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暮尔尔,烟火年年。
走过春夏秋冬,将风霜雨雪镌刻在时间肌理的纹路一一还原,没有滤镜的2022年,对每个企业而言,都是弥足珍贵的。
这一年,我们感受了冬奥赛场上“温暖火种”—2022年1月以来,中国石油累计向冬奥场馆建设及交通工具提供油品1005吨、氢燃料约147吨、LNG燃料约372吨。2月4日夜晚,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张家口赛区,由中国石油自主研发的绿氢点燃了太子城火炬台—这是冬奥近百年历史上首支以绿氢作为燃料的火炬。
从沙漠腹地到南海之滨,从雪域高原到白山黑水,从人迹罕至的戈壁到机器轰鸣的钻井平台,为了端稳“能源饭碗”,石油人翻越祁连山、鏖战准噶尔、挺进渤海湾……不同时空交织所勾勒出的,是一个企业不断奋进的姿态,是无数石油人的拼搏人生。
这一年,围绕老油田硬稳产、新油田快突破、海域快上产,大力提升勘探开发力度,全年原油产量2.04亿吨,时隔6年重上2亿吨,完成“七年行动计划”重要节点目标。这其中,渤海湾盆地隐蔽型潜山勘探获得亿吨级优质油气田重大发现,原油产量3175万吨,继续保持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地位;南海东部油田首次实现2000万吨油气当量重大突破,海上第二大油气生产基地作用更加凸显。油气勘探连续发现和突破,新能源业务异军突起、发展迅猛,炼化布局调整转型升级,经营业绩、人均劳动生产率等指标刷新历史纪录……有人说,今天的石油行业,就生活在《觉醒年代》的美好续集里—一个年度的自豪,是属于百万石油人的。
上天、入地、下海是人类探索地球的三大壮举。2022年,我国三大石油央企开始向地球深部进军:双鱼001-H6井安全钻至9010米井深完钻,创造国内陆上最深天然气水平井纪录;顺北油气田2号带重点探井—顺北21斜井试获日产油气当量1242吨,成为“深地一号”第20口超深层“千吨井”;渤中19-6凝析气田一口开发评价井顺利完成所有钻井作业,完钻井深达到5813米,再次刷新渤海油田井深新纪录……超百口百吨井、超十口千吨井喷涌的油流,汇聚成一个行业浩荡前行的洪流。
这一年,三大石油央企通过自主技术研发大力推进燃料型炼厂向化工型炼厂转型,推动传统石化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一体化转型升级。中国石油世界级炼化项目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建成投产,吉林石化倾力打造我国炼化绿色低碳转型的“吉林模式”,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钦州)启动,“十四五”时期中国石油“让创新成为第一动力,通过科技创新打造新的竞争优势”的战略构想得以具现。中国石化第三代芳烃技术首套工业装置在九江石化建成投产,安庆石化炼油结构调整项目、海南乙烯项目建成中交,天津南港乙烯项目加快推进,中韩石化、扬子石化等炼油结构调整项目有序实施,一体化聚集效应愈发显现。
这一年,从西北一望无际的光伏“蓝海”,到松嫩平原上矗立的“大风车”;从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项目注气运行,到依托炼化基地推进“源网荷储氢”一体化全链条建设……石油石化企业加快向“油气热电氢”综合性能源公司转型,新型能源在传统油气土壤上孕育着勃勃生机。
“摧伤虽多意愈厉,直与天地争春回。”在一片忐忑与期许交织、彷徨与寄望互融中,我们迎来了2023年。回首走过的路,2022年的冬天格外寒冷,硝烟在弥漫,世界在撕裂。而百万石油石化人却逆向出征,冲破层层荆棘,取得了“历史性”骄人业绩,晕染出“世界一流”壮美画卷。
裂变终归寂静,奋进更显珍贵,每一滴暗夜凝结的露珠,都将折射晶莹的晨光。

541
点击量
0
下载量

刊出日期:每月上旬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