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具有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有助于增强认同、形成共识、坚定自信、凝聚力量。当下,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推动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全媒体时代,舆论愈加多元且庞杂。在此背景下,如何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进一步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笔者有几点浅见:
一、以强叙事创新表达。开展主题宣传、政策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等,是做大做强正面宣传、形成强大的主流舆论场的关键。“内容为王”是舆论场颠扑不破的真理,强化内容建设需创新文风、工于叙事,敢于跳出窠臼,摒弃生硬、乏味的说教,以生动、鲜活的故事拿人。用“沾泥土”“带露珠”的笔墨将厚重主题进行柔性解构,把深道理讲浅、把老话题讲新。真实传神的细节能够拉近距离,启发丰富的联想和共鸣,做到“润物细无声”,让受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原来这些事情就在身边发生,原来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真真切切与“我”有关。如此,方能让主流舆论的呈现样式、话语姿态、表达方式展现新的风貌,增强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扩大主流舆论影响力版图,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更广、更深入。
二、以微形式落地宏大。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8月29日发布的第5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4年6月,网络视频(含短视频、微短剧)用户规模达10.68亿人,较2023年12月增长125万人,占网民整体的97.1%。微短剧已成为推动网络视频行业创新发展的新力量。社交化、轻量化、可视化是网络视频的优势所在,要及时把脉传播规律、洞察流量趋势,从“微”入手,借由微电影、微短剧等微传播形式落地宏大的信念,抢占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例如,国庆期间脱颖而出的主旋律微短剧《我在长征路上开超市》,就是将奇幻元素与革命历史无缝衔接,实现主旋律的“出圈”“破壁”,让受众易上头、好吸收。《人民文娱》评价其“是以苏梅梅为代表的年轻人与长征路上红军的一场对话、一次并肩前行和一场双向奔赴”。
三、以优机制应对突发。除了常规引导,突发事件的应对也不容忽视。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已于2024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中明确规定“建立健全突发事件新闻采访报道制度”。面对突发事件,公众往往通过寻求各类信息以降低不确定性带来的困扰甚至恐慌,所谓“大路不通,小道必兴”,此时亟需一根“定海神针”在喧嚣的舆论场稳定社情民心。主流媒体应从政治高度充分认识做好突发事件引导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提高政治敏感性、政治鉴别力、政治执行力,健全优化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本着及时、准确、客观、公正的原则开展现场追踪报道,还原事实真相,回应社会关切,在满足公众知情权的同时,以权威的信息和鲜明的立场发挥主流媒体“定音鼓”“风向标”作用,牢牢把握引导舆论的主动权。

280
点击量
1
下载量

刊出日期:2024.12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