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国企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模型构建及路径探索

作者:熊伟 田解超 王振 李睿 梁静远 |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管理干部学院

全面推动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是国有企业保持正确发展方向的关键,是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生命力之所在,对于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提高国有企业党的建设质量、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中国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在广泛调研、深入了解当前国有企业推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实践做法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积极构建深度融合的三维模型和七度要素,提出新时代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思路、策略及建议,形成本课题研究报告,为国有企业推进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提供参考借鉴。

一、新时代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模型及维度

(一)国企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三维模型

三维融合模型即准确把握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的规律和特点,努力把做“人”的工作、做“事”的工作结合起来,把思想工作、业务工作、管理工作贯通起来,始终遵循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本质特征和实践要求,以系统观念和工程思维全面推进基础工作、基本队伍和基层管理深度融合,构建以业务为中心和基础、以人员为根本和主体、以管理为依托和保障的“三位一体”深度融合模型。

(二)国企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七度要素

七度要素是在基础工作、基本队伍、基层管理三个方向上的七个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是每个方向推动深度融合的组成部分和主要内容,是推动深度融合的基本结构、实践做法、具体抓手。

二、新时代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思路、策略及建议

(一)聚焦“事”这个重要基础,全面推进基础工作深度融合,实现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同频共振

突出理念同享。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伟大建党精神、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等运用到企业改革发展全过程;把国有企业在长期改革发展历程中积累的基本经验、国有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等运用到党建工作中,潜移默化中实现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理念融合渗透。

突出行动同步。牢固树立“没有离开业务的党建,也没有离开党建的业务”思想观念,以整体思维、融合思维统筹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推动党建工作时注重围绕生产经营中心,安排重点任务、推进重大项目要注重发挥党建统领作用,做到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确保党建与业务融为一体。

突出目标同向。把党建与业务工作目标有机结合,围绕中心工作、重点任务、阶段目标开展党建工作,持续探索工作方式方法创新,在党建与业务目标融合中引入目标管理法、目标和关键结果管理法、PDCA循环管理法等科学管理方法,推动目标量化和具体化,实现党建与业务融合有方向、有目标、有标准。

突出活动同行。围绕生产经营及重点项目运行,大力推进以党建协作区、党建工作室、大讲堂等为主要内容的党建功能区建设,深化党员挂牌上岗、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红旗党员先锋岗、党员公开承诺、党员分类积分管理、党员突击队和党员先锋工程等载体,进一步推进党建活动与业务工作同步开展。

突出考核同频。结合企业实际制定业务工作绩效和党建工作绩效考核评价办法,把业务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把党建工作开展情况纳入业务发展责任体系,坚持考核评价工作同步进行、考评结果同步运用,将党建工作绩效与业务工作绩效同步考核兑现,做到党建与业务考核双向渗透、有机统一。

突出保障同力。推进党的组织全覆盖,采取单独设置、联合设置、党组织建设与项目建设相结合等创新方式及时成立党组织;健全党建工作制度体系,编制党建基础工作指导手册,构建起标准化的党建工作流程体系;加大党建工作保障力度,用好党组织工作经费,确保党建“有人理事、有钱办事、有阵地议事”。

突出责任同担。围绕生产经营健全党建责任体系,重点抓好党组织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落实,把推动改革发展、促进生产经营纳入党建责任范围;把党建责任融入生产经营责任制,把党建工作目标纳入部门及岗位业绩合同、生产经营目标责任体系,实现党建与发展责任“双落实”。

(二)围绕“人”这个核心要素,全力推进基本队伍深度融合,实现队伍建设和组织发展相得益彰

加强政治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健全完善干部员工教育管理监督体系,进一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涵养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教育引导干部员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意识、强化政治担当,进一步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加强学习教育。推行双向学习、深度学习、研究型学习等创新模式,按照同等对待、同时安排、同步实施的原则,制定年度学习方案和运行计划,推动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学习同步开展,引导党务工作者学习业务知识、业务干部学习党建工作内容,不断提升学习的系统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夯实理论功底。

加强组织动员。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推动党建活动载体、工作方式、运行机制创新,提高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质量;提升基层党组织号召力,深入开展形势、任务、目标、责任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干部员工认清形势、明确任务,积极引导职工在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建功立业。

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加大年轻干部选用、干部教育培训和日常监督力度,落实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系列措施,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着力加强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把党务岗位作为培养企业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平台;加强党员员工队伍建设,切实把党员教育与员工基本功训练有机结合。

加强人才培养。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健全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重点做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以及特殊领域紧缺人才工作,推进专业技术岗位序列制度改革,实施技能人才培养开发工程,加快培育高素质专业化管理、科技、技能人才队伍,厚植高质量发展人才根基。

加强监督管理。加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宗旨教育、党纪法规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定期开展“六个一”廉洁从业教育,健全行权履职的正面清单、负面清单,推进纪律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组织人事监督统筹衔接,落实谈心谈话制度,有效运用“四种形态”,引导党员干部坚守廉洁底线。

加强作风培育。推动作风建设与业务建设深度融合,在业务工作上检查作风,在攻坚克难上磨炼作风,在真抓实干中不断加强和改进作风,大力培育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加强作风建设考评,做好深入细致思想政治工作,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将作风建设成果体现在业务工作提升上。

1762845594391.png

(三)突出“制”这个关键因素,全心推进基层管理深度融合,实现管理体系和治理效能良性互动

完善治理体系。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厘清党委(党组)和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治理主体的权责,进一步明确党组织在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和工作方式,健全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加强对经营管理重大决策的部署督导评估和专项检查,确保作用发挥到位。

完善价值体系。把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作为终极价值取向,把凝聚人心、锤炼队伍作为过程价值取向,紧紧围绕强化核心、融入中心、凝聚人心定位,加快构建新时代国有企业大党建工作格局,持续推动党的建设与党员干部员工的价值追求和使命担当相互融合,不断提升党建工作的发展引领力和价值创造力。

完善组织体系。落实“四同步”“四对接”要求,推动党组织有效覆盖基层管理单元,探索创新“党建协作区”等项目型、区域型、功能型工作模式,积极推行党小组和生产班组“两组”融合共建;统筹优化党务职能部门和生产经营部门设置,充分发挥党务职能部门的重要作用,推动组织建设全面进步过硬。

完善文化体系。以党建引领文化、以文化提升管理,用党的先进文化和创新理论教育党员干部员工、引领企业文化建设,引导职工主动将个人发展目标寓于企业发展愿景,将个人职业追求融入企业价值追求,增强全员法治思维、合规理念和契约精神,打造企业特色文化品牌,推动党建、文化和管理深度融合。

完善考评体系。把企业改革发展成果作为检验党组织工作成效的标尺,探索建立党建工作考核与生产经营考核的联动机制,实现党建指标、经营指标、管理指标的双向纳入;坚持全面考核与单项考核相结合,年终考核与日常考核相结合,上级党组织考核与职工群众评价相结合,发挥考核评价的激励约束作用。

完善督导体系。探索构建梯次推进、动态跟进的督导模式,加强党委(党组)全面督导、党务部门职能督导、基层党组织日常督导、督导组专项督导,建立季督导、半年通报、年终考核机制,不断细化督导内容、优化督导方式,健全完善党建工作机构、人员、经费、培训、阵地保障机制,确保督促指导到位。

完善问责体系。完善各级党组织、书记及委员等主体深度融合责任清单,构建主体明晰、界限明确、考核有据的责任体系;充分发挥问责“利器”作用,综合运用检查、通报、诫勉和纪律处分等方式进行严肃问责;把党建责任考核问责与生产经营问责结合起来,树立从严问责的鲜明导向,倒逼党建责任落实。

(参考文献略)

点击下载PDF

186

点击量

0

下载量

2025年, 第10期
刊出日期:2025.10
单月刊,1984年创刊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邮 发 代 号:2-336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

杂志订购热线

010-620671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