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青春在行动 星火传四方

作者:董萍 畅惊殊 | 作者单位:国家管网集团建设项目管理公司

国家管网集团建设项目管理公司于2020年3月组建,负责国家油气干线管网及储气调峰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遍布国内25个省(区、市)、100多个市县。公司800名员工中,35岁以下青年员工人数300余人,占比38%,成为活跃在工程建设沿线志愿者服务的主要力量。在建设国家能源通道的同时,他们积极履行央企社会责任,成立“星火”志愿服务队,在管道沿线开展“一老一小”和“青山绿水”志愿服务活动。工程干到哪,星星之火就播撒到哪里。

“星火”作为志愿服务队的品牌名称,深含双重意蕴。其一,它传承“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精神,自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起,这种精神便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于当代,它感召着青年一代以赤子之心投身社会服务,个体微光终将凝聚成照亮时代的炬火。其二,“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赋予其第二层内涵。志愿者们汇聚时,凝聚成炽热能量,以集体之力点亮服务之路。分散后,各自化为璀璨星辰,在服务中成长蜕变,以自身光芒带动他人,让志愿精神闪耀社会各处。

“星火”志愿服务队围绕教育关怀、平等包容、敬老爱老、生态保护四大领域,开展“照亮未来”“守护天使”“晕染夕阳”“呵护山水”四大行动,彰显青年担当,传承红色基因。

照亮未来行动:主要是以教育为炬火,聚焦偏远地区学校的困境,通过捐赠学习物品、开设公益课堂等,为孩子们点燃求知希望。青年志愿者将知识的星光撒向山野,用耐心与陪伴打破地域壁垒,帮助孩子们拓宽视野、树立理想。这一行动不仅传递了教育资源,更以“星火”之力搭建起通向未来的桥梁,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爱与支持中拥有照亮自己人生的光芒。

川气东送二线工程途经四川、重庆等八个省、直辖市。“星星之火”播撒到了四川内江管道建设沿线的山区校园。内江市界市镇天华小学地处偏远,六个年级总共仅有170余名学生。学校里的孩子大都是留守儿童。“叔叔,这条管道会通到大海吗?”一年级的小海踮着脚尖触碰志愿者手中展开的管网地图。他沾着泥土的指尖划过川渝山脉,停留在深圳湾的蓝色标记上,瞳孔里泛起粼粼波光。这个父母常年在外务工的十岁男孩,第一次知道山外的世界不仅有父母漂泊的工地,还有承载光明的能源动脉。看着70套全新课桌椅从大货车上卸下,“我们换新桌椅了,好开心哟!谢谢叔叔、阿姨们。”三年级的兰妮,站在崭新的桌椅前,兴奋不已。当新文具出现在教室时,孩子们像发现宝藏般簇拥着志愿者们。“这是会发光的笔!”五年级的小玉突然举着荧光笔冲向窗边,在玻璃上画出歪歪扭扭的星星,“妈妈说,想她的时候就看看星星。”志愿者魏梦眼眶泛红,握着小玉的手在星空下画了一排管道:“你看,这些钢铁星星会把温暖送到每个想家的夜晚。”

随着“全国一张网”版图持续扩大,“星火”志愿服务队把关注“一小”捐赠活动和爱心活动传递到工程建设沿线:为百色市右江区龙景第四小学162名学生送去书包和文具,为长春市德惠市达家沟小学送去学习用品,向吐鲁番市高昌区大河沿镇中学捐赠多功能打印机,向廊坊市管道局中学捐赠购置教学设备专款,向中卫市海原县李旺镇中小学捐赠电脑,向全国红军小学哈密市第八小学捐赠200套红军服装……

在哈密第八小学,200名“小红星”穿着捐赠的红军服,志愿者闫慧彬蹲下身,为维吾尔族男孩调整衣领:“六十年前解放军走过这里建设边疆,今天我们建设能源通道—都是为了让祖国更温暖。”女孩阿秀说:“叔叔,我以后要建比银河更长的管道!”志愿者们忽然懂得:原来钢铁管道最温暖的是播种在童心里的希望。

守护天使行动:主要以平等关怀为内核,走进特殊学校与残障儿童群体,通过清扫环境、捐赠物资、互动陪伴等方式,传递社会温暖。志愿者以细致入微的服务破除偏见与隔阂,用行动证明“特殊”并非距离,而是需要更多理解与尊重的生命姿态。这一行动以善意搭建包容的港湾,让特殊儿童感受到被珍视的力量,也让志愿精神化作守护纯真心灵的温柔羽翼。

电影《哪吒》火遍全网时,永清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也盼望着走进电影院能看一场。3月中旬,他们的愿望得到了满足。“哪吒的风火轮,是不是和你们的工程车一样快?”永清特校的自闭少年小宇,在志愿者手心里画下一个小圆圈。这也是这名残障儿童第一次看到了会动的神话世界。永清县特殊教育学校成立于2010年9月,目前是永清县唯一一所承担全县残障儿童义务教育的寄宿制学校。“星火”志愿服务队与这所学校结成服务对子以来,定期开展社会捐赠与志愿服务活动。每次看到张贴在宣传栏中的一幅幅照片,志愿者们都感受到教职员工们十多年来对学生至真至诚、至善至美的付出,深受感动,将爱心传递下去的决心更加坚定。公司团委此前安排专人多次前往学校进行前期调研,了解建校历史、办学情况和这群学生及其家庭的整体情况。与校方充分沟通对接,解决了学校最迫切、急需、期盼的实际需求,就是为学校师生捐赠出定制的校服和运动服。

“点亮生命,静待花开”,每一位学生都是值得期待的一朵花,只是花期各不相同。志愿者们来到学校时划分成小组陪伴。绘画小组教室里,志愿者们陪伴着这群有些害羞的孩子们,一起把梦想填满色彩、绘成图画,并用爱祝福他们“向阳花开、朵朵精彩”。在户外运动场地上,志愿者们小心翼翼地送上一个个温暖的拥抱;“一、二、三、四”,学生们跟着节拍做起了运动,或许是志愿者们的加入,孩子们做得格外认真。

“其实他们才是我们的老师。”志愿者领队张淦摩挲着聋哑学生赠送的千纸鹤,“这些孩子教会我们:生命可以有千万种绽放的姿态。”在南京特殊教育学院的绘画课上,唐氏儿小芳把志愿者工装画成向日葵颜色:“橙色最温暖,像太阳公公抱着大地。”

每次的陪伴给学生们带来了心灵上的温暖,也真切地感受到了来自学生们的依赖之情。返程时刻,学生们穿上捐赠的校服,带上帽子,纷纷来到教学楼前为志愿者们送行。“等着你们再来噢。”“那咱们下次再见喽。”“明年春季,我们再来。”虽然相聚短暂,但相约的承诺已默默生效。

晕染夕阳行动:主要针对老龄化社会痛点,深入养老院开展物资捐赠、情感陪护、健康关怀等服务,为暮年群体注入青春温度。志愿者倾听长者的故事,以耐心抚平孤独,用活力点亮暮色,让“老有所依”不再仅是口号。行动以“晕染”为喻,寓意青年与银发世代的情感交融,在代际对话中传承智慧与温情,让夕阳岁月因爱与陪伴而愈发绚烂。

工程沿线区域“一老”是“星火”志愿服务队捐赠和志愿服务的另一个重点人群。敬老慰问行动,不仅对敬老院等机构提供物质支持,更是与老人群体心灵之间的温暖拥抱。2024年初开工的虎林—长春天然气管道工程沿线经过哈尔滨市。延寿县康养服务中心距离项目现场近100公里。去年冬日,哈尔滨项目分部志愿服务队上门特地捐赠了一批高质量的棉布,为老人们量身定制了冬衣。“小伙子,这棉衣针脚比当年铁道兵的军大衣还密实!”87岁的赵振国老人抚摸着新棉衣,指尖在管网LOGO上反复摩挲。这位参与过成昆铁路建设的老兵,在志愿者刘娟帮他试穿时,突然哼起《咱们工人有力量》,沙哑的歌声震得窗棂积雪簌簌落下。

2022年西气东输四线开工以来,酒泉项目分部每年都要到沿线的养老机构开展志愿服务。先后为瓜州县、玉门市的两家敬老院老人们送去米面粮油等生活必需品。在金佛寺镇走访时了解到,金佛寺镇敬老院每年过冬煤炭不足,他们送去满满4车煤炭共50吨,保障老年人温暖过冬。“我们干长输管道的,三百六十五天离家在外,照顾不上父母和家人。”志愿者王辉说,“在敬老院里跟老人们简单唠两句家常话,心里都会觉得敞亮。”“当年我们用铁镐凿穿祁连山,你们现在用盾构机穿越秦岭—都是为国家凿通命脉啊!”李建国老人浑浊的眼睛映着炉火,突然抓紧王辉的手:“替我摸摸新时代的钢铁巨龙。”

兴宁项目分部负责的“县县通工程”是广东省的民生工程。年初,志愿者到河源市东源县仙塘镇街镇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开展活动时发现,除了捐赠了食用油、大米、棉被等生活必需物资,给老人们传递的细微关爱,更容易让老人们有幸福感。志愿者们就陪着老人们打开相册,听老人们念叨孩子,回忆从前; 也和老人们唠唠自己的工作,有欣慰开心,也有落寞如常。

随着国家重点工程持续推进,建设项目管理公司持续扩大“爱心捐赠”范围,爱心公益的朋友圈也持续扩大。目前,这项活动辐射25个省(区、市)的100余个城市及县级养老机构。每到一处,志愿者们除了主动承担打扫角落、整理物品,让居住环境更干净整洁外,还会陪着老人们一起唱歌、做游戏,更多的时候就是陪伴老人,坐在院里子晒太阳,聊聊天。“这些陪伴举手之劳,却能让老人们开心半天。”志愿者们说。

呵护山水行动:主要践行生态文明理念,通过巡护山林、清理污染、环保宣传等实践,守护自然馈赠的绿水青山。志愿者化身生态卫士,以躬身力行修复环境伤痕,唤醒公众对可持续发展的敬畏之心。行动以“呵护”为纽带,将个体微光汇聚成守护家园的磅礴力量,让每一寸土地、每一片水域都成为承载生命希望的绿水青山,映照人与自然共生的未来。

大鹏新区海域水环境质量居全深圳领先之列。位于新区葵涌镇迭福片区北侧海域的深圳液化天然气应急调峰站项目,是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重要配套工程。为了减少对这里自然环境的扰动,“星火”志愿服务队5年来坚持以“奉献清洁能源、保卫碧海蓝天、共建绿水青山”为主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每年3月,统一穿着橙色工装的管网青年志愿服务队伍向游人宣讲环保知识,清理海滩垃圾废物,成为海岸一道闪亮的风景。去年在鱼类生长期,志愿者们开展当地水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通过科学增殖放流增加水域中鱼类种群数量,促进整个生态链的良性循环。在附近海域投放经过严格筛选和检疫的本地适生品种,超过80万尾的黑鲷、70万尾的黄鳍鲷、70万尾的红笛鲷、1000万尾的斑节对虾,以及300万粒的波纹巴非蛤等,努力改善当地水域环境。

官湖沙滩与清洁能源项目隔海相望,成为志愿者们守护的目标。沙滩曾因台风遭受严重冲刷、细沙大量流失,他们组织项目码头参建单位利用水工行业技术优势,详细研究周边海岸动力环境、岸滩和近岸沉积物、海水水质等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修复方案,优选了近300吨细沙送到官湖海滩,帮助平整修缮,重现了海滩优美的自然景观。“管道在地下延伸,生命在地上生长。”志愿者小刘感叹道。

如今,这片海域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化作了最生动的注脚—每年,成群的海豚都会如约而至。而今年3月14日下午16时许,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小漠海域,100多头海豚悠然嬉戏,结伴“出游”的壮观景象,被出海渔民捕捉并记录下来。近年来,海豚频繁现身,许多渔民出海时都能与它们邂逅,船只一旦靠近,这些灵动的精灵便迅速跃入海中,消失在碧波之间。这些海洋精灵的频繁造访,正是新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最鲜活的见证,也为这片碧海蓝天增添了灵动而珍贵的生机。

从西部戈壁到东部沿海,“星火” 志愿服务队活跃在工程建设沿线,传递温暖,播撒大爱。“星火公寓”作为青年员工的精神家园,成为志愿服务精神的孵化地,新员工在此汲取力量,传承志愿火种。建设项目管理公司团委正是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让管网青年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锋力量。


点击下载PDF

14

点击量

0

下载量

2025年, 第8期
刊出日期:2025.08
单月刊,1984年创刊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

杂志订购热线

010-620671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