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技项目经费预算编制是实现资金合理分配与高效利用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项目的顺利实施及预期成果的达成。本文针对某石油央企科技项目经费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预算科目繁杂、预算编制不合理、科研与生产边界模糊、部门协同性不足、前瞻性不够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全成本理念的预算编制方法,构建了一套科学、合理且可操作性强的科技项目经费预算编制体系。该体系不仅为科技项目经费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有效降低了科技人员的工作负担,提升了预算编制的工作效率。
关键字:科技项目;科技经费;全成本预算;经费预算;项目管理
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推进,科技创新已成为能源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某石油央企作为我国能源行业的科技创新主体,科技投入持续增长。然而面对科研活动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的需求,现行科技项目经费管理存在预算科目繁杂、前瞻性不够、业财协同不足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技项目的顺利实施和经费的高效利用。为加强科技项目预算编制管理,系统研究了国家颁布的关于科技项目资金管理的政策文件、某石油央企现行的科技管理制度,深入理解科技项目经费预算编制实践,全面分析近年来科技项目预算编制中的问题,结合作者在科技项目经费预算审查、现场核查等方面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基于全成本理念的预算编制方法,旨在为能源行业科研经费管理提供创新思路。
一、全成本预算编制的基础理论
(一)全成本预算的概念
全成本预算是指在科技项目经费预算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项目所需的全部成本,并结合企业实际需求进行精细化管理的预算编制方法。根据某石油央企科技项目特点,包括资本化和费用化两部分。资本化部分涵盖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工程建设等预计发生的支出,资金纳入投资计划管理;费用化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税费三部分,资金由各级财务部门统筹安排。其中,直接成本是指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的与之直接相关的费用,如材料费、燃料动力费、人员费等;间接成本指承担单位在组织实施项目过程中发生的无法在直接费用中列支的相关费用,包括合理分摊的管理费、取暖费和物业管理费等;税费是专指拨付项目经费而开具发票产生的增值税销项税额。
(二)预算编制的原则
科技项目经费预算是确定项目研究周期内经费安排的依据,应根据计划任务书明确的研究内容,对所需经费进行全成本预算编制,遵循“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经济合理性”的原则,确保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真实性。同时,预算应具有可执行性、可考核性和可追溯性。
目标相关性:科技项目经费预算应与项目实施任务目标密切相关。预算的提出应围绕研究目标、研究任务及技术路线等内容进行测算。
政策相符性:科技项目经费预算应符合国家、某石油央企相关政策、规定及办法的要求,预算范围和预算标准必须严格依据相关文件及办法的规定执行。
经济合理性:预算应结合现有基础、前期投入和支撑条件,参照国内外同类研究活动支出水平、物价水平及我国国情,本着实事求是、经济合理、提高效益的原则测算。
(三)预算编制的依据
科技项目经费全成本预算编制的依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和某石油央企相关科技政策文件和管理办法;二是项目计划任务书和开题设计报告。
1. 国家政策文件
自2020年以来,国家颁布的科技资金管理相关政策文件覆盖了总体政策、具体资金管理办法以及其他相关政策等多个层面。如《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21〕32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21〕178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国科发资〔2024〕28号)等。
2. 某石油央企相关科技管理办法
某石油央企自2020年以来发布了《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等多项管理办法,这些文件为某石油央企的科技管理和经费预算编制提供了具体指导和规范。主要包括:某石油央企《科技经费管理办法》《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科技专项管理办法》等。
3. 项目计划任务书和开题设计报告
项目计划任务书和开题报告中明确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实物工作量、技术路线、预期成果、考核指标、经费预算、外协安排等。
二、全成本预算编制的方法
(一)明确预算目标
合理的预算编制以详尽的计划任务书和开题报告为基础,需满足以下要求:一是研究目标具体明确,具备可衡量性;研究内容紧密围绕目标,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实物工作量安排具体,直接服务于研究任务的达成。二是预期成果具可实现性、创新性;考核指标要量化,便于后续评估与验收。三是优化资源配置,各承担单位间的任务分工需明确,避免交叉与重复;人员配置要求合理高效,工作任务分配具体。四是委托研发项目需详细阐述必要性、研究内容、实物工作量、预期成果及考核指标等要具体明确;被委托单位与项目承担单位之间的工作界限要清晰。五是考虑共享与资源整合。在涉及多个单位共同承担的项目中,清晰界定各单位的工作任务,合理分配经费预算,确保资源高效配置。同时,要考虑共享服务,即各单位间相互开放资源,共同利用;鼓励利用现有资源,特别是那些已购置且性能良好的设备。在确认现有设备能够满足项目需求的前提下,应优先采用这些设备,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购置。
(二)明确预算构成
根据科技项目的类型及需求,明确项目经费预算的构成。
资本化资金包括设备费/软件购置费1个预算科目。费用化资金包括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税费三类共13个科目。直接费用包括材料费/燃料动力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维修与租赁费、资料解释费/设计制图费、现场试验及作业费、委托研发支出与技术服务费(其中:外协费)、折旧费/摊销费、人员费、劳务费、办公/差旅/会议/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其他费用11个科目。
(三)编制预算明细
在明确预算构成的基础上,编制预算明细。预算明细应详细说明每个预算科目的具体内容和金额。对于直接成本(如人员费、材料费等),应明确具体的单价和数量;而对于间接成本需按实际需求合理分摊。
(四)审核与调整
在完成预算编制后,需要对预算进行审核和调整。审核预算主要是为了确保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合规性;而调整预算则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对预算进行合理调整,以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和经费高效利用。
内部审核:由项目承担单位、项目负责人对预算进行内部审核,确保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外部审核:由具有资质的第三方对预算进行外部审核,确保预算编制科学、合理、规范。
动态调整:根据审核结果和项目实际需求,对预算进行科学、合理调整。
三、全成本预算编制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存在问题
一是预算编制不合理。预算编制过程中存在虚报、重报预算等问题;部分项目组仅凭经验进行预算,导致预算与研究内容及实物工作量脱节。二是科研与生产界面模糊。在研究费用中预算了大量本应属于生产性的费用。三是重复性工作预算过多。基础性、常规性的分析化验或其他重复性工作预算过多,应充分利用前期已积累的研究成果和分析化验数据,减少重复工作。四是外协预算不符合规定。外协预算不能真实反映外协工作的实际价值;部分单位外协费预算超出了规定比例,将内部单位有能力开展的任务外协。五是科研经费预算编制涉及多个职能部门,需要各部门有机结合才能编制出高水平的预算报告。
(二)解决措施
一是加强预算管理。建立健全全成本预算管理制度,明确预算编制、审核、调整、执行和监管等环节的职责和要求,确保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合规性。二是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加强经费使用管理,优化经费使用结构,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对于直接成本,应严格控制开支,避免浪费;对于间接成本,应合理估算,确保经费的合理使用。三是加大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经费管理机制,加强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和检查,确保经费使用的规范性和合法性。四是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定期评估预算执行情况,及时按程序调整预算安排。
四、结论
(一)综合考虑某石油央企科技经费管理特点与国家科技政策要求
在科技项目经费预算编制方法与规范的研究中,既充分考虑某石油央企科技经费管理的特点,又紧密结合国家的科技政策导向,以确保经费预算编制方法与规范既具有可操作性,又具备前瞻性,使某石油央企科技项目经费管理能够适应国家政策的发展。
(二)精简预算编制与优化预算流程
提出“精简预算编制,优化预算流程”的原则。将原有的50个预算科目精简合并为14个;不再要求分年编制预算等;有效降低了预算编制的复杂度;同时,项目经费预算按照全成本和研究周期,以计划任务书为基本单元进行编制。对于包含多个课题的项目,则按课题分别编制预算。这一举措减轻了科技人员在预算编制上的工作负担,提升了预算编制的效率。
(三)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
既着眼于当前某石油央企科技项目经费管理的实际需求,又前瞻性地考虑了未来科技经费管理可能面临的新挑战。修订后的指南不仅在当前阶段易于操作实施,而且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保持其指导性和实用性,为某石油央企的科技项目经费管理提供持续有效的支持。
(四)科学性与合理性并重
通过对科技项目经费管理的特点研究和分析,修订后的指南中的每一项规定和要求都经过了充分论证,确保了预算编制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科技项目的经费管理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五)强化实践指导与经验融合
充分结合科技项目经费管理方面的丰富实践经验,确保修订后的指南不仅具有理论指导意义,还能为科技人员在实际操作中提供具体、实用的指导和帮助。

16
点击量
0
下载量

刊出日期:2025.08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