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重大战略抉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发展方式向更多依靠技术进步、更多依靠管理提升转变。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简称新疆油田)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落实中国石油集团党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两大突出矛盾”,对标“五个着力”重点任务,锚定“12234”发展目标,深耕能源盆地,建设百年油田,聚焦产业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数智创新和人才创新,全面推进中国石油集团上游业务“油气热电氢” 融合发展新模式在新疆油田落地实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打造5000万吨现代化综合性能源公司。
聚焦科技创新,持续迭代升级,打造行业领先的创新型企业。新质生产力主要由技术革命性突破催生而成。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新疆油田坚持“四个面向”,坚持技术立企,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创新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强化高质量科技供给。集中优势力量,高效配置资金、人才、数据等要素资源,以工程思维系统推进低碳零碳油气田示范等7个国专项目,推动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统筹支撑当前和引领未来,抓实稠油清洁替代、页岩油高效建产、高压储层改造、地面工程优化简化、二氧化碳二次高效捕集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破卡解压”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同时,努力形成一批原创性成果。推动高效率成果转化。依托重大工程、重点项目、重点任务,一体推进“生产出题、科研答题”“科研给技术、生产用技术”协同联动,优选实施一批试验项目,推动尽快形成转化推广条件,加快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步伐,通过完善产业链、带动产业化,推动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协同推动“9+12”科技专项工作,攻关形成全油气系统地质理论、陆相页岩油立体开发、稠油绿色开采、低渗砾岩油藏气驱提采等一批创新性成果。营造高水平创新生态。加强与怀柔国家实验室科技合作,建好陆相页岩油、深层油气等国家级试验平台,推动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完善升级,研究组建乌鲁木齐新能源研究院,实施任务导向型的科技攻关模式,加强与高水平院校、科研机构和能源公司合作,建设一批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健全容错保护、风险承担、收益分享等机制,形成“人人皆想创新、人人皆能创新、人人创新必然形成大创新”的局面。
聚焦产业创新,加快转型升级,大力实施“2112”四大工程。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其主要表现形式包括催生新产业、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新疆油田坚持“深耕能源盆地、建设百年油田”发展理念,着力把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坚定不移推动“四大工程”,打造“油气热电氢”融合发展新模式,上扬“第二曲线”,夯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基础。攻坚原油非常规。围绕老区硬稳产、新区快上产,进一步细化玛北页岩油、玛湖致密油、吉木萨尔页岩油、中佳低渗油气等专项规划,扎实推进“上玛湖”稳产300万吨、“新玛湖”上产300万吨、吉木萨尔页岩油稳产140万吨等重点项目,加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本管控,支撑原油2000万吨稳增长,形成国内原油主力接替区。进军天然气超深层。突出经济和技术“两个可行”,做实勘探开发一体化方案,加快天山北麓、中佳等4个千亿立方米气区增储上产,做实勘探开发一体化方案,超前谋划建设地面场站管网,打造战略增长极。打造CCUS产业集群。立足盆地资源禀赋,根据碳源分布和源汇匹配情况,加快“三纵两横”管网建设,优化适宜油藏,逐步推广以低成本绿电支撑二氧化碳驱三次采油开发试验,构建“油气新+CCUS”一体化产业链,今年累计CCUS注碳45.7万吨,初步形成500万吨碳供给能力。建设新能源大基地。坚持规模外送、融入国家战略通道,用好地方优势、拓展区域供能,落实“双碳”目标,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组建成立工作专班、现场指挥部、新能源研究院,全力推进库木塔格、克拉玛依等4个千万吨当量大基地规划落地,积极推动煤电联营、呼图壁、吉木乃、高温光热等重点项目建设,从油气当量向能源当量转变,坚定不移推进新能源新材料新事业发展,努力实现到2030年传统油、气与新能源“三分天下”、2035年率先实现新能源占比达“半壁江山”的目标。
聚焦管理创新,深化改革提升,构建完善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新疆油田针对“两大突出矛盾”在油田的表现和“六个较为紧迫”的问题,坚持把管理作为企业发展永恒主题,着力打通制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以创新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高效顺畅流动。精益化管理提升效率。牢固树立“经营上精打细算、生产上精耕细作、管理上精雕细刻、技术上精益求精”等现代治理观,突出关键核心指标的牵引导向作用,强化战略管理、投资管理、财务管理、运营管理、营销管理、供应链管理、依法合规管理,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提升科技创新效能,做强机制保障,更好地发挥管理“稳增长、提质效、防风险”的作用。推进大集中ERP高效运行,健全运营管理体系,实现“四流合一”,构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具有新疆油田特点的管理模板。市场化改革激发活力。把市场的理念贯穿到新一轮深化改革提升行动中,积极推进组织体系持续优化提升、内部市场化运营、工程技术“1+N”运作、“双合同契约化”管理、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等专项工作,优化工程技术服务运营模式,营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推动生产要素进一步向产业强基补短、能源安全保障等方向倾斜。对标引领创一流。大力弘扬石油精神,深化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完善高质量发展对标指标体系,建好用好对标信息化平台,实现PDCA循环提升。强化基层基础管理,推进业务流程重组再造、规章制度完善,做好“两册”质量提升和实施应用,强化员工基本功训练,推动基础管理更加规范高效。标本兼治防控风险。坚持树牢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构建以事前预防为核心的“大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完善新能源领域新业务的风险防控体系,推动“四全”“四查”要求与QHSE体系深度融合,纵深推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打好“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健全安保管理体系,完善区域协作机制,深化企警企地协同治理,推动平安联创,维护大局和谐稳定。
聚焦数智创新,强化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油田数智转型发展新实践。作为中国石油集团数智化转型试点单位,新疆油田认真落实中国石油集团“数智石油”战略举措,推进与华为、中国移动等的战略合作,拥抱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快人工智能场景建设,优化完善算力体系,推进全流程、全场景、全链条数字化转型。推进信息补强。按照“示范引领、规模应用”原则,通过“产能配套、专项工程、老油田改造”三条路径,全面提速油田全参数物联网建设进程,公司单井、站场物联网覆盖率分别提升至100%、94%,单井全自动化率超过60%。完成物联网补强规划,加快生产指挥中心功能完善和模式转型,推动井站一体化高效联动,建设一批“小站无人值守、大站少人值守”示范区,构建智能油网、智慧电网“两张网”,培育领航级的智能采油气厂。推进数字赋能。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场景建设,深入实施新一轮数据治理行动,加强数据规范管理应用,建设用好油气勘探等10个一级场景、生产动态跟踪等4项功能模块,推进生产组织智能指挥、勘探开发一体决策,全面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全面推广“安眼工程”,上线运行生产预警预测、稠油吞吐、管道完整性等智能化模块。全面加快配套计量设施、涉水设备设施的建设进度,攻克批量远程计量与含水在线监测等技术难题,17000余口单井、近2300座中小型站场实现了“无人化值守、少人化生产”,生产效率大幅提升,节约一线员工有效工时50%。推进网络升级。建强IT基础设施,加快工业软件研发应用、工业操作系统转型升级,优化更新数据网络,持续扩充算力资源,保障服务器、存储等硬件资源需求,支撑主营业务发展。生产指挥系统2.0及移动端上线应用,集成“集中监控、分析诊断、安环监督、生产调度、应急指挥”五项职能,上线9大场景,横向打通30套业务系统数据流,纵向贯通28家基层单位指令流,实现油气全业务链67万点实时数据统一汇聚、500余项指标掌控分析,运行调度效率提升20%以上。加大油田全产业链北斗规模化应用力度,推进IPV6规模部署,加快信创国产化替代,提升油田信息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聚焦人才创新,深化选育管用,打造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人才队伍。人才是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能动主体,新疆油田树牢“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完善“生聚理用”机制,培育造就高端人才、稳定壮大关键人才、激活用好现有人才、储备战略接替人才、加快引进紧缺人才,实现“人才”与“企业”的共同发展,以强大人才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精准实施素质提升赋能计划。前瞻性制定勘探开发、工程技术、新能源、人工智能等专项人才培养计划,加大科研与生产单位人才双向挂职、任职交流力度,围绕新场景新模式搭建技能练兵比武平台,大力弘扬“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等优良作风,打造满足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技能、技术、管理”三支人才队伍,提升人力资源配置效率。大力实施急需紧缺引才行动。聚焦超深层油气、新能源、数智化等领域,用好准噶尔盆地研究中心、科创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平台,通过技术合作、项目聘用等方式,加大研发岗位人才补充力度,创造条件引进优秀人才和创新团队。精准匹配新进员工岗位,“一人一策”个性化服务高层次人才,确保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健全完善干部人才考评体系。坚持以岗位为基础、价值创造为核心,分级分类分专业进行评价,与培养开发、选拔使用、流动配置等挂钩,激励促进人才价值提升。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健全完善“三能”机制,构建纵向晋升顺畅、横向流动有序的职业发展通道,激发干部员工干事创业热情,增强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新时代新征程,新疆油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做强油气优势产业、做大新兴能源产业”两条主线,围绕“2112”四大工程,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奋进高质量发展,以跨越2000万吨、挺进5000万吨的实干实绩,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大美新疆稳定发展、中国石油集团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96
点击量
1
下载量
刊出日期:2025.10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邮 发 代 号:2-336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