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美制裁北极LNG—2号项目的影响分析

作者:李泽 冯连勇 |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3年11月,美国再次针对俄罗斯实施了新一轮制裁行动,其制裁方案中包含专门针对北极LNG—2项目的运营商诺瓦泰克(NOVATEK)公司的制裁措施,以限制俄未来的液化天然气生产,减少俄未来的能源收入,这意味着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以及在美注册的任何公司实体不得与其进行任何交易或为任何交易提供便利。

美国此次的制裁行动,北极LNG—2号项目首当其冲。此次制裁会对俄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未来俄又将如何应对?对此,本文首先对于该项目的建设背景及基本情况进行回顾,再深入分析此次制裁对该项目乃至俄能源供应造成的影响。

北极LNG—2号项目介绍

为提升市场份额,提高国际天然气市场影响力,保障国内能源安全,俄政府对北极LNG—2号项目寄予了很高期望,希望能够通过该项目,将全球天然气市场所占份额在2035年从8%提至20%。因此,俄政府对于该项目给予了大力支持。俄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商诺瓦泰克曾在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取得成功,为进一步提高其在西西伯利亚液化天然气产量,2019年9月,诺瓦泰克公司在之前项目基础上,牵头并与外国合作伙伴共同达成了最终投资决定,持有该项目公司60%的股份,道达尔能源、中国国有企业中国海油和中国石油各持有10%的股份,日本金属和能源安全组织(JOGMEC)和三井物产的日本财团则持有剩余10%的股份。

北极LNG—2号项目位于俄北极格丹半岛(GydanPeninsula),是俄第三个大型液化天然气项目,其资源依托于乌特伦内耶(Utrenneye)天然气田,天然气储量估计为1434亿立方米。该项目共设计有三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的设计年产能为660万吨,总产能为每年1980万吨液化天然气,稳定凝析油年产能高达160万吨。首批生产于2023年底投产,并计划于2024年一季度达到预期产能,第二、三条生产线则分别在2024年和2026年上线。出于对该项目的重视,俄政府提供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包括所得税率从标准的20%降为13.5%,对于前250亿立方米天然气和2000万吨凝析油的生产,矿产资源提取税和财产税均被豁免,大概可以支撑12年的生产。此外,对于液化天然气和凝析油的出口,以及部分相关装备的进口也不征收税款。

北极LNG—2号项目关于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大规模响应,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通过引入最新技术,并在LNG生产链上控制碳排放,使得其在勘探、液化和向终端用户供应等方面都走在了各LNG项目的领先位置。依托于北极独特的环境条件,该项目具备全球最低的液化单位能耗之一,通过在液化的各个阶段使用适合北极环境条件的混合制冷剂,实现了最高的液化能效;采用了燃料效率极高的航空衍生气体涡轮机进行机械传动和发电,使得生产具有很高的能效,生产每吨LNG的温室气体排放将比该行业平均水平低30%;其环境特性将确保其在转向低碳经济和对LNG项目提出更高二氧化碳排放要求的条件下保持其竞争力。

俄液化天然气生产及贸易情况

俄罗斯是世界上天然气储量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截至2021年底,俄已探明天然气储量为37.4万亿立方米,排名世界第一。根据美国能源情报署EIA相关数据,2011—2020年,油气出口占俄财政收入的年均值为43%,撑起了俄外贸经济的半壁江山。

在2022年俄生产的3200万吨液化天然气中,超过1400万吨被送往欧洲国家,其主要买家是法国、西班牙、比利时和荷兰。此外,这些国家还是美国液化天然气的主要买家。2022年,全球液化气供应增长了66%,从7500万吨增至1.25亿吨,其中50%以上的增长是由美国液化气带来的,美向欧输送的液化天然气供应增加了250%,从2140万吨增至5300万吨,而随着北极LNG—2号项目的投产,俄液化天然气产量将增至5000万吨,其中50%以上可以运往欧洲,这大大压缩美国的天然气市场空间。

层层制裁下的北极LNG—2号项目现状

2023年11月,出于政治、经济利益考虑,美对俄北极LNG—2号项目进行制裁,一方面削弱俄经济实力,特别是重点打击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对其能源企业给予重创;另一方面,对于该项目的制裁可以中断俄与欧洲的经贸合作,使得欧洲陷入能源危机,从而为美天然气进入欧洲市场创造有利条件。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俄受到的第一次制裁,早在2022年2月俄乌冲突开始时,美和欧盟就对于俄实体实施了广泛制裁,来自欧洲和日本的外部融资者在金融、技术和运营领域正逐步减少在俄业务,许多外国实体拒绝与俄实体合作;欧盟禁止对俄出售天然气液化技术,俄不再能够获取外国的液化技术,从而实质性地阻碍了短期内液化项目的发展。

法国和日本是俄乌冲突以来对俄实施制裁行为的“西方联盟”的老牌成员,在美宣布最新一轮制裁之后,作为项目股东的道达尔能源公司和日本三井物产与JOGMEC组成的财团均表示,因不可抗力而使继续参与该项目存在挑战,陆续退出了俄上游业务。

image.png

受到美国制裁之后,北极LNG—2项目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在物流方面。该项目地处偏远,且由于海洋冰层的存在,使得运输一直是它的一个弱点。诺瓦泰克原先租用的船队不足以支撑该项目的天然气供应,另需要21艘船,原计划由远东红星造船厂建造15艘Arc7冰级LNG运输船,另由韩国造船公司大宇集团建造6艘。红星造船厂由于此前没有过建造此类船舶的经验,选择依赖与法国和亚洲船厂合作来完成订单交付,而目前法国GTT公司已经中止在俄的全部业务,使得冰级LNG运输船的交付时间大幅度延迟。与此同时,韩国公司也宣布终止了建造合同,该项目的运输压力急剧上升。此外,美国对于欧洲西北部的摩尔曼斯克港和俄远东地区的勘察加半岛的两座LNG浮式储存设施(FSU)转运接收站的运营商也实施了制裁,这是北极LNG—2项目优化运输成本的最优路径之一,该项制裁措施将大大提高LNG物流的成本,对于项目的航运物流会造成巨大的挑战。

在该项目建设之初,第一和第二个LNG平台的液化天然气模块计划在摩尔曼斯克的一个制造厂建造。但是由于工期的延误,这项工作后来被承包给了中国的造船厂。在2019年,英国的石油服务企业德西尼布公司(TechnipFMC)

选择了5家中国造船厂(蓬莱巨涛海洋工程重工有限公司、博迈科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远洋运输有限公司、上海惠生化工工程有限公司和青岛武船麦克德莫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来建造第一、二平台的模块。每个LNG平台需要14个模块,由于欧盟对向俄罗斯转让液化技术进行制裁,尚未交付给俄罗斯的模块上的所有欧洲部件都需要用中国部件替换,这可能导致实际投产时间会大大延后。

制裁影响研判

关于该项目未来的走势,目前仍然存在一个不确定因素,即美财政部是否会对制裁实施任何形式的限期豁免。尽管有可能的外国投资者最终选择出售其在北极LNG—2项目中的股权,但如果美国政府决定予以豁免,他们仍然有可能在此之前按照合同约定获得产量份额。最近,美财政部已发布一项特殊豁免,允许第三方购买俄能源的交易延长至2024年5月1日,这一行为对于确保全球能源市场的稳定至关重要。

从短期来看,美国制裁对于俄LNG—2号项目影响有限。亚洲、欧洲正在逐步度过寒冬,较为温和的气候条件使得其对于天然气的需求量会大大减少,而该项目首条生产线预计于2024年一季度完成投产,不存在加大投入而补充天然气供应的需要。

image.png

从长期来看,尽管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高的成本,但俄仍然可以克服制裁带来的各项挑战。它可能能够进入不受美国制裁影响的不断增长的亚洲液化天然气市场,2022年亚太地区的进口量约占液化天然气进口总量的65%。以中国为例,中国的LNG需求前景依然乐观,特别是在沿海地区,LNG将继续是一个关键的供应来源。短期内LNG需求将从2022年的低点反弹,但复苏的速度取决于经济复苏、能源政策、管道天然气供应和全球LNG价格的走势。相关机构预测2023年LNG需求将达到7100万吨,2024年将达到7500万吨。2026年至2029年,随着LNG价格的进一步下降,LNG需求增长将加速。到21世纪30年代,LNG需求将达到约1.3亿吨的峰值,并在2050年降至1.19亿吨,目前对于LNG的需求仍存在巨大缺口。

区别于美制裁和法日企业的撤资,中方表示尽管美对于北极LNG—2项目实施了制裁,但是中方和俄方将会继续在这一领域进行合作,反对单边制裁行为,要求美解除对俄液化天然气的制裁,在维护全球天然气供应链、保障能源供应安全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为两国共同发展、互利共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以预见的是,在不远的将来,俄选择将液化天然气出口重心转向亚太市场,其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会获得更多的机遇。

点击下载PDF

1360

点击量

0

下载量

2024年, 第3期
刊出日期:2024.03
单月刊,1984年创刊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

杂志订购热线

010-620671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