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多措并举打造黄河流域新能源示范区

作者:艾艳 |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宁夏石化公司

地处黄河母亲河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贺兰山脚下的中国石油宁夏石化公司(简称宁夏石化),以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为突破口,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和发展布局,充分利用数智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劳动生产率,开发绿色新产品扩大市场份额,在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新能源示范区中不断走深走实。先后被授予“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业稳增长突出贡献企业”“中国石油绿色企业”。

拓展新能源,构建绿色发展新图景

宁夏石化把推动绿色发展作为企业发展战略中的一项重点工作,积极研究和全面提升电气化率和绿电利用率。

探索新能源应用场景。宁夏石化充分利用西北地区气候干燥少雨、日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辐射高等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增加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科学谋划90MW分布式生态光伏项目建设规划。作为首个光伏项目,在“零”经验的情况下,宁夏石化进行了充分的项目可行性研究与论证,确定了首批5.8MW分布式生态光伏绿电转型项目建设工程,先后完成了建设用地选址、设计调整及优化、光伏场区及线路建设、并网接入等节点性工作。工程采取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标准化施工、合作式推动等举措,助推设计、制造、施工各个环节高效推进。2023年底,5.8WM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正式投入运行,该项目所发绿电用于宁夏石化化肥装置循环水泵、系统凉水塔风机及新空风空压站设备供电。截至目前,该光伏发电项目累计发电量近430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超3400吨。

着力优化能源结构。宁夏石化把发展清洁低碳能源作为调整能源结构的主攻方向,结合炼油连续重整装置可产生余量氢气的现状,就重整氢气综合利用项目进行了可行性研究,编制了《宁夏石化公司重整氢气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全面优化剩余氢气工艺用途、提升生产装置运行质量的同时,积极探索氢燃料电池市场,充分挖掘和释放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潜力。该项目充分发挥炼化一体化优势,通过氢气提纯装置,将连续重整装置剩余氢气作为合成氨主要原料生产液氨,可增效9200元/h。

实施绿色低碳战略。宁夏石化全面推进规划双碳三新项目,通过蓄热式燃烧法处理污水处理厂有机废气,先后进行了601单元动力锅炉夏季停运、加速淘汰生产装置78台高耗能电机等一系列绿色节能举措,提升装置绿色运行效果。RTO装置焚烧炉选择“碱洗+安全型蓄热式焚烧+急冷+碱洗”组合工艺,投产后彻底解决了“污水提升池、污水处理场气体与恶臭气体污染、全厂大机组润滑油站排放油气VOCS污染”等问题;601单元动力锅炉夏季停运期间节约燃料气、除氧水、电耗、化工三剂等费用1000万余元;更换78台高能耗电机,能效提高3%左右,同时有效消除安全隐患,减少因故障停电造成生产损失。

运用新技术,坚持科技引领新工艺

宁夏石化在全面审视自身产业优势的基础上,遵循企业发展规律和成长规律,通过分装置施策、分专业施策,因地制宜统筹炼化产业发展。

加大清洁能源生产和节能减排。宁夏石化制定了打造绿色高质量发展“三步走”战略目标,明确了产品升级与数字化转型工程、污染减排与风险防控工程、节能提效与减碳工程、绿色文化建设工程等4大工程,以及节能提效、减油增化、清洁生产、新能源、CCUS等12项重点任务,强化源头减排、过程管控和末端治理,制定了“双碳”规划和方案30余项,开展高氨氮污水短程硝化与反硝化、移动床生物反应器、本安型污泥干化、烟气脱硫脱硝等18项关键技术研发。同时,宁夏石化有序推进炼油加热炉节能研究、外排废水绿色低成本资源化利用项目、智能亚音频项目、循环水系统节能节水消雾项目等一批绿色低碳项目,积极推进主体装置、蒸汽系统、一氧化碳余热锅炉、全厂能量系统等重大节能改造项目,实现节能3.7万吨标准油当量/年,二氧化碳减排量11.4万吨/年,COD减排208吨/年、氨氮减排32吨/年、VOCs减排6120吨/年、污泥减排1020吨/年,装置废水回收再利用率由45%提升到80%,污染物排放综合达标率实现100%。

推动绿色产品质量持续升级。扎实开展以汽油结构调整与质量升级技术改造项目(MIP技术改造项目),不仅提升了汽油产品质量,解决了汽油调和烯烃含量卡边问题,同时降低了催化剂单耗,减少了生产装置碳排放量。按照当前催化汽油产量和辛烷值提升幅度测算,催化汽油辛烷值提升单月可增加效益1500余万元,不仅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更创造了成效突出的环保效益。

规划高水平科技项目立项并实施。公司被确定为当地碳达峰试点企业后,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高水平科技项目立项并实施。目前,“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治理获得立项,承担的“波纹板SCR脱硝催化剂开发及应用项目”等6项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有序推进,“转化废锅中心管旁通阀关键技术研究”等3项公司级科技项目已立项实施,进一步提高公司生产经营技术水平。

探索新业态,激发传统产业新活力

宁夏石化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依据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努力探索“业务发展、管理变革、技术赋能”新路径,引进先进的设备、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建设“数智宁化”,着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多能互补的生产经营体系。

加大“减油增化”“减油增特”步伐。宁夏石化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和发展布局,开发出控失增效肥、新型含海藻酸尿素、含大量元素水溶肥等绿色新产品,增加聚合级丙烯、工业丙烷、工业丁烷三个产品品种,积极推动聚丙烯绿色认证工作,推动产品质量保障系统再上新台阶。

全面实施“信息化补强”工程。宁夏石化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加强经营管理平台、生产运行平台和网络安全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数据治理,不断完善以ERP、MES为核心的经营管理平台和生产运行平台建设,积极推进大集中ERP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平台建设。集成优化综合管理办公平台,为个人工作平台、大机组监测系统、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等5套系统提供数据服务,上线了可燃气体泄漏预警系统、循环水在线诊断与优化系统、能源管控平台和低温热优化系统等8项数智化转型关键技术,完成了5G专网建设,全面支撑“数智宁化”,以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探索分子炼油技术应用。以充分实现资源价值为目标,完成基于分子炼油的物性快评分析及数据综合管理平台,实现汽油组分、柴油组分、污水等多项指标25分钟内检测完毕。编制完成了干气深冷分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实施后可回收乙烯1.6万吨用于改性聚丙烯生产,可将CO2、氢氮气作为化肥原料,增产合成氨1.6万吨,增产尿素3800吨,实现干气资源吃干榨尽,高效利用。

点击下载PDF

283

点击量

1

下载量

2025年, 第1期
刊出日期:2025.01
单月刊,1984年创刊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

杂志订购热线

010-620671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