川油气田年鉴》2022卷获石油石化联合会优秀图书奖一等奖。三是实现地质资料汇交记忆。联动业务部门推动地质资料规范化管理,地质资料规范化、专业化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先后获评自然资源部“地质资料管理工作表现突出单位”、全国地质资料馆“地质资料信息报送与年报编报优秀单位”,集团公司“地质资料汇交专项清理工作优秀单位”“地质资料管理先进集体”。

营造了档案编研“知管用护”良好局面。在第16个国际档案日,组织西南油气田档案系统以“奋进新征程·兰台谱新篇”为主题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组织参与“铁人先锋”国际档案日档案知识答题;在“西油记”“川油人”等官方公众号平台推送《奋进新时代 共谱西油兰台新华章》《一起来了解这些档案小知识》。微视频《档案馆的镇馆之宝》荣获中国石油档案微视频评选一等奖、2022年度中国石油电视新闻二等奖,实现从档案到新闻领域的“出圈”。

打造了一支档案专业人才队伍。积极构建档案人员业务学习交流平台,举办公司档案史志业务培训班,主动到基层单位开展工程建设项目文档管理、油气地质资料管理与汇交等专项内容培训。全力培养地质资料管理人才取得成效,产生集团公司勘探开发地质资料管理专家1名,5人荣获自然资源部“地质资料管理工作表现突出个人”称号。通过精选档案领域专业人才、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组团攻关,形成档案集约化管理模式结构设计和运行管控及绩效评价关键技术,并应用于成都地区档案集约化管理试点,以专家带团研究形式实现了对档案专业科研人才的培养。

点击下载PDF

396

点击量

1

下载量

2024年, 第6期
刊出日期:2024.06
单月刊,1984年创刊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

杂志订购热线

010-620671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