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突出“三个坚持” 把握“三个着力” 数智+打造云上作业区新模式

作者:赵强 |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高升采油厂

高升采油厂采油作业二区是辽河油田典型的高凝稠油生产基地,管理着牛心坨油田,现有员工244人,党员98名,管理油井196口,年生产能力10万吨。面对稳产难度大、劳动强度高、员工逐年递减的现实矛盾,作业区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充分结合“五个融合”创新机制,持续深化新型采油作业区改革,推动管理单元压缩47%,岗位员工压缩22%,劳动效率提高近30%,作业区平均日产油连上3个10吨台阶,实现“作业区集中监控、中转站单人值班、计量站无人值守”的采油集输一体化运行新模式,为油田公司提速数智油田建设、打造云上作业区提供了高采方案。

image.png

一、坚持思想破冰,精准把握时与势,着力解决“改不改”的问题。坚持转观念和育文化并举,积极探索“一股劲”聚力,引导干部员工深刻认识数智化转型不是做与不做的选择题,而是必须做好的必答题。一是抓好思想动员工作。针对改革初期,员工担心的岗位如何变化、工作量是否增加、薪酬待遇能不能下降等问题,开展领导干部带头讲、党支部书记重点讲、劳模榜样专题讲、党员干部普遍讲“四讲”活动,推动站队、岗位、现场分组联动,实现改革形势、改革政策、改革要求“三个讲清楚”;把拓宽员工诉求渠道作为做好一人一事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开展全员思想动态调查问卷活动,掌握员工思想动态,逐步消除员工心理上的顾虑,打破员工观念上的“壁垒”,为改革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抓好示范引领。针对部分员工不适应新岗位、存在畏难情绪的问题,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表率作用,把创建“党员三包责任区”作为工作载体,通过实施“包思想、包产量、包稳定”的三包机制,将包保业绩纳入支部季度考核排名,实现了党员积分考核和全员绩效考核“两考”融合;发扬工匠精神,依托省级“吴成军劳模工作室”,开展“大师现场课”“生产献计”“难题攻关”等活动,重点围绕抽油机巡回检查、机泵操作规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24项内容进行岗位练兵,扫除知识盲区,提升员工技术水平。三是抓好感召激励。针对改革后,工作环境变化引起员工归属感缺失的问题,深入践行“我为员工办实事”,结合单人驻站、视频巡检、专业维护等不同岗位打造用水改善、用眼保护、健康监测等“民生套餐”,推动改革发展与民生改善同频共振;深入挖掘改革事迹、张一故事,先后在“铁人先锋”“辽河油田官微”等油田主流媒体刊发专题文章32篇,全面提升新型作业区改革的影响力,发挥张一精神的吸引力、感召力,引导干部员工树立见贤思齐的价值导向,主动投身新型作业区建设。

二、坚持改革发力,科学统筹稳与进,着力解决“怎么改”的问题。强化基层党建“三基本”建设和“三基”工作有机融合,积极探索“一张网”整合,推进新型采油作业区改革重点任务落实落地。一是优化组织架构。坚持以专业融合、技术融合和管理融合实现管理层级高度扁平化,按照同质同类单位精简合并的原则,作业区管理框架由“5+12”的管理模式精简为“3+5”的管理模式,撤并压减管理层级9个,构建形成“两室一中心+五大班组”的新型高效作业区组织机构,实现作业区直管班组运行模式,各项指令通过生产指挥中心直接下达各专业化班组,各班组直接对接生产现场,管理时效与管理水平显著提升。二是优化队伍结构。坚持以培养采油、集输大工种和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探索实施“大岗位轮班制”,鼓励员工多工种取证,目前视频监控岗、人工巡井岗党员干部同时胜任率达到100%,采油站操作工人控减比率达77%,人工巡检岗采取上1休3的倒班模式,员工劳动强度大幅降低。实施“党建+改革”课题负责制,发挥传帮带作用,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素养和能力。用好“四微”品牌活动、安全技能竞赛、岗位大比武3个平台,加大高技能人才和小工种培养,抓实抓好党员教育和员工培育“两育”融合,“管理+技术+核心技能岗位”人才梯队逐步形成。三是优化制度体系。坚持以“两册”管理为准则,将制度体系建设与现场管理深度融合,重新制定51个岗位、249名员工岗位职责,增补、调整安全生产职责112项,新增2项岗位操作规程,压缩管理类资料报表12份,生产运行类的报表,由原来的人工采集转变成物联网自动采集。人工巡检人员仅有选择性地录入热循环、电加热及注水井等未上线生产数据。通过合并、上移的方式将8座采油站和高二联的报表改由五大班组负责,资料报表填写工作量由264本减少到111本,减幅58%,为新型采油作业区的规范管理、平稳运行提供制度支撑。

三、坚持行动突围,全面激发敢于干,着力解决“如何用”的问题。坚持系统思维,积极探索“一盘棋”谋划,突出“物联网+”注采输、新能源“三同步”,努力走出一条持续转型升级的发展新路。一是发挥数智化作用。高质量完成作业区物联网项目一期建设,并代表油田公司圆满完成了集团公司的验收工作,第一时间将工作重心转向系统应用,从报警值的设定入手,将生产参数报警分成低级、高级、紧急三个等级,共设置报警值13206个,梳理9项111条参数故障原因,形成了涵盖标准操作规程和典型问题处理方案的使用说明书。完善以视频监控岗为核心的作业区级生产监控指挥中心运行模式,开展大数据分析、智能化管理等新功能的学习和探索,做到实时产量监控、异常及时处置。累计发现处置异常报警20000余条,实现问题井由日分析到实时处理,占产时间大幅缩短。二是发挥“一体化”优势。通过物联网数据自动采集、远程监控和生产预警功能,将高二联原油、污水等计量系统实时数据纳入作业区指挥中心统一管理,实现了生产运行由“分散控制”向“集中管理”的转变。跟踪联合站进站液量、油罐液位和原油含水等情况,顺延排查采油站外输、单井计量和含水波动,实时掌控生产动态和异常事件,实现了由事后处理向事前预防转变,有效降低生产运行对操作人员的依赖程度。三是发挥新能源潜力。充分利用风光电资源丰富、新能源工程推进较快、数字化程度较高、具备区块内综合能源互补利用的有利条件,结合现场可利用闲置井场土地资源情况,在坨35—0131和更坨28—32两个井场安装2台单机容量为6.25MW的风力发电机组,年发电量约3600万千瓦时,实现牛心坨油田绿电替代,预计年替代标煤0.4万吨,CO2减排2.1万吨。围绕“降本增效、绿色低碳、管理提升”开展牛心坨油田节能低碳示范区建设,不断积累建设及运行管理经验,为建设低碳安全、高效智能油田贡献高采力量。

点击下载PDF

581

点击量

3

下载量

2024年, 第1期
刊出日期:2024.01
单月刊,1984年创刊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

杂志订购热线

010-620671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