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以新质生产力迈越“低效率洼地”

作者:李月清 | 作者单位:本刊记者

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在于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以及其优化组合发生质的变化。这意味着在新质生产力框架下,传统生产要素如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不再是单一、孤立的存在,而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和创新性配置,实现了更高效、更智能的组合和优化。这种优化不仅提高了单个生产要素的效率,更重要的是推动了整个生产系统的协同和升级。

“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标志。全要素生产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产活动的效率,它反映了技术进步、管理创新、资源配置优化等多方面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将成为经济增长主要动力。”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张钹表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是我国未来不断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要努力方向。

在新时代经济背景下,传统要素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边际正在减弱,新型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则日益凸显,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就必须大力推动发展以技术、数据为代表的新型生产要素,优化、改善要素资源配置。

企业经营增长有两种模式,第一种叫数量型增长,第二种叫效率型增长。前者单纯依靠增加投入,即企业通过采购更多设备,建设更多工厂,雇佣更多员工就能够增加产出;后者不用增加资本,也不用增加劳动,仅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水平,即可以同样的资源投入获得更多产出。两种增长模式的根本性区别在于增长的可持续性上。数量型增长没有可持续性,原因一是资源再多也是有限的,因为资本数量、劳动力数量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增加。原因二是单纯的投资拉动会导致资本边际收益递减,即在技术条件不变情况下,投资越多,产能越大,产品价格越低,单位投资收益越低,直至新增投资收益等于零。“新质生产力核心就是强调企业提高效率,只有企业提高了效率,才有利润,有利润才能增加投资和消费。事实上,依靠投资拉动增长将在供给侧积累越来越高的风险,过剩产能、库存和杠杆像三座大山,压在企业头上,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就是要在横向坐标中寻找短板,穿越‘低效率洼地’,激活生产要素、增加有效供给,通过创新、创造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说。

考虑到对标可比性、数据可获性、公司代表性等因素,兼顾国际石油公司和国家石油公司,我们选取埃克森美孚、BP、壳牌、雪佛龙、道达尔能源等5家上市的国际石油公司,以及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巴西石油、挪威石油等5家上市的国家石油公司,从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等4个维度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不同石油公司在世界一流企业特征框架下的表现情况。在净利润方面,从10家公司2017—2021年的净利润来看,表现最好的为埃克森美孚和壳牌,两家公司除2020年因大量计提资产减值导致排名大幅下滑,其余年份均在10家公司中排名前两位;国内3家公司除2020年在10家公司中排名前三外,其他年份基本处于中等偏后位置;总体看,国际石油公司(除BP)的净利润表现普遍好于国家石油公司。在营业收入净利率方面,营业收入净利率是净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率,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可用于比较各企业间的经营管理水平。从10家公司2017—2021年的营业收入净利率来看,表现最好的为中国海油,5年来一直稳居10家公司首位;其他两家国内石油公司则表现较差,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除2020年排名第4和第3外,其他年份基本都排在10家公司后两位;国际石油公司表现差异不大,基本排名在中游上下,仅BP表现欠佳,5年中有4年处于10家公司的后3位。在单位油气操作成本方面,操作成本也称作业成本,包括油气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材料、燃料、动力、人工等各项费用支出;单位油气操作成本是反映石油企业成本控制能力和行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从10家公司2017—2021年的单位油气操作成本来看,表现较差的为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5年来一直排在10家公司的后两位;其他3家国家石油公司则表现较好,除个别年份外排名基本处于中等偏上的位置;国际石油公司的表现同样存在一定差异,BP与道达尔能源表现较好,埃克森美孚、壳牌、雪佛龙表现相对较差。

数据对比会因为参数不同有所差异,但我国企业劳动生产率不高却是不争的事实。这里的劳动生产率指的是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通常叫做技术进步率,是指包括资本、劳动、土地在内全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都不变时,而生产量仍能增加的部分。它是新古典学派经济增长理论中用来衡量纯技术进步在生产中作用的指标。

这些“低效率洼地”再次肯定了新型要素资源的重要价值,其对提高生产效率的“乘数作用”在不断凸显,成为新质生产力形成、突破的关键所在。同时,新要素的介入让生产函数发生新变化,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学习效应会产生新的交叉组合和融合裂变,带动了传统要素的跟进变革,协同推进技术、模式、业态和制度等方面的创新,进而推动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点击下载PDF

515

点击量

0

下载量

2024年, 第3期
刊出日期:2024.03
单月刊,1984年创刊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

杂志订购热线

010-620671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