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金融租赁公司(简称昆仑金租公司)是中国石油发起设立的产业背景金融租赁公司,初心使命是服务油气产业链。在当前二次创业、转型发展进程中,昆仑金租公司秉持“智慧总在团队中”的理念,突出教育培训工作的时代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坚持面向战略、面向业务、面向需求、面向实战,坚持案例驱动、实战导向教学,坚持赛训结合、驱动人才成长,为加快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一、新时代产业金融人才队伍培训赋能拓展深化、创新开展的必要性
只有变化是永远不变的。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中,教育培训工作必须与时俱进,主动适应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的新变化。
一是产业金融服务更加聚焦新质生产力。宏观经济新形势下,大规模、大项目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减少,优质租赁资产减少,金融机构利差水平持续收窄,防控风险的挑战和压力不断增大。金融监管新形势下,直接租赁和经营租赁回归金融租赁本源要求提高,绿色金融等五大金融领域新兴业务机会增多。中石油集团公司发展新形势下,资本和金融板块服务主责主业能力提升,油气主业传统技改、降本增效、新能源板块、国际化发展等新业务机会不断涌现。
二是产业金融服务更加聚焦油气产业链。新的市场营销形势下,更加注重对小额项目进行快速捕捉、快速研判、快速投放的“急行军”能力。更加注重对新质生产力、绿色金融、制造业等细分行业的垂直突破和快速复制能力。更加注重存量客户和存量项目的二次开发续作能力。更加注重深耕石油产业链、生态链、价值链、客户链的市场开拓能力。
三是产业金融的培训对象更加聚焦团队学习。在转型发展中学习转型,在二次创业中学习创业,首先需要明确目标、形势、任务,需要通过团队学习来达成战略的共识、目标的确认、路径的明确。团队学习有利于有效提升组织的敏捷性,打破组织的边界和壁垒,建立团队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加强彼此信任和共识,同时也为选拔培养人才提供重要依据。
四是产业金融的培训方式更加聚焦实战和互动。新时代下,随着实体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不断加快,垂直细分领域的专业性越来越强。产业金融培训赋能的针对性、专业性和定向性越来越强。相较于以往,更加聚焦实战实训式的专业知识技能定向培训,更加聚焦主动学习、互动学习、案例学习、调研学习,更加突出案例式、体验式、模拟式教学方式。
二、新时代产业金融企业战训结合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培训教育资源、能力和机制具有一定的历史惯性。在产业金融企业加速转型的大背景下,需要培训教育相关各方共同研究破题,有效结合培训需求和供给。
一是培训理念落后于时代发展。新时代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往往缺乏重视。教育培训经常被认定为费用而非投资,成本而非资产,资金消耗而非人才赋能。产业金融核心资产和核心竞争力是人才,而教育培训是为人才赋能的重要途径,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惯性的落后理念和配套的培训能力仍不能快速跟上前沿培训需求。
二是培训内容落后于市场前沿。新的产业经济结构、组织结构、创新业态模式不断迭代,产业金融的目标产业和目标客户也在不断转型升级,客观上就倒逼培训内容需要与时俱进。传统的授课者往往擅长于过去的知识和技能,缺乏丰富的市场一线经验和市场前沿动态情况掌握,导致教学双方匹配度不够、互动反馈欠缺、培训效果欠佳,课程内容时代性、针对性不强。
三是培训方式落后于创新业态。人工智能等新信息技术为教育培训提供了新的培训教育形式。线上课程、团队学习、案例式调研式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传统培训以教学式、授课式为主,课程体系性不够,缺乏课后评价和长期跟踪培养反馈机制。新的培训业态下,线上线下资源整合,学习方式灵活多样,能够实现知识的碎片化吸收和高效传递,为新时代培训工作打开了新天地。
三、产业金融企业在二次创业、转型发展中的培训教育赋能实践探索
昆仑金租公司坚持以人为本的培训理念,认真学习贯彻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精神,主动跳出传统培训舒适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和各方资源,全面加强教育培训工作。
一是提高对培训工作的认识,引入更为广泛意义上的培训赋能理念。拓展对培训外延和范畴的认识,扩大对培训工作的狭义理解。学习和教育是终生的,培训属于教育和学习的范畴。广义的培训赋能包括专题授课、全员培训、专项培训、团队学习、红色教育、线上学习、外部研学、知识竞赛、创新案例、主题教育、理论学习组、内外部交流共建等方式和途径。主动加强与教育培训外部智库合作、高端培训资源对接,合理扩充培训计划,更新培训理念,扩展培训外延,丰富培训载体,有效实现全员、全时、全周期、全流程培训赋能全覆盖。
二是拧紧理想信念“总开关”,凝聚二次创业、转型发展共识。理想信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压舱石”。公司党委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强化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高质量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轮训与高质量发展研讨学习,分批组织干部员工赴延安、井冈山革命圣地开展红色教育,坚持主题党日活动与公司高质量发展大讨论相结合,不断强化理想信念,切实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推动公司二次创业、转型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是开展石油文化产融学研实践,传承厚植产业金融文化基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石油精神”是攻坚克难,夺取胜利的宝贵财富,什么时候都不能丢。石油精神就是石油人的“传家宝”,是石油金融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之一。公司组织全体干部员工赴华北油田、华北石化产融基地实地研学,聆听石油先辈奉献故事,感受石油工业磅礴气势,研讨产融结合实现路径。全体干部员工深受石油精神石油文化感染,强化了文化归属感、文化认同感,更加坚定了走出惯有思维和路径依赖,走好新时代产业金融租赁高质量发展之路。
四是创新开展昆仑金租大讲堂,突出个人学习向组织学习转变。针对二次创业、转型发展所处的环境、面临的挑战、转型的战略、重要的产业、实现的路径,精选培训教学内容,对接高端培训资源,针对产业前沿和重要政策,进行团队研究式学习和结构化研讨。组织开展三期昆仑金租大讲堂,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前景展望、集团公司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和金融租赁监管政策等,秉承“学习、创新、发展”的理念,将高水平培训学习做实、做深、做优,不断提升干部员工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也培育打造了“昆仑金租大讲堂”工作品牌。
五是强化体系化、多层次、多载体各类专项培训,提升培训精准性、有效性。建立以班子领导、中层干部和骨干员工等为培训主体对象,以内外培训、日常培训和专项培训等为主要载体的综合培训体系,搭建起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个性化学习平台。今年以来,昆仑金租公司管理层先后参加“领导本领提升培训班”“金融业务风险防范和高质量发展培训班”“纪委书记(派驻纪检组组长)培训班”“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人员培训班”“金融治理与风险管理能力提升班”等主题培训班5期、集团公司第31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20名35岁以下员工分两批次参加石油金融青年员工研修班。内部各类专业专题培训 4期432人次,业务骨干49人次参加22期外部专业精准培训,实现各层级各类培训全覆盖。
六是创新开展团队学习、内部授课,发挥内部讲师赋能作用。充分调动各层级内部培训资源,加强上下联动、共同学习、战训结合。党委书记带头讲党课,领导班子组织分管专项业务学习研讨,带队进行标杆同业和产业客户调研学习,中层干部在综合培训中当讲师、上讲台,研究解构创新业务,刷新管理工作。组织全员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监管政策要求、集团公司形势任务和昆仑金租公司创业转型等答题竞赛,利用碎片时间强化应知应会知识学习培训。
七是充分利用课题研究促进战训结合,以管理创新成果赋能重难点工作破题。昆仑金租公司高度重视基于业务实践的调查研究和理论创新,针对制约公司高质量发展和高效管理的实际问题,强化理论指导,跨部门组建6个课题研究小组,以软科学研究成果赋能前沿市场业务开拓探索。《浅析碳资产对油气行业发展影响》获石油石化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优秀论文一等奖,《践行普惠金融、深化产融结合》等2项课题获中国石油第三届创新大赛二等奖。
八是探索建立培训工作PDCA闭环管理体系,强化培训工作正向反馈长效机制。通过课后习题、调查问卷、师资满意度评价,以及座谈面对面、同业交流等方式,对培训工作进行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积极吸纳好经验好做法。认真做好新入职员工培训和青马工程等经验总结和复制推广,发挥绩效激励在培训工作中的保障和支持作用。
九是突出扁平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对培训工作的领导作用。为深化党建与业务融合,重新划分设立8个党支部,敏捷的组织结构确保基层培训工作更加机动灵活、因地制宜。严格落实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持续深化党小组长讲微党课等活动,不断提升组织生活质量;坚持把支部和部门的教育学习培训工作成效,纳入年度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部门负责人年度考核评价中,让党建学习和业务学习融入工作、融入日常。

313
点击量
2
下载量

刊出日期:2024.12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