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在“精”字上花力气 老油田贡献新方案

作者:宁继鹏 |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公司

1762847989925.png

中国石油吉林油田(简称吉林油田)作为勘探开发60余年的东部老油田,面对资源品质持续降低、产量规模增长乏力、经营成本居高不下的严峻挑战,拿起转变观念的“思想武器”,精益做好人力资源“精雕细刻、精益求精、精打细算”三篇文章,“水滴石穿”解决“人”的各类问题,凝聚起老油田突出“重围”整体合力,贡献了“老区不老”“吉林方案”。

一、做好“精雕细刻”文章,优化重构“油公司”管理架构

“解放思想,打破框框上”是吉林油田“五上”精神重要组成。吉林油田直面人力资源结构矛盾“叠加突显”、人岗匹配“旱涝不均”等问题短板,把组织体系优化重组作为集约配置人力资源的先导性工程,推动各类资源向主责主业、新兴产业集聚。

一是谋篇布局“量体裁衣”,顶层设计高效组织体系。聚焦原油、天然气、新能源“三分天下”转型发展战略、奋进高质量发展需要,专门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牵头的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坚持“高站位谋划、高起点部署”,兼顾新与旧、稳与进、当前与长远,统筹“油公司”模式改革、未上市深化改革、人才强企工程,精心设计了匹配油气新能源融合发展组织体系,作出“十四五”压减二三级机构“三成以上”的战略部署,改革更加系统、整体、协同、彻底。

二是刀刃向内“瘦身健身”,深度优化公司机关本部。坚持把“价值型”本部建设作为改革提效的重中之重,持续深化“大部门制”改革,从“三定”入手,全面厘清部门职能范围,打破过度专业化分工,归并整合相近、单一职能部门3个,全面撤销机关附属机构3个,深化勘探、开发、新能源、工程技术等4个直属事业部改革,专业管理能力显著增强。同步精简优化内设机构编制,全面撤销“5人以下科室”70个,优化控减管理人员编制10%,“宁缺毋滥、优中选优”配强机关干部,机关工作活力、战略引领能力明显增强。

三是动真碰硬“拆庙并灶”,系统重构二级单位架构。聚焦“效益效率最大化”,对采油气单位实施规模、效益调控,规模较小的同区域就近整合,“孤岛”单位向新型管理区转型;对生产辅助单位加快内部专业化重组,探索“盈+亏”整合模式,同质业务仅设置一个单位;对后勤低效单位坚持“应撤尽撤”,压减二级单位18个。全面清理“人浮于事”“不打粮食”“过小过细过碎”基层单位,为强化价值创造注入强劲动力。2021年以来,二三级机构分别压减32%、37%,组织运行效能、资源配置效率、价值创造能力明显提升。

二、做好“精益求精”文章,推动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

吉林油田把人力资源当作企业发家致富第一资源,坚持“先挖渠、后放水”,用好“加、减、乘”运算符,挖掘和释放全员创效潜力,全力破解效益发展困局。

一是做好压编控员“减法”,把富余人员“漏出来”。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在公司层面统一开展“三定”工作,转变“有业务就设岗、有岗位就配人”固有思维,突出“保一线、控二线、压三线”控编减员导向,对标同行业先进定员定额标准,按业务板块差异化核定编制。新一轮核减编制定员4000人以上,在油水井数净增2000口以上、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75万千瓦情况下,自营业务目标定员控减到2.1万人,减幅15.4%。

二是做好劳务输出“加法”,让低效冗员“走出去”。树牢“内部市场解决温饱、外部市场发家致富”理念,设立内外部市场创效专班,拓宽渠道共享使用富余人力资源,物业后勤低效单位承接生产单位后勤业务盘活500人,松原采气厂向川南公司内部劳务输出65人。巩固拓展外部市场,坚定实施劳务外输创效、外部技术施工创效两项工程,劳务输出连续7年“硬稳定”3900人以上,为企业捧回了效益,更捧回了老油田二次创业的精气神。

三是做好全员创效“乘法”,把人力价值“提上去”。强化数智技术对人工替代作用发挥,试点推行“大班制”油区管理改革,推动采油班站向“单井承包→井组承包→区域巡检”转变,取得用工“减”、成本“降”、劳效“升”明显成效。支持基层“一区一策”、先试先行,深度应用“大工种、大岗位”,试点采油集输一体化新模式,单井一线用工压减40%,走通走活了后线低效岗位减员增效新路。

三、做好“精打细算”文章,以考核“指挥棒”凝聚全员创效合力

吉林油田深化薪酬分配改革,推行“奖金凭业绩、收入凭贡献”“挣奖金”考核,以绩效考核“指挥棒”代替行政手段,凝聚起全员提质增效“心往一处想”、控投降本“劲往一处使”强劲合力。

一是“挣”出主观能动性。聚焦生产经营实际及长远战略规划,创新构建以工效挂钩为主、专项激励和边远补助为辅的“一体两翼”“挣奖金”机制。突出压力承接,逐级签订绩效合同,做到人人有指标、层层负责任。进一步突出“挣奖金”导向,扭转过去完不成任务指标“扣”奖金做法,变更为只要超利(减亏)就给予奖励、超利越多奖励越多,激发调动各单位“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挣奖金”,让“追求效益最大化”“推动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成为共识。

二是“挂”出贯彻执行力。创新制定“工编挂钩”倒逼机制,工资总额与单位总编制、干部(机关干部)编制、高成本操作岗编制“三挂钩”,超编减资、节奖超罚,撬动基层主动深化用工改革、外闯市场盘活创效,加快挤干用工“水分”。聚焦人力资源正向流动、高效配置需要,逐项制定改革奖惩办法,规范建立“主动改革奖励、被动改革受罚、领导同奖同罚”改革激励约束“三项机制”,旗帜鲜明奖勤罚懒,2021年以来,累计核减超编工资总额5044万元,奖励缺员和改革创效单位536万元。各单位主动改革意识明显增强,变“一心一意兵强马壮”为“千方百计控编减人”,加速了员工队伍瘦身健体。

三是“兑”出干事精气神。坚持“量入为出”,工资总额逐级承包、层层管控、节奖超罚,授予基层自主分配权,促进基层主动提升管理、减员增效。扶余采油厂针对一线用工大幅退减,推行人均管井考核,倒逼作业区主动优化生产模式、优化控减人员;乾安采油厂将员工收入与开发指标、运行费用挂钩,促进基层场站主动提质增效;勘察设计院推行“工日量化计件”考核,对科研设计人员计件发奖金。破除分配“大锅饭”,摒弃“平衡”和“照顾”,奖金侧重向岗位业绩好、工作贡献大的单位和员工倾斜,让创效的单位更有“账”算,能干的员工更有钱赚,单位间、员工间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前后线单位奖金最高差2倍,创效与亏损单位人均收入相差2.2万元,同单位奖金最多差4倍,有效激发了各单位提质增效、全员干事创效的热情。


点击下载PDF

93

点击量

0

下载量

2025年, 第10期
刊出日期:2025.10
单月刊,1984年创刊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邮 发 代 号:2-336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

杂志订购热线

010-620671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