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老气田精益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作者:李登辉 陈兵 苏婵娟 张丰元 杨莉 |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第三采气厂

摘要:在全球能源转型与老气田开发矛盾交织背景下,本文以长庆油田为研究对象,基于精益管理理论框架,通过构建战略导向、全链条优化与长效保障协同的实施路径,创新提出集成的精益管理模式。以“四全精益”机制推动生产运营流程再造,结合“三全三对”保障体系培育组织精益文化基因,有效破解老气田稳产保供与成本控制的平衡难题。案例验证了精益管理理论在复杂油气田开发中的适应性创新路径,为传统能源企业实现内涵式发展提供了兼具理论价值与实践启示的管理范式。

关键字:油气田开发;精益管理;老气田改造;管理模式创新

在全球能源格局深度调整与地缘政治博弈加剧的宏观背景下,我国能源安全体系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复杂考验。国际能源供应链的脆弱性显现、传统能源开发边际效益递减、绿色低碳转型压力叠加等多重挑战,对油气田企业的管理效能提出更高要求。作为典型的资源型企业,油气田开发正面临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式发展”的范式转变,传统粗放式管理模式因资源错配、效率衰减和风险叠加等问题,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对稳产保供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协同要求。在此背景下,精益管理理论的价值逐渐凸显—其以“消除浪费、持续改进、价值创造”为核心逻辑,通过系统化识别生产流程中的非增值环节,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构建动态化、标准化、全员参与的管理体系,为破解老气田开发中“高成本、低效益、强约束”的难题提供了理论支撑。

长庆油田作为我国陆上最大油气田,其老气田开发面临着地质条件复杂、气井自然递减率攀升、设施设备老化等挑战。基于精益管理理论,企业需从全生命周期视角重构管理框架,精益管理理论在长庆油田的实践已从单一生产环节优化延伸至组织、制度和人力等维度。这种系统性变革不仅强化了老气田稳产的“压舱石”作用,更通过管理软实力的提升,为应对能源安全挑战、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内生动力。因此,以长庆油田为样本探索老气田精益管理的优化路径,既是对传统能源企业管理范式革新的理论回应,亦为同类油气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长庆油田老气田生产管理现状与潜在挑战

1. 老气田生产管理现状。经过20多年开发,老气田存在“类型多、井数多、递减快”等问题,剩余资源劣质化、边缘化、复杂化矛盾日益突出;老井单井产量逐年递减,低产低效井占到总井数的60%以上。为持续夯实老气田稳产基础,长庆油田聚焦“延长稳产期和提高采收率”两大目标,以“五重”技术路线为指导,深化气藏认识,重构稳产对策,深入推进气藏精细管理,全力推动老气田高质量发展。

2. 潜在挑战。数字化智能化的应用使得油气产量显著增加,劳动生产率大幅提升。但仍存在安全环保水平较低,运行成本高,用工总量大等问题,气田经营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长庆油田老气田的管理模式也在不断优化。在长庆油田老气田的开发建设中,探索形成了“六统一、三共享、一集中”管理模式和“四化”建设模式,确保气田的安全稳定生产。但目前仍存在气井精细管理落实不到位、措施挖潜主动性不强、气藏动态分析不够深入等问题,需进一步优化气田管理模式。

长庆油田老气田精益管理模式创新

1. 老气田精益管理模式构建。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效率为中心,紧扣“开发高效、管理一流”目标,秉承“精细挖潜增产量,精益管理出效益”的理念,实现老气田精益化管理,全面提升老气田稳产能力,不断夯实高质量建设一流百亿方现代化采气厂根基。

长庆老气田精益管理是根据企业特点持续改进的精益管理模式,构建“一个目标、一种指导、一大基础、四全精益”“三一四全”精益管理模式,即在精益目标下以精益管理思想为指导,对价值链全周期协同、全过程管控、全方位优化和全覆盖组织,树立“向全链条要效益,一切成本皆可降”的信念,基于PDCA原则通过战略、实施和基础层使其制度化、流程化和自动化。

2. 老气田精益管理的措施要点。在上述背景下,长庆油田管理升级需构建系统化实施路径:

其一是战略导向型路径。长庆油田以精益管理理论为框架,紧扣“开发高效、管理一流”目标,通过PDCA循环将战略规划与执行动态衔接,构建特色化精益管理体系。采气三厂基于“价值创造引领、资源效能盘活”原则,创新实施“六联共建”机制(联商方案、联管制度、联创阵地、联抓考核、联享兑现、联动闭环),以责任压实与过程督导强化投资—产量—成本—效益的动态平衡,推动粗放式管理向资源集约化、决策数据化的精益模式转型。该路径以最小资源投入撬动最大价值产出为核心逻辑,依托战略解码将降本增效目标融入勘探开发全流程,通过标准化作业、穿透式成本管控与安全风险预控,实现地质潜力挖潜、存量资产激活与效益空间拓展的协同升级,最终形成目标导向、闭环迭代、全员参与的精益运营范式,为老气田可持续开发提供系统性战略支撑。

1762846419547.png

其二是全链条优化路径。长庆油田以价值链协同为核心,构建覆盖勘探开发、生产运营到供应链协同的精益管理体系。通过精益管理涡轮模型驱动管理职能模块化分解,将“精益气藏开发—精益运营管理—精益效益建产”三大板块深度耦合:在气藏开发端,突破传统集气站管理模式,创新实施“块内分区、区内分带、带内分藏”单元化开发策略,依托“三线四区”效益评价模型实现单井级成本穿透式核算,通过构造特征与生产动态的智能匹配提升储量动用效率;在运营管控端,推行“四精”管理模式(核算精准、物资精细、资产精简、设备精益),建立“成本写实—动因分析—优化调整”循环机制,从钻井压裂到设备运维全流程压缩非增值损耗;在效益建产端,创建合作开发与自主开发协同的示范区,通过网格化强矩阵管理实现业务流与价值流动态匹配,将地质潜力评价、工艺参数优化与投资效益分析纳入统一决策框架,形成可复制的“技术—管理”双轮驱动范式。该体系通过全要素协同、全流程再造与全周期管控,推动老气田开发从规模驱动向价值创造转型,实现综合递减率下降与资产创效能力提升的协同突破。

其三是长效保障路径。长庆油田构建“理念革新—机制驱动—文化浸润”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体系。通过“全三对”机制实现精益管理深度渗透:“三全”体系(全面计划、全面预算、全面执行)以预算为轴心贯穿战略解码全过程,通过动态跟踪与价值流分析确保资源精准投向高效益领域;“三对”机制(对标指标、体系、能力)建立“诊断—改进—提升”螺旋式演进模型,依托量化评估持续优化管理基准线。在此基础上,通过“战略共识营”“精益工作坊”等载体重塑组织心智模式,将精益理念从工具方法升维为文化基因,构建起涵盖激励机制、能力矩阵、数字化平台的全要素支撑网络,形成完整的闭环生态,为老气田管理变革提供持续动能。

1762847093852.png

相关建议

1. 构建老气田精益管理模式建设长效保障机制。建立全面的指标体系和科学的指标确定方法,确保指标精准;明确工作流程与标准,强化流程监督与审查,保证程序规范;建立公正的评价体系和透明的结果公示与反馈机制,确保结果公正;通过制度建设和持续改进,以及人才培养与文化建设,实现长效常态。

2. 精益管理模式的推进需要高层领导全力支持和推进。精益管理模式的高效运行需要领导层顶层推进,在面临现实阻力的过程中,通过高层领导从战略层面去推动,科学高效的配置人力、财力、物力、信息和环境资源的管理,实现公司持续发展的系统管理模式。

3. 重视精益管理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对长庆油田老气田的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进行精益管理培训,提高他们对精益管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训内容应包括精益管理的理念、方法、工具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案例。建立精益管理文化,强调精益管理理念融入企业的日常运营中。

4. 持续改进老气田精益管理模式。精益管理是一个完整且闭环的管理体系,在企业内部日常经营中运用精益思维是持续改进的过程,需要依托企业或组织为平台建立持续改进机制,通过持续改进,不断优化气田的管理和生产流程,提高企业的可持续竞争力。

(参考文献略)

点击下载PDF

95

点击量

0

下载量

2025年, 第10期
刊出日期:2025.10
单月刊,1984年创刊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邮 发 代 号:2-336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

杂志订购热线

010-620671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