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作为国家石化产业规划布局的重大项目、自治区重点推进的十大工业项目、中国石油加快构建“炼化生精材”的战略性项目,开工建设以来,中国石油广西石化公司(简称公司)党委面对参建单位和建设人员之多等实际,创新党建工作方式方法,积极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党建引领促合作、共建共融提效能,各级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汇聚起建设精品工程、效益工程、阳光工程的强大合力,为项目顺利建成投产发挥了保障作用。
一、创新组织模式,发挥支部组织力
党建引领是项目高标准建成、高水平投产的关键所在。公司党委坚持项目组织架构与党组织设置同步谋划,实现业务延伸到哪里,基层党支部就建到哪里。
一是同步设立项目党组织。一体化项目采用公司与项目管理公司组成联合管理团队(IPMT)+监理+承包商模式。组建项目管理部作为决策层,设立8个管理部门和6个PMT执行团队;按照“四同步”原则,同步设置基层党组织,成立13个党支部,部门经理兼任党支部书记,把项目建设工作与党建工作同谋划部署、同落实考核,实现党建工作与项目建设有机融合。
二是打造坚强的领导班子。项目管理公司派出人员根据需要编入PMT领导班子,纳入党支部管理,班子成员打破身份界定,共同参加政治理论学习、主题党日、组织生活等活动。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在招标方案、关键设备选型、施工三级计划制定等重大事项上充分酝酿、集体讨论、科学决策。班子成员落实工作责任,协同作战,在思想上形成“一盘棋”,在行动上拧成“一股绳”,项目建设的管理效能有效提升。
三是构建党建联盟机制。围绕“党建引领促合作、共建共融提效能”,建立健全党建联盟工作机制,以联合主题党日等形式组织开展业务学习、专题研讨和红色教育,共同提升甲乙方干部员工的思想认识和履职能力;以联合党员突击队共同参与塔器“穿衣戴帽”,提前完成大件吊装任务,实现塔起灯亮;以联合监督共同推进阳光工程建设,营造“亲清”的合作氛围。
二、强化理论淬炼,发挥思想引领力
公司党委始终把理论学习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学用结合,并与开展“转观念、勇创新、强管理、创一流”主题教育结合起来,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引领项目建设。
一是贯彻绿色环保理念,在“绿”上发力。在项目建设中,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把“绿色”写入工程建设总体部署。采用先进环保节能技术,新增用电全部使用绿电,装置能耗、终端电气化率等均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开创性实施无土化施工,全项目进行地面硬化,坚决杜绝施工对空气及水源的污染,把绿色发展理念贯彻于项目建设的各环节、全链条。
二是践行创新驱动思想,在“新”上突破。坚持把“六化”管理理念贯穿始终,与“六大控制”深度融合,构建起科学高效的项目建设范式。创新采用“一个现场、两个工地”建设,因地制宜统筹考虑预制场和现场材料流转、场地占用和预制施工。推行大规模“模块化”建设,以空间换时间,有效减少现场作业,节省工期,提高安全控制力。
三是落实数智发展要求,在“智”上赋能。推广使用EPM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和企业多级计划管控平台,实现项目全过程信息化管理;运用集成档案管理系统,首次实现交工技术文件单套制“一键式”电子化归档;创新实施智慧工地建设,在项目建设初期投用门禁系统、AI违章识别以及周界报警系统,高清摄像机与无人机全盘布控,形成多维立体防护网,确保项目安全高效推进。
三、 创新工作载体,提升队伍战斗力
公司党委针对员工来自不同企业,坚持靶向施策,创新工作举措。
一是以“五联”促融合。党支部联合开展活动,是促进互学互鉴、共同提高的有效方式。公司党委通过理论联学、活动联办、资源联享、发展联促、经验联结的“五联”,把公司原有炼油党组织与一体化党支部、机关和基层党支部有效链接起来,形成优势互补,协调互动的有机体。每年至少联合组织2次活动,打造了项目现场微党课、红色教育、岗位讲述等品牌活动,为党支部之间、党员之间架起了交流融合的互通桥梁。
二是以示范强引领。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项目施工现场要求党员佩戴党徽,在安全帽上粘贴党员名签,亮出党员身份,随时接受群众监督,让党员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使命。通过划分党员责任区,压实片区内安全管理责任、质量管理责任、进度管理责任,着力打造恪尽职守的模范先锋,为有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增加内生动力。实施新入职员工“双导师”制,技术专家带技能,党员骨干带思想,从源头抓起,持续提升员工的政治素质和技能水平,党组织吸引力不断增强。项目筹建以来发展党员28人,吸纳入党积极分子30余人,持续为党员队伍注入新鲜血液。
三是以关爱鼓干劲。突出员工在项目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以员工需求为导向,多种渠道了解掌握员工所需所急所盼,将需求划分为三个层次,逐项制定解决措施,跟踪问效形成闭环管理机制。聚焦基础保障需求提升员工幸福感。针对一体化员工开展“三个一”活动,以一张问卷了解员工最关心的事,一场答疑回应员工的期待,一次提交办理全部入职手续。通过制度宣贯和答疑,使员工全面了解薪酬、保险、医疗、住房补贴等涉及员工最直接的利益问题。持续改善现场办公环境,在项目临时办公场所增建淋浴室,现场搭建施工人员休息驿站,配备桶装饮用水和预防中暑的基本药品等,关爱无处不在,员工的安全感、幸福感持续提升。聚焦成长发展需求,提升员工成就感。公司对一体化项目人才选拔不拘一格,不论资排辈,打破固化的层级束缚,项目管理公司派遣人员任施工经理、安全经理17人,占比30%,公司三级管理人员任部门经理的24人,占比42%。实施“一岗一薪,岗变薪变”薪酬机制,让岗位价值与薪酬回报直接挂钩,有效激发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主动性和创造力。聚焦情感认同需求,提升员工归属感。通过改选,增补等方式,吸纳一体化员工担任工会委员、职工代表、生活管理委员会委员等职务,保障他们参政议事的权利。开展形式多样的项目建设慰问、员工家庭走访、座谈交流,建立员工意见征集及反馈机制,有效激发了一体化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四是以竞赛保节点。探索建立了“1+N”劳动竞赛模式,以“争当星级员工,打造精品工程”劳动竞赛为主竞赛,在高质量开展“主竞赛”的同时,结合项目环境特点、专业特点、工期要求以及各个关键节点,大力开展阶段性劳动竞赛和专业劳动竞赛,设立竞赛组织机构,明确竞赛内容,强化竞赛组织,提升竞赛成效。统筹谋划各关键节点竞赛,在施工准备、土建施工、安装施工、工程收尾中交以及联动试车、投料试车等阶段,开展了土建攻坚、旱季攻坚、百日会战,决战“6·30”等竞赛活动,及时评比、精准奖励、激发干劲,确保了项目按节点推进、按计划实施。与此同时,各专业还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劳动竞赛。针对安全环保管控开展红黑榜评比劳动竞赛,以“强化质量风险防范,助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组织开展了质量卫士评比劳动竞赛。通过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全方位监控、全链条赋能的竞赛机制,有效提升项目整体质量水平。
79
点击量
0
下载量
刊出日期:2025.10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邮 发 代 号:2-336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