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以筑基强核蓄势为抓手 加快打造具有甘肃销售特色的新质生产力

作者:中国石油甘肃销售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 张用军 |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甘肃销售公司

张用军.png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点是创新,既包括技术和业态模式层面的创新,也包括管理和制度层面的创新。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断,明确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科学方法,为各行各业向“新”而行、以“质”致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国石油甘肃销售公司(简称甘肃销售)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精神,深入落实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党组决策部署和董事长、党组书记戴厚良赴甘肃调研时的要求,蹄疾步稳推进改革转型,统筹兼顾推动事业发展,着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成品油销售领域积极探索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效实践路径。

筑基强链,筑牢高韧性发展物质基石

在能源格局深刻变革与消费升级的时代浪潮中,甘肃销售主动识变应变,以创新实践赋能传统业务转型升级,驱动发展动能向更高效、更智能、更可持续的方向跃迁。

营销体系升级,价值创造领跑。甘肃销售始终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市场调整态势、企业发展形势,全面践行中国石油集团党组提出的市场导向、客户至上,以销定产、以产促销,一体协同、竞合共赢的“24字”营销方针,加快构建科学精准的市场研判体系,务实构建安全高效的营销网络和基础设施体系,精益构建多元稳定的供应链管理体系,系统构建客户至上的服务体系,科学构建分工协作的组织体系,稳步推进现代市场营销体系建设,成品油相对市场份额保持在90%左右,天然气销量年均增幅33%以上,非油利润年均增幅达10.8%。坚持把价值创造作为根本追求,健全完善价值创造的“诊断”、责任、执行、评价、保障体系,以“对标先进、靶向施策、闭环管理、示范带动”为原则,统筹推进经营、资源、创新、治理、长期、社会六大价值创造行动,利润贡献始终排名中国石油集团销售系统前三,2023年被确定为中国石油集团“对标世界一流价值创造标杆企业”。

网络生态重构,综合服务跃升。面对“人·车·生活”综合消费需求持续攀升的实际,甘肃销售加快推进网络布局优化和供给侧结构调整,成品油终端以“五张图”协同机制为牵引精准补网强链,同步搭建“国省道衔接有序、高速公路全面覆盖、东西主动脉全线贯通”的车用天然气终端格局以及全省一张网的充电终端格局,实现传统业务与新能源服务融合发展。将“品牌、品类、品位、品质、平价”定位作为非油业务转型升级的核心支撑体系,坚持站内站外“双轮驱动”、线上线下“双拳出击”、批发零售“两翼齐飞”,新增百万元门店121座,线上销售额年均增幅65.3%,站外渠道销售额突破亿元关口,显著提升了客户非能源领域的消费体验。

科技创新突破,数智赋能转型。甘肃销售始终秉持“科技赋能销售、创新不分大小”的理念,持续完善创新机制、强化组织协同、健全激励机制、深化成果应用,广泛动员基层一线员工开展小革新、小发明、小创造,四年来,公司共有52个科技成果获全国、甘肃省、中国石油集团、销售公司表彰,2项核心成果转化为甘肃省地方标准,浮盘改造一体化、油气抑制技术等成果在销售系统推广应用,获评甘肃省“科技创新企业”。积极推动“互联网+营销”的深度融合,以数字化技术重构客户体验与运营模式,落地应用“加油智慧支付提醒系统”“大客户小平台”等技术创新项目,昆仑e享卡会员连续四年招募过百万,建成地付、管道、铁路和库、车、罐一体化运作的智慧物流体系,实现了营销智能化、运营精益化的系统性跃升。

强核固本,构建现代化治理制度根基

甘肃销售以强化公司治理核心能力为目标,系统推进体制机制建设。通过党建固本强引领、改革攻坚提效能、人才驱动优结构“三位一体”协同发力,全面夯实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基础与管理支撑。

强化政治统领,党建与监督体系全面夯实。编制印发《党群工作体系文件》(D版),系统总结近年来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实践经验,聚焦党组织建设、党员管理、党建阵地运行等关键环节,进一步明确标准、优化流程、压实责任,构建了更趋规范、更加高效的党建管理闭环。健全完善基层党建工作体系,积极推进“一支部一特色,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活动,先后涌现出“党建‘五性’创先锋、‘三亮两带一创’、丝路驿站青苗基地”等24个基层党建品牌。持续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领导、协调机制,构建起纪检与巡察、审计、财务、内控等部门贯通协同的“1+N”大监督格局,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奠定了坚实基础。

1.甘肃公司所属酒泉金胡杨加油气站.jpg

深化改革攻坚,经营与安全效能大幅跃升。扎实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全面完成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基本建成高质量合规管理护航体系,获评中国石油集团“对标管理提升标杆企业”。坚持提质增效与低成本发展双线发力,推动“出血点”向“造血点”转化,依托运输优化、资产盘活等措施累计创效2.7亿元。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实现安全生产责任落实、重点领域风险管控、环境保护措施执行、质量计量关口控制“四个到位”,牵头编制中国石油集团销售系统首套加气站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创建销售企业首个HSE标准化示范站队,首创销售系统“碳中和林”建设项目,连续4年获评中国石油集团“质量健康安全节能计量先进企业”。

创新人才机制,队伍与用工效能持续优化。纵深推进甘肃销售地市级公司领导体制改革,全面落实领导干部任期制与契约化管理要求,强化刚性考核与目标责任绑定。持续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严把政治关、能力关、作风关,同步优化干部教育监督管理体系,促进干部队伍专业背景与业务发展需求更加匹配。扎实推进人才强企工程,着力畅通专业技术人才发展通道,成功组建市场营销专家团队,技师及以上高技能人才规模,高、中级职称人数,操作岗位全口径员工持证率实现三个稳步增长。完善以核心业务规模决定用工总量的机制,健全内部人力资源调剂平台,全员人均纯枪量、吨油人工成本、单站用工、日均10吨纯枪量用人等关键指标排名中国石油集团销售系统前列。

蓄势向新,擘画新质生产力发展蓝图

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年中工作会明确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工作思路,明确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中油方案”。甘肃销售在深刻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要求、承接中国石油集团党组战略部署的基础上,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与发展阶段,系统构建了打造具有甘肃销售特色新质生产力的“1345”总体框架,明确了“融合创新、转型升级、价值跃升”的实施路径。

建设一流示范销售企业。创一流、作示范,其核心内涵不仅要规模领先,更要塑造引领行业未来的综合竞争新优势与可持续发展新模式—必须具备一流的战略引领力,全面融入国家、中国石油及地方发展战略,确保企业发展始终与宏观大势同频共振;必须具备一流的价值创造力,通过优化全链条,提升资产回报率与效率;必须具备一流的创新驱动力,探索商业模式与数字化转型,构建“油气氢电非”综合服务体系;必须具备一流的风险防控力,建立覆盖全流程的现代治理体系,实现本质安全与合规运营;必须具备一流的品牌影响力,以卓越产品和服务赢得信赖,擦亮“中国石油”金字招牌。

推动“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稳固传统能源“基本盘”,核心任务是全力保障成品油业务量效稳定,通过精益管理、精准营销、精致服务,确保传统业务健康运行,为公司整体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物质支撑和市场基础。打造新能源“强引擎”,核心任务是积极布局并快速扩大新能源业务规模,大力拓展LNG加注、充换电终端网络布局,紧跟需求场景积极探索氢能加注、甲醇燃料等综合能源服务网络建设,打造多元化的清洁能源供应体系,满足市场新需求。拓展非能源“增长极”,持续深化非油业务“四品一平”体系建设,推进站内站外双轮驱动、线上线下双拳出击、批发零售双翼齐飞、省内省外双向发力、管理监督双管齐下,不断提升非油业务自我发展能力,打造根植于客户脑海、具有“甘销”特色的消费目的地。

大力实施“四大战略”。落实“市场”战略,遵循市场经济发展和能源行业运营规律,更加突出“市场导向、客户至上”理念,树立“大市场”理念,加快构建现代市场营销体系,超前研判市场、大力开拓市场、积极引领市场。要落实“创新”战略,围绕业务发展、管理变革、技术赋能“三大创新”主线,围绕业务链部署创新链、依靠创新链提升价值链,全面提升创新能力,构建支撑当前、引领未来的创新工作格局。落实“低成本”战略,聚焦构建持久性成本竞争优势,统筹网络建设集成、资产结构优化、物流效率提升、运营模式创新等路径,持续推进结构性降本,有效管控系统性成本风险,为应对市场波动奠定坚实基础。落实“绿色低碳”战略,既要聚焦“双碳”目标,着力打造绿色示范库站、大力推广新型清洁能源,积极探索低碳商业模式,也要持续完善质量、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推动企业良性永续发展。

推进“五大战略举措”精准落地。推进人才强企战略举措落地,坚持“生聚理用”多措并举,构建支撑未来发展需求的战略性人才梯队,完善全链条长效赋能机制与价值创造评价体系。推进提质增效战略举措落地,深度挖掘现有资源效率和价值创造潜力,开源节流、控本降费,提升运营质量与投入产出效益,实现业务规模与经营效益的协同跃升。推进文化引领战略举措落地,传承发扬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持续丰富“甘销”精神,强化企业认同感、组织向心力与奋斗使命感。推进数智“甘销”建设战略举措落地,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驱动商业模式创新、管理模式变革、服务体验重构,引领构建开放、智慧、高效的区域综合能源服务新生态。推进政企协同战略举措落地。全面深化与甘肃省、市、县各级政府的战略合作,充分发挥挂职干部桥梁纽带作用,持续拓展合作广度与深度,巩固企业在区域“人·车·生活”生态圈中的核心枢纽地位。


点击下载PDF

81

点击量

0

下载量

2025年, 第9期
刊出日期:2025.09
单月刊,1984年创刊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邮 发 代 号:2-336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

杂志订购热线

010-620671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