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相对于传统生产力在质态维度的跃迁,关键在于技术创新驱动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发生“质”的变革。一方面,与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紧密结合的劳动者,契合了数字经济与智能时代生产力发展对能够充分利用现代技术、适应现代高端先进设备、具有知识快速迭代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数字网络通信技术、以数据为代表的新型生产要素,以及高端智能设备等富含先进技术与创新特质的新劳动工具、新劳动对象和新基础设施的引入,推动实现了人类生产生活的范式变革与模式重构,拓展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广度和深度。正是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创新与应用,带来了不同于以往生产力系统的新质态发展。从这层意义而言,新质生产力是告别旧有技术体系、摆脱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在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以新促质”的生产力。
桑田碧海须臾改。一场数智化变革,正向油气行业奔涌而来。
油气行业作为传统工业产业,面对能源革命和能源转型加快推进的新形势新趋势,必须充分利用云计算、物联网、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推动业务模式重构、管理模式变革、商业模式创新和核心能力提升,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价值增长。同时,油气企业只有对其业务进行系统性、彻底地重新定义,包括组织、流程、业务模式和员工能力的方方面面进行重新定义,数字化转型才能成功。
基于智能化数字化转型降本增效的巨大潜力,国际石油巨头纷纷加大数字化布局。埃克森美孚积极利用数字技术推动能源创新,在自动钻井、油田大数据、智能炼厂、数字运营等领域广泛布局。埃尼石油公司将大数据处理能力看作竞争优势,推出强大的工业用途计算机—HPC5超级计算机。哈里伯顿与埃森哲、微软签署战略协议,以帮助提升其在微软Azure云端上的数字化能力。
目前,国际石油巨头已将数字技术布局到油气产业链各环节。特雷斯数据显示:2022年,3000多家油气公司在油井及相关基础设施运营方面花费约1万亿美元,如果加速自动化和数字化进程,可减少约10%开支。斯伦贝谢预测,未来十年,全球油气市场数据业务预计以16.5%复合年均增长率增长,从2022年的316亿美元增至2032年的1459亿美元。数据业务暴涨是油气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趋势的反映。近年来,国际石油公司普遍加快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3D打印、区块链、数字孪生等数字技术创新与应用,以驱动传统油气产业转型升级和能源转型,实现净零目标。
“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深化发展的核心引擎。”中海油研究总院总工程师(地球物理)、首席信息官杜向东表示,数据对提高生产效率的乘数作用不断凸显,成为最具时代特征的生产要素。数据大幅增长、海量集聚蕴藏了巨大价值,为智能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协同推进技术、模式、业态和制度创新,切实用好数据要素,将为经济社会数字化发展带来强劲动力。
油气行业是典型的传统行业,拥有庞大的资源数量、数以千亿计的资产规模、数以百万计的员工。在数字经济浪潮的冲击下,我国的油气巨头也开始翩然起舞。
—中国石油围绕“数智中国石油”建设目标,加快构建“一个整体、两个层次”新型数字化能力,创新推动数字技术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创新生产运行、经营管理等数字化模式。计划到2030年,基本建成“数智中国石油”,实现全价值链业务的数字化和主要作业场景的智能化;到2035年,全面实现数字化转型,全面建成“数智中国石油”。
—中国石化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深入推进数字技术、工业技术和核心业务的深度融合,依托“数据+平台+应用”模式,构建石化工业数字化转型管理新体系,积极推动全产业链智能生产运营和转型升级,以数字技术驱动管理创新、业务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公司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发展的新动能。
—中国海油打造了智能油田、智能工程、智能工厂、智能贸销等,通过采用无人平台开发模式降低操作成本,建成勘探开发一体化数据中心,打造智能油田数据湖,建成了国内首个海油工程数字化技术中心,大幅提升装备作业效率和安全水平。
“新”潮奔涌,“质”风蔚然,数据治理工作是一项迭代演进的、螺旋式上升的系统工程。放眼华夏大地,越来越多的能源公司将聚焦以构建企业数据要素生态为核心的数据赋能新模式,以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为重点方向,推进跨领域、多层次数据要素共享及业务协调发展,为数字化转型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为推动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汇聚澎湃动能。

562
点击量
0
下载量

刊出日期:2024.03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