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全国多地竞逐氢能赛道

作者: | 作者单位:

近日,《广东省推进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发布,提出将加快培育从氢气制备、储运、燃料电池电堆到关键零部件和动力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多渠道增加氢气供给能力,适度超前建设氢气储运加基础设施,利用低温氢燃料电池产业先发优势,打造万亿元级新能源产业集群。

image.png

去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明确,氢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目前,大多数省份都将氢能写入当地“十四五”发展规划。

在能源加速变革、“双碳”目标背景下,清洁低碳的氢能发展备受关注。近年来,我国多地积极抢占氢能发展赛道,一批产业集群加速涌现,应用领域不断延展。

示范应用方面,我国开展了氢能典型场景示范应用,初步打通了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

广东是国内发展氢能产业的大省,已汇集氢能企业超400家,产业产值超100亿元,企业涵盖氢能全产业链,产业集群效应显著,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当前,广州、佛山、深圳等各市正在不断锤炼“氢”功,壮大产业。

天津港集团新近发布,其自主研发制造的全球首台氢电混合动力人工智能运输机器人。通过氢燃料发动机进一步增加续航,该机器人运行时长可达13小时,较纯电人工智能运输机器人提升25%以上。

目前,上海在制氢、储氢和商用等方面已形成了产业集群,并持续探索创新氢能应用场景。

专家表示,各地要加强协同发展,集中突破氢能产业技术瓶颈,形成氢能多元应用生态,因地制宜拓展应用场景,推进产业提质升级。

“应加大科研和金融投入,降低成本,促进大规模应用。”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尹海涛表示,应加大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研发和分布式氢能利用商业模式突破。

“氢能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在2023世界氢能技术大会上表示,要完善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的顶层设计和政策建设,为氢能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项目建设、管理提供基础,同时也为规模化应用做好准备,支撑产业高效快速发展。

点击下载PDF

447

点击量

0

下载量

2023年, 第7期
刊出日期:2023.7
单月刊,1984年创刊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

杂志订购热线

010-620671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