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在分析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突出风险管控理念的基础上,对于加强保密宣传教育和开展保密工作监管等要求,结合企业保密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石油企业保密工作体系化建设的对策与措施建议。
关键字:石油企业;保密;管理体系
2024年5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下简称《保守国家秘密法》)施行。“十四五”以来,国内外宏观环境深刻变化,能源行业加快转型,石油企业作为石油天然气生产和供应企业,涉及大量国家能源战略安全的涉密信息,在企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抓好保密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新修订《保守国家秘密法》的变化分析
新修订《保守国家秘密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一是强调了坚持党对保密工作的领导,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各单位实行保密工作责任制,依法设置保密机构或者指定专人负责保密工作。二是突出了风险管控的理念,要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建立保密风险评估机制、监测预警制度、应急处置制度;对相关信息系统要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置安全保密风险隐患。三是加强了保密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增加了专门的条款规定将保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保密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要求各单位将保密工作所需经费列入预算。四是严肃开展保密工作监管和追责,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对各单位遵守保密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的情况进行检查,并明确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将泄密的法律责任认定从“结果论”到“行为论”,只要违反有关规定,即使没有造成泄密后果也要追究责任。
目前保密管理工作存在问题的分析
目前石油企业保密管理体系建设多处于起步阶段,在保密风险管控、人员保密意识、保密监管方式和保密责任落实等方面尚有待完善和提高。
一、保密体系建设有待加强。目前,企业保密管理体系建设和运行处于研究推广阶段,一些实际管理工作中仍依赖经验管理,存在管理要素缺失和盲动性等问题,易造成管理漏洞,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生产经营对保密管理全方位、精细化、系统化的客观要求。
二、风险管控流程有待优化。以商业秘密风险管控为例,企业在商业秘密保护工作中明确了重点识别商密风险,但对风险分析和评估还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风险识别、分析评估、风险控制的全覆盖流程,易造成风险分析评估不到位、风险控制措施缺乏针对性等问题,直接影响到保密风险管控责任的有效落实,难以真正做到抓准要害、有的放矢。
三、人员保密意识有待提升。分析企业近几年发生的失泄密案例,向公共邮箱发送涉密文件、利用互联网邮箱或通信工具传输涉密文件、非涉密计算机储存涉密文件等,反映出一些企业对干部员工保密法规制度宣贯教育不到位,干部员工的保密意识不够强,保密风险管控认识和管控措施落实不到位。
四、监管方式有待完善。目前保密监管工作主要采取重点部位抽查和重点现场检查的方式,监管过程中更多地依靠具体人员的专业能力与主观经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综合能力不足,对保密风险感知灵敏度低、盲点多,容易造成重要环节疏忽,无法对重大风险做出精确把握和精准研判,很难实现对重点部位和现场的有效监管,需要借鉴安全生产监管等实践经验、探索建立一套闭环管理、持续改进的体系化保密监管模式。
五、责任界面需进一步清晰。目前保密工作职责主要是原则性要求,责任界面不够清晰,职责划分没有明确到具体工作任务上、落实到具体工作岗位上,对有效落实保密责任、履行保密职责不易管控。有些企业虽然在管理制度中规定了各级领导的保密职责,但未对企业职能部门、各所属单位本级职能部门的职责进行明确,容易让人误认为保密工作仅仅是保密管理部门的职责,难以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的体系化管理模式。
对策与措施建议
结合石油企业保密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升保密管理工作水平和应对保密风险挑战的能力,对加强保密管理体系建设建议如下:
一、加快推进保密管理体系建设。贯彻落实新修订《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要求,参照国家标准《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 43500—2023)大安全框架进行顶层设计,加快建立并完善以保密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宣传教育、监督检查和科技支撑为重点内容,基于风险的思维、遵循PDCA循环的石油企业保密工作体系化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逐步实现保密管理由传统经验管理向体系化管理的转变,并不断持续改进与提升。
二、优化保密管理监管方式。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可吸收和借鉴安全管理体系审核的组织方式和经验做法,以保密检查和保密管理体系审核为抓手,充分融合、发挥保密专家、体系专家的联动作用,加强保密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对问题多、保密风险大的企业,组织开展重点监管,及时对发现的重点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限期整改,避免造成被政府追究法律责任的后果。进一步优化、一体化推进保密监管,逐步摸索出一套以风险管控为核心,以强化基层为重点,以逐级落实保密责任为主线的体系运行模式。
三、推进以岗位保密责任清单为载体的保密责任的落实。借鉴HSE管理体系、社会安全管理体系中规定了各职能部门的HSE职责、社会安全管理职责的有效做法,建议制定相关文件,对企业职能部门的保密职责进行明确规定,指导各所属单位职能部门的职责明确。按照落实管业务必须管保密要求,结合企业各类岗位的性质、业务特点和具体工作内容,规范并细化保密职责,明确责任落实的工作任务、工作标准和工作结果,形成“一岗一清单”,构建完善全员保密建设责任体系。同时,在明确各部门、各单位保密职责的基础上,组织对履职尽责情况进行考核。根据实际情况设计考核指标,提出考核方法,再在试点单位开展考核,对于履职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例如,职责规定不够清晰、履职能力存在问题、履职态度不够端正、对保密工作不够重视等,针对问题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予以落实,再推广履职考核成果。
四、加强保密管理培训。以新修订《保守国家秘密法》发布实施为契机,系统研究和制订保密管理培训计划和培训指南,建立通用型和个性化培训计划,发挥泄密事件案例警示教育作用,以案促改、以案促治,通过加强分类分级教育宣传和培训,促使企业的干部员工从思想上深刻认识新形势下保密工作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员工保密意识,时刻筑牢保密防线、自觉养成保密习惯,实现从“要我保密”向“我要保密”“我会保密”的根本转变,逐步形成企业干部员工保密工作浓厚氛围。加强专业化保密干部培训培养和配备力度,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专业能力和执行能力强的高素质保密干部队伍。
(参考文献略)

310
点击量
1
下载量

刊出日期:2025.01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